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养猪的优缺点
楼房养猪的优缺点如下:
1、优势。
楼房养猪最大的优势是节约土地,特别是像南方福建这些山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选择此种模式的较多。
其次是楼房相对于简易的猪舍比较坚固,诸如大雪压毁猪舍的现象很难发生,还有就是便于设计和安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
另外一个优点是便于提升管理上的效率!
2、缺点。
既然有优点就有缺点,除了熟知的建造成本之外,就是还有很多已经发现的缺点如下:
对于设备的要求和基础电力、设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通风、保温、粉尘、电力供给等等要求较高。
在南方地区选择此类模式养猪,一般安装的自动化设备较多,那么不算设备的投入,其对于电力的依赖比较重,一旦停电,其备用的发电设备和满足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还有就是运营成本等等。
这是大保育猪舍,其中料槽盖子上的灰尘说明了通风的设计对于粉尘的效应有所欠缺,一旦密度过大或者随着猪的体重增加,这种通风、粉尘以及空气质量对于猪的满足度需不需要改进?
漏粪地板的比例是否过大?夏季虽然有刮粪机,随着高温以及猪的增长,其湿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诸如此类设计与猪本身需求之间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尝试及完善中进行有效的解决。
农村养猪怎样建猪舍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所以现在政府提倡环保养猪场建设。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环保养猪场建设对猪舍设计的要求。
一、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
生物环保养猪法猪舍设计应考虑以下原则:
1.零混群原则不允许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这就需要考虑隔离舍的准备。
2.最佳存栏原则始终保持栏圈的利用,这就要均衡安排繁殖生产。
3.按同龄猪分群原则不同阶段的猪不能饲养在一起,要实行全进全出饲养体系。
二、圈舍建设要求
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养猪,猪排泄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水分,是通过垫料发酵产生的热量蒸腾而挥发的。
同时,实践表明,生物环保养猪法,需要加强控制夏季高温和冬季高湿的现象。
根据这一特点,对圈舍结构有一些必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猪栏舍总体要求采用该养猪技术模式,一般采用单列式大窗全开放式猪舍,猪舍跨度为8~13米,净高度(从地坪到屋檐)应达到3.0米以上。
从垫料面以上30~40厘米至屋檐建成大窗户(2.2米2米),便于采取负压通风和保暖措施。
窗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开启的,使圈舍具有很好的通风功能。
舍间距一般在10~15米,便于小型挖掘机或小型铲车行驶作业。
(二)采食饮水台在猪舍北端设置采食饮水台,采食台的面积不能太宽。
一般宽度为1.3~1.8米。
在采食饮水台适当位置安装料箱(或料槽)和饮水器。
一般应采用碗式自动饮水器。
使用普通饮水器的圈舍应在饮水器下方设水池,并安装下水漏斗和排水管,将猪在饮水过程中滴漏出的水引流到猪舍外。
猪在饮水过程中洒在地上的水不能流到垫料中,以防滴水潮湿垫料。
饲养在垫料上的育肥猪,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生产工艺。
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干湿喂料器,自由采食和饮水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具有安装、拆搬方便,节省采食台面积,省工,减少饲料浪费等优点;另一种为传统食槽。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保证不能断料断水,让猪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空间。
农村养猪怎样建猪舍具体如下:
1、选择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面平坦而稍有缓坡、地下水在2米以下的地段建猪舍。猪舍一般要有4-6米宽、长为8-20米左右,猪舍最好是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这样猪舍的采光度也会相对较好。
2、猪舍布局时要包括管理区、生产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猪舍地面是猪活动、采食、躺卧和排粪的地方,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平整防滑。
3、猪圈一般是25平方米左右即可,每个猪圈需要用砖修建或者用铁栏杆隔开,这样方便管理。猪圈一般呈一定的坡度,并且修建粪尿沟,这样方便粪尿排出、方便清理猪圈。
4、配备食槽和水槽,食槽的大小需要根据饲养量的多少来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每个食槽大概是2米长、10厘米深,间隔30厘米左右。食槽和水槽分别建在猪圈的两旁,方便管理。
5、养猪场的需要修建专门的粪便池,用来处理养猪场中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
农村猪舍养猪一般没有数量的限制。其它限制:猪场场址应选择远离人群聚集区、其他畜禽生产区500米以上;远离肉联厂、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30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距离2000米以上;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猪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