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冷库保鲜方案
现代冷库的出现,使保鲜技术可以在快速冻结以后再进行,大大地提高了保鲜贮藏蔬菜的品质。
蔬菜保鲜冷库贮藏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长蔬菜长存期的一种贮藏方式。保鲜冷库技术是现代蔬菜低温保鲜的主要方式。蔬菜的保鲜温度范围为0℃~15℃,保鲜贮藏可以降低病源菌的发生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还可以减缓蔬菜的呼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阻止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冷冻可将蔬菜的维生素留住,将买回后的新鲜蔬菜立即冷冻,约可保存1个月的时间。冷冻最主要的秘诀就是「真空保存」,冷冻库容易使食物干燥,而且若没有密封好,使食物接触空气变容易氧化,所以使用冷冻专用保鲜袋是较佳选择,而且也可互相隔绝其他食物的气味。但是并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冷冻,含水份高的蔬菜如高丽菜、白菜就不宜冷冻。蔬菜冷冻前都需要经过一些处理,叶菜类需用加了盐的滚水以煮小火锅的方式涮约10~15秒,有一点熟就可以了。将烫过的蔬菜浸过冷水后切成所需大小,用纸巾擦干后平铺在金属盘子上,盖上保鲜膜,冰入冷冻库中。等冰冻好之后,将蔬菜移至冷冻专用保鲜袋,用吸管将空气抽出成真空状态,再放入冷冻库中保存即可。
不同蔬菜有不同的保存适温:
并不是把所有的蔬菜一古脑儿扔进冰箱就能保存鲜度的!冰箱内的蔬果保鲜室应维持在6℃左右才是蔬菜保存的适温,如果温度过低,像蕃茄、茄子类的蔬菜就会冻伤,导致变色变味。因此,将不同蔬菜不同的保存温度弄清楚,才能妥善的储放蔬菜。
◎冰箱蔬果保鲜室(4℃):除可置於阴凉处以外的蔬菜如小黄瓜、四季豆等。
◎冰箱冷藏室(6℃):分切过的蔬菜。
◎阴凉处(16℃)、冬季室温:甘薯类如马铃薯、地瓜,带泥的蔬菜如红萝卜,以及南瓜、洋葱等。
◎除夏天外常温(22℃):香蕉、凤梨等热带水果。
果蔬保鲜技术有哪些 果蔬保鲜
据清华大学研究表明,臭氧在冷库中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机理:一是杀灭微生物,消毒杀菌;二是使各种有臭味的有机、无机物氧化除臭;三是使新陈代谢的产物被氧化,从而抑制新陈代谢过程,起到保质、保鲜的作用。
根据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把臭氧用于保鲜是有效的。试验表明把臭氧发生器安装在贮藏室距地面2米的墙壁上,每天开机1---2小时,尽量关闭库门,保持和提高臭氧浓度达到12--22毫克/千克,并将室内湿度控制在95%左右。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杀菌保鲜效果能大大提高。
有研究表明,臭氧可使果蔬、饮料和其他食品的贮藏期延长3~10倍。在实际应用中,臭氧发生器应安装在冷库上方,或自下向上吹;果蔬的堆码要有利于臭氧接触、扩散四、 臭氧保鲜方案1、原料选择
应选择无变质腐烂、无破损,刚采摘新鲜的果蔬产品。 采摘后、贮存前用臭氧水清洗水果蔬菜。
目的:去除果蔬表皮上的细菌及农药残留。
臭氧水浓度要求:3 mg/l 水果蔬菜洗净入库过程要尽量保证洁净,时间越短越好。入库后,尽量避免人员进入且保证库的密闭性,避免二次污染。4、 臭氧机选用
清洗过程选用的臭氧机,根据水的流量或是水槽的容积,进行选用 库内选用的臭氧际,根据库的体积,达到30万级标准五、 臭氧处理效果1、表面杀菌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又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和杀菌剂,可杀灭消除蔬果上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毒素,在去除农药残留方面又有着不同凡响的表现。 果蔬在贮藏过程中,本身会放出乙烯或碳酸气体,这些气体是引起果蔬生理变化,致使果疏提早成熟、老化以至于腐烂变质的根本原因。为消除上述果蔬发出的乙烯和碳酸气体等对果蔬的影响,目前使用的保鲜剂虽有多种,但按照乙烯除去方式而言,分为以活性炭为代表的吸附型和高锰酸钾为代表的氧化分解型两大类。前者虽然除去率高,但吸附饱和后即失效,甚至还有脱附的危险;针对后者存在除去速度慢、保鲜效果不明显的缺点,臭氧技术脱颖而出。
臭氧瞬间杀菌消毒,速度快,有极好的果蔬保鲜功能,抑制了果蔬的新陈代谢及病原菌的滋生蔓延,延缓了瓜果蔬菜的后熟衰老、促进创伤愈合、增强抗病力,防止腐烂变质,达到保鲜、消除异味、延长贮存时间和扩大外运范围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臭氧可使果蔬、饮料和其他食品的贮藏期延长3~10倍。在实际应用中,臭氧发生器应安装在冷库上方,或自下向上吹;果蔬的堆码要有利于臭氧接触、扩散。
1、常用果蔬保鲜技术 1.1 通风库贮藏保鲜。
通风库是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引入外界的冷空气来降温。因此,通风贮藏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优点:可以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在保鲜方面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缺点:由于通风库是依靠自然温度冷却贮藏,受气温限制较大,尤其是在贮藏初期和后期,库温较高,影响贮藏效果。由于果蔬产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因而通风库贮藏保鲜在现阶段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2 冷库贮藏保鲜。
冷库贮藏指机械制冷贮藏,根据所贮藏果蔬的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以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优点:机械冷藏可以满足不同果蔬对不同温度的需要,可以全年进行贮藏;缺点:由于机械冷藏需要电力支持,所以保鲜方面的成本也相对有点高,而且冷藏设备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对有害气体的处理方面也要进行投资,成本比较高,所以果蔬的保鲜不能完全依靠冷藏库。
1.3 气调库和塑料薄膜小包装气调贮藏保鲜。
气调保鲜库其实质是在冷藏库的基础上增加了气体成分调节设备。气调保鲜库比冷藏库更先进,它被认为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设备及技术,气调保鲜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气调保鲜库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贮藏期和销售的货架期。气调库库体主要由气密层和保温层构成。气调库采用专门的气调门,该门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气密性。气调库建好后,要进行气密性测试。气密性应达到196 Pa压力下,降压时间不低于1O~20 mail。 1.4 减压保鲜法。 减压贮藏又称低压贮藏、负气压贮藏或真空贮藏等,是在冷藏和气调贮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气调贮藏方法。它是将水果蔬菜置于密闭容器或密闭库内,用真空泵将容器或库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内部气压降到一定程度,同时经压力调节器输送新鲜湿润的空气(相对湿度80%~100%),整个系统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贮藏容器内压力的动态恒定和保持一定的湿度环境。在低压条件下,可以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阻止果蔬贮藏期间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的积累,从而延长保鲜期。目前英、美、德、法等一些国家己研制出了具有标准规格的低压集装箱,已广泛应用于果蔬长途运输中。 1.5 新型薄膜保鲜。 通过在果蔬表面或内部异质界面上人工涂一层薄膜,一方面阻塞果蔬表面的气孔和皮孔以及抑制对气体的交换,减少水分的蒸发,改善果蔬外观品质;另一方面充当防腐抑菌剂的载体,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从而达到延长其保鲜期的目的。此外,涂膜对减轻表皮的机械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据文献报道,美国学者将乙酸聚乙烯溶解在低分子量的酒精溶液中,以作为果蔬的可食性涂膜剂,用于苹果、柑橘、桃、芒果等保鲜,发现能够有效地阻止氧气和其他一些气体。日本研制开发出的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吸湿保鲜塑料包装膜。其由两片具有较强透水性的半透明尼龙膜组成,在膜之间装有天然糊料和渗透压较高的砂糖糖浆,能缓慢地吸收从蔬菜、果实、果肉表面渗出的水分,起到保鲜作用。英国报道了应用虫胶和酒精来对苹果、番茄和其他水果进行涂膜保鲜。我国利用单宁和其他化合物配制成了一种水果保鲜膜。 2、一些较前沿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果蔬保鲜方法 2.1微生物拮抗保鲜菌保鲜。 研究发现,多种酵母菌、丝状真菌与细菌是苹果、梨与柑橘等果实上的多种真菌病原微生物的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提高采收时拮抗性微生物的浓度,可以很好地控制贮藏期间苹果的青霉病、灰霉病以及柑橘的青霉病。天然微生物拮抗剂可以控制导致严重果实采后病害的伤害病原菌。目前, 已经筛选出2种对果实采后伤害病原菌微生物具有广谱活性的、不产生抗生素的酵母菌。基于拮抗剂对普通杀菌剂敏感性的研究结果, 未来微生物拮抗剂研究的目标应是采用综合途径即拮抗剂与低剂量选择性杀菌剂配合贮藏条件的调控,这将比单一应用拮抗剂更能有效控制采后腐烂。 2.2 基因工程技术保鲜。 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减少果蔬生理成熟期内源乙烯的生成以及延缓果蔬在后期成熟过程中的软化来达到保鲜的目的。目前, 日本科学家已找到产生乙烯的基因,如果关闭这种基因,就可减慢乙烯释放的速度,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达到果蔬在室温下延长货架期的目的。因此利用DNA的重组技术来改变遗传信息,或用反义DNA技术来抑制成熟基因,可以推迟果蔬成熟衰老,延长保鲜期。 2.3 电子技术保鲜法。
利用高压负静电场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和臭氧来达到保鲜目的。负氧离子可以使果蔬进行代谢的酶钝化,从而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弱果实催熟剂乙烯的生成。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又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和杀菌剂,既可杀灭消除果蔬上的微生物以及其分泌毒素,又能抑制并延缓果蔬有机物的水解,从而延长果蔬贮藏期。
2.4 陶瓷保鲜袋保鲜法。
由曰本一家公司研制的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效果的果蔬保鲜袋。在其袋的内侧涂上一层极薄的陶瓷物质,陶瓷释放出来的红外线与果蔬中所含的水分发生强烈的“共振”运动而使果蔬得到保鲜。 2.5 短波紫外线照射保鲜。
紫外线(uv) 照射既可起到杀菌作用,又可起到诱发农产品的抗病作用。紫外光“毒物兴奋效应” 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表明在果蔬中能诱导对采后贮藏的腐烂抵抗能力,并通过推迟完熟过程而延长货架寿命。“毒物兴奋效应”指的是由低剂量试剂(如化学抑制剂或物理胁迫因子)刺激得到的植物有益反应。短时暴露在UV光下, 可减少采后由病原菌引起的腐烂。尽管这种技术还没有开发用于商业生产,但UV的杀菌和拮抗诱导的双重效应作为对某些产品的采后处理方法而找到了它的用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