智能交通上市公司龙头
皖通科技智能交通龙头。公司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智能交通领域的企业,长期在交通信息化领域精耕细作,秉承专业、专注的技术研发传统,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优质、可靠、成熟的应用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在交通信息技术相关领域拥有高度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公司建立并不断优化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技术和产品应用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成果推广等方面入手,通过改进技术创新流程加快创新步骤,保障人才队伍稳定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天迈科技:智能交通龙头。天迈科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公交”的经营理念,以“构建智慧交通,服务公众出行”为企业使命,致力于实现“成为智能交通(ITS)解决方案的引领者”的企业愿景。 智能交通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熙菱信息、万集科技、雄帝科技、华铭智能、浩云科技、五洋停车、凯发电气、ST网力、创意信息、恒华科技、东土科技等。
一、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智能交通概念上市企业市值位于前五的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四维图新、易华录。
前三名公司简介如下:
1.海康威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
2.大华股份: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
3.千方科技: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2000年,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持续研发和提供行业尖端技术和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运营模式,致力于构建车路人云自主协同一体化的下一代智慧交通、视频监控产业生态,引领智慧城市产业全面繁荣。智慧政务概念上市企业市值排名TOP30 智慧政务可以实现政务服务高效化,数据实时化,响应及时化的政务工具,可以简单、高效的解决百姓的各类问题,数据统计清晰明了化。 _
二、智慧政务概念上市企业市值位于前五的是:东华软件、华宇软件、人民网、美亚柏科、太极股份。
前三名公司简介如下:
1.东华软件: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以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网络流控安全产品及互联网+为主要业务。东华软件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国家首批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型一级企业,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及软件开发单项资质。
2.华宇软件: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华宇的业务范围涵盖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食品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以及各行业大型企事业单位;服务内容覆盖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信息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咨询、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和运营服务等全方位专业服务。
3.人民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以来,人民网以专业、稳健的运营模式,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公司运作,围绕主业科学布局。
日前,北京市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形成若干重大原创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标志性成果。
人工智能企业数居全国首位
阿法狗(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柯洁、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五环路……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此后,安徽、浙江、上海也陆续出台政策,发力人工智能。”北京大学教授田永鸿教授说,“这对北京提出挑战,怎么留住现有企业和人才,让研究成果能落地开发,指导意见的出台非常有必要。”
北京目前已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截至2017年9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近400家,居全国首位。北京还是人工智能公司创业集中地,全国近400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近160家在北京。
拥有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全国过半数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都聚集在北京,拥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北京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中占压倒性优势。”田永鸿说。
北京地区投融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1月-9月,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有51个项目获得投资,投资总额约102.4亿元,占同期全国投资额的50.9%。
“北京的人才基础、研究基础以及很强的产业基地,都是孵化一批先进人工智能公司的土壤。”田永鸿表示。
案例
中科院“人脸+步态”识别
双模式识别最大化辨识可疑人员
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成立的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企业。
该公司开发了“全视角步态识别+全类型人脸识别+高精度人群计数”的身份识别平台。
其中,全视角步态识别在超高清摄像头下,识别距离可达50米,无需识别对象主动配合参与。因步态难以伪装,不同体型、头型、肌肉力量特点、运动神经灵敏度、走路姿态等特征共同决定了步态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据了解,虹膜识别需要目标在30厘米以内、要有红外光照条件,人脸识别需在1-5米以内,基本正面,光照良好的条件,步态识别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该公司开发的“远距离人脸识别”,可实现25米外人脸识别,准确率为90%以上,达到刑侦可用水平。
因此,利用“人脸+步态”双模式识别,可最大化地辨识可疑人员,提高安全等级,也可以在公交领域应用,实现安防布控、无卡出行、人群密度、超流量预警等。
“高精度人群计数技术”是通过普通2K摄像机,对100米外1000平方米1000人规模实时计数,只露出头部即可,就能达到95%准确率。该项技术可进行人群密度实时计算,对超出安全系数的人群密度进行预警,避免发生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