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设施栽培应注意哪些问题?
(1)品种的选择
梨树设施栽培主要目的是提前梨果成熟期,提早上市,从而延长鲜果供应期。因此,选择品种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最早熟的优良品种,如七月酥、早生幸水、长寿、翠冠、早美酥和中梨1号等。同时,由于设施栽培梨树是在一个密闭的有限空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渡过其生命周期,所以应选择生长势相对较弱、节间短、树冠紧凑、结果早的品种,如爱甘水、喜水、黄金梨、新世纪、金二十世纪等。另外,为了丰富早熟梨的市场,也可采用大果形的优良中熟梨品种,如黄冠、西子绿等。
(2)合理密植
设施栽培是一种集约化栽培程度非常高的高效农业生产,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有效利用光能资源。梨树绝大多数品种发芽率高,成枝力低,定植后1~2年内发枝量少,树冠形成较慢。合理密植可提高前期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达到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目的;同时还要考虑盛果期能够持续丰产,有利于通风透光。通常生产上多采用1米×2米、1米×3米或1.5米×3米的株行距,具体情况根据品种特性和整形方式而定。后期若出现郁闭现象,可采取行内间伐或疏移,以保持棚内良好的光照条件。
(3)授粉树的配置
设施栽培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没有外来花粉,梨树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低或自花不结实,甚至根本无花粉,为了保证梨树的正常结果,必须严格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要求与主栽品种的花期相遇或略早1~2天,花粉量大,亲和力好。授粉品种种植的多少,根据其优良状况而定,如果授粉品种也是优良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可采用1∶1,如果授粉品种为一般品种,可采用1∶4或1∶5,为了便于管理两者可分行按比例种植。
(4)梨树的需冷量
促使梨树提早萌芽,是设施栽培导致果实提前成熟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薄膜覆盖、棚内加温等栽培措施进行得越早,果实成熟期提早越多。但这种提前不是无限制的,如超过一定的限度,即使加温,花期提前也不明显,并且常常难以获得正常产量。梨树在冬季必须通过自然休眠,满足其休眠所需要的低温积累,即需冷量,才能正常地萌芽、开花和结果。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只有在树体所需要的需冷量获得满足之后,才有可能靠加温等方法来正常解除休眠,促进生长。因此,一定要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最好了解品种的需冷量,以便为盖膜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5)设施内环境的调控
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调控,必须满足梨树的生物学特性和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萌芽期设施内的温度过低,可能会影响到萌芽的进程,而温度过高也有明显的副作用。花期的温度包括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关系到果树的花器官发育、花粉发芽、授粉、受精、早期生理落果等,如果调控不好,不但影响到当年的产量,而且还会影响翌年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有覆盖材料的影响,设施内的光照要比外界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设施栽培是在光照不足条件下的栽培,光照少,光合积累就少,导致向果实等部位输送的同化营养就少,容易造成枝叶生长不充实、成花数量少、生理落果增加、果实着色不良以及含糖量低等现象发生。设施栽培因受覆盖物遮挡雨水,有时空气湿度会下降,成为局部的干燥状态,如发芽期芽体的水分过分蒸发会引起芽的生理伤害。
1、品种选择:盆栽品种的选择以成枝力强、节间短、果可食且艳丽、成花结果早、坐果率高、抗病能力强和适应盆栽环境的品种为佳。目前,较为适宜的盆栽品种有兴矮2号、兴矮3号、兴矮4号、兴矮5号、矮香梨、红茄梨、红安久等。
2、花盆的选择与营养土配制:
(1)花盆的选择:瓦盆通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且物美价廉,最常用;也可选用瓷盆,美观漂亮,但通透性差。盆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若在室内或阳台摆放,宜选用内口径25-45厘米,高20-35厘米左右的;如在道旁、花坛或大会厅摆放,需选用更大的盆。
(2)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的配制要依据梨树本身对土壤的要求进行。梨喜肥沃的砂壤土和中性土壤,一般在pH5.8-8.5的土壤中均可生长良好,但要考虑所用的砧木类型,如山梨不耐盐碱,豆梨耐酸性好,杜梨耐盐碱。先用农村废弃的豆科作物秸秆与田土混合堆积,经1年左右堆成颗粒状肥土,然后用1/2堆肥+1/4园土+1/4砂土(或煤渣)配成盆土,每立方米盆土中加入1公斤氮磷钾复合肥拌匀,即成为盆栽用的营养土。
3、上盆与换盆:
(1)上盆:一般在休眠期上盆,以早春未萌芽时为好。苗木可用成苗,也可用半成苗,或直接栽植砧木苗。选择根系发达,须根多,粗壮的苗上盆,用1-2片碎瓦片或小石片将盆底的小孔盖上,盆底放一层粗砂,填入部分盆土;将苗木的根系剪出新茬,根系舒展开,再填满盆土。填土时不断轻提枝条,使盆土紧实。盆土不宜装的太满,以便于浇水。苗木要位于盆的中央,根颈与土平或略向下一些。若栽得过深,植株生长缓慢;过浅,影响成活。栽后应及时浇透水。
(2)换盆:一般间隔2-3年换盆1次。宜在梨树休眠期进行。换盆前2天,要先浇透水,待换盆时再轻轻震动,使盆土与盆壁分离。然后将盆扣向下面,连土同植株一齐托出,再把土慢慢剔除,保留原盆20%-40%的土。此时,要对长根、衰老根以及多余的根进行修剪,然后换上新的培养土,将植株栽植于原盆或较大的盆中,灌足水。
4、整形修剪:盆栽梨以观赏为目的,常用自然圆头形、弯曲圆头形、披散形、凤尾形等。若品种本身就是自然圆头形,如兴矮2号、3号等,则不用强硬整形,如分枝较多,注意适当疏除,保持通风透光;如个别枝条伸展过长,宜用拉枝、回缩等办法调节。为减缓梨的顶端优势,应在生长季反复摘心,以改善后部枝、芽的营养状况,促进发枝和成花。另外,应注意合理留果,若超过负载量时,往往导致营养不足,坐果少或果实发育小,使树体生长衰弱,更新困难。每个短果枝群保留2-3个结果枝为宜。
5、肥水管理:由于盆内空间有限,要保证梨树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肥水供应。盆内梨树萌芽后开始施肥。用发酵后的有机液肥,加入10倍以上的水,7-10天施1次。也可采用叶面喷施,生长前期以0.2%-0.3%的尿素液较好,可喷3-4次。开花盛期喷施0.1%硼砂,提高坐果率。花后果实膨大期也正是新梢旺盛生长期,需要磷钾肥较多,可喷施3-4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以促进果实成熟、枝条充实和花芽分化。盆栽梨的施肥原则是要少施勤施,既防烧根,又便于充分吸收,减少肥分流失。梨的叶片对水分供应敏感,易出现干旱萎蔫。梨果的含水量达85%以上,如供水不足将直接影响果实的增大。在春秋两季应看盆土和树叶状况决定浇水次数,一般每隔1-2天浇一次透水。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宜在每天上午8时前和下午5时后各浇一次透水,叶面也要喷洒,冲掉叶面灰尘,促进光合作用。冬季视盆土墒情也要适当浇水。
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该病为害叶片、新稍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面的主、支脉之间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淡**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病部稍下陷,其上长黑霉。防止这种病害的常用药剂有5%的安福1500倍液、10%世高4000-60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等。梨木虱是危害梨的主要虫害,防治方法是在越冬成虫出蛰盛期至产卵前喷2.5%功夫乳油、20%灭扫利乳油、2.5%保得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在落花后(露地栽培)第一代幼虫集中期喷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0%百磷号1500倍液、30%氰·马乳油1500-2000倍液。
7、越冬管理:盆栽梨树越冬时应放在温、湿度较稳定的地方,如走廊或无取暖条件的空屋中。若放在阳台上,要作好防寒工作,可用旧棉套、湿麻袋裹上,外用塑料膜包扎起来。有小庭院时,也可连盆埋入地中,覆土25-30厘米厚。有条件的最好放在地窖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