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现象十分常见
大量抗生素被应用于畜禽生产的许多环节,滥用抗生素状况严重。
抗生素滥用主要集中在乡村的家禽养殖和散养户,他们用药知识相对贫乏,过量使用。在很多地方,农村商店对于兽药的进入门槛特别低,控制不严,兽医执业水平问题和养殖者的用药安全教育和监管没有列入日常的监管中。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食物系统中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公众调研,结果显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是“农场动物养殖中使用的抗生素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探讨和关注。
抗生素的分类:
按照其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根据其种类的不同,抗生素的生产有多种方式,如青霉素由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磺胺、喹诺酮类等,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还有半合成抗生素,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畜牧业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方面,将来治疗畜禽疾病会很困难。另一方面,畜禽产品被人类食用后,会间接食用残留在畜禽体内的抗生素,导致人类感染疾病后,抗生素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抗生素。农业部门作为主管单位,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人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加强执法监督,应做到以下几点:
兽药经营方面,主要对禁用兽药特别是抗生素类兽药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人用药品、假冒伪劣“抗生素”兽药等违禁药品,制度是否规范,购销商品台账记录是否完善。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主要针对抗生素和兽药的滥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禁药物、人用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疾病防治用药记录。要求部分兽药记录不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不全的养殖场(户)进行整改,加强兽药使用管理,按规定停药期停药。
此外,农业部门除了加强执法检查外,还应该让技术部门配合技术普及工作,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提高养殖户的意识,同时推广新的养殖技术,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