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河在哪里?起源在哪?
石川河,黄河支流渭河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铜川市焦坪北山和耀县(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的北山,自西北向东南走向,流经铜川市王益区、耀州区,渭南市富平县,西安市阎良区、临潼区,最后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交口镇(街道办)流入渭河。上游为漆水河和沮水河,二水南下于富平县境内洪水乡岔口合流,蜿蜒曲曲百余(144)公里,盛产细砂、鹅卵石,为石头之川,故称石川河。
上源段:
上源二支,东支漆水,又称铜官水,西支沮河为石川河正源。
漆水,以称漆河,以源头多漆树得名,源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北凤凰山东面的崾崄梁下,与宜君县西南哭泉梁的塔尼河汇合后入金锁关,南偏西流,合马杓沟、雷家河,穿过铜川市区,再合王家河、小河沟等,于耀州区城南入沮河。全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814.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年均径流量0.38亿立方米。上段基岩裸露,中段为灰岩地段,河床多砾石,下段进入地堑式断陷盆地,河谷展宽。沿河两岸水泥窑场、废渣碎石遍布,阻碍行水,易发洪水灾害。
沮水,也称沮河,源于耀州区西北长蛇岭南侧,由大坡沟、西川等数条小溪流汇集而成,南偏西流至庙湾转东南流,于柳林镇上下,东纳校场坪,西纳秀房沟(头道沟)水,在耀州区城南与漆水河交汇,河长67公里,流域面积871平方公里,比降13‰,年均径流0.62亿立方米。
干流段:
漆水、沮水耀州区城南两河汇合后始称石川河。东南流,于马槽村入富平县,过庄里镇进入渭河平原,绕过富平县城西,接纳赵氏河,在魏村入临潼,经康桥、相桥,转西南行,接纳从西面来汇的清河,在交口附近入渭。
在富平县境内,石川河由县境西北向东南斜经洪水、庄里、淡村等10个乡镇,至交口城有赵氏河汇入,再至吕村乡姚村入西安市阎良区与临潼区(原临潼县)界。境内流长33公里,流域面积为132.4平方公里。
在西安市阎良区境内,石川河经富平县境西南从区境阎良乡断塬村入境,由区境西北向东南于康桥乡樊家村纳苇子河水,又于武屯乡小苏村纳清河水出境,经临潼县交口乡迎仁村入渭河。境内流经阎良、新兴、康桥、武屯四乡。境内流长30公里,河床比降4.4‰,流域面积4585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河道控制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
在西安市临潼区境,石川河原临潼县新兴乡水北村入境,纳温泉河,于交口镇迎仁村入渭河。境内流长32.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356.8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89.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给本县提供径流量6476万立方米,流域形状系数0.031,河床比降在县境内为1.03‰。
主要支流:
清河,石川河右岸支流,由清峪河与冶峪河汇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浊河,源于耀县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向南过白村为淳化、耀县界河,过岳村为三原、泾阳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县北安子哇乡老城湾,两源相隔不远,一在石门山东南,一在石门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临江潭,峡谷飞瀑,景秀迷人,正南行绕淳化城转东南,过黑松林、石桥,入泾阳口镇、云阳,在三原县安全滩汇清峪河,向南又急转东偏北行,河床深切百余米,由三原城北经大程入临潼,转东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长147公里,长于石川河干流,集水面积155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3‰,年径流量0.63亿立方米。
温泉河,以其水至隆冬不冰微温而得名。河两岸浸泉分布较多,犹如母猪乳形,故也习称母猪河;又以沿河盛产芦苇,亦名苇子河。其河源出县城西北南社乡龙王村,经县城北而东南下,流经城关、华朱、王寮等八个乡镇,东南至留古乡猴王洞入临潼县境,汇石川河入渭河。境内流长25公里,均宽4米,流域面积601平方公里。沿河道建有三寨、贺兰、南阳3座水库,筑有各种便桥31座。
赵氏河,源出淳化县杨家山,经耀县、三原,于本县西北的洪水乡窑庄村入境。此河原为赵宋皇帝定名。至金代,又名金定河,民间习称赵子河。赵氏河系沙泥底河床,西北——东南流向。流经洪水、觅子乡,至淡村乡交口城入石川河,境内流程16.5公里。河谷狭深,岸均宽8米。水源依靠山洪,故流量不定。逢夏、秋雨季,水深0.5至2米。因三原县境玉皇阁水库和本县红星水库截流蓄水,故旱季往往断流。
顺阳河,古称频水,以其河水流向与太阳运行相同而得名。据考查,其河源头在铜川军台岭,入县境纳频山之洪,顺山洄流,在赵老峪里流长25公里。出峪后,由北向南,流经宏化坊到河子头逐渐折流西南,再流至王寮原北坡下丈八村,与原平行,由东向西至神下村,与温泉河汇流,全长33.5公里。流域面积约159.7平方公里。主流长24.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达200万立方米。据传,古时河水之大,可以行舟。由于长期引洪漫地,加之自然地貌不断发生变化,河道已退到距县城40公里的宏化坊一带,下游河床已夷为平地。
1、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
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乔山路l号,2004年由富陶产业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隶属于富乐国际陶艺集团公司。该馆是国内首家世界现代陶艺博物馆,占地1.2万平方米。博物馆群由主馆及十多个国家、区域馆组成,并有一个国际陶艺文献馆。现已建成主馆、法国馆、美国馆、北欧、澳新和加拿大五个地域性国家馆及一个陶艺文献馆,均已开馆展出,东欧、非洲、亚洲等馆正在拟建中。现已建成开馆的六个展馆中,共展出来自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陶艺家的2600余件作品,收藏展出来自30个国家的47种陶艺杂志1500余册,还有相当数量的刊物正在陆续收集中。
2、陶艺村
位于富平县县城北1.5公里处,是集吃、住、娱、购、游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国际陶艺博物馆群中的综合馆、北欧馆、美洲馆及法国馆、休闲广场、千亩果林苑、垂钓、陶艺制作等游乐设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园内现存各种苗木12万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节,更是果香诱人,游人可以尽情品尝,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可以亲临其境,体验采摘乐趣。
3、富平县温泉河湿地公园
温泉河水流潺,芳草如茵,万木竞翠,廊桥曲回,假山亭台,霓彩如虹,如一条美丽的玉带静静地环绕在富平县城北部,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厚重历史,见证着今日富平的华丽嬗变。 温泉河因河水隆冬不冻微温而得名。其源头在南社龙王村,河两岸涌泉星布,形如母猪乳,民间俗称“母猪河”,其下游河滩盛产芦苇,亦名苇子河。河水由西北而南,绕浮山至老县城北而东,至南阳村卤川泉入,又东南至安头入临潼境,汇石川河入渭河。境内流长25公里,均宽4米,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
昔时,温泉河流水潺潺,垂柳依依,芦苇繁茂,稻子莲花,鱼肥蟹横,渔矶人影,浣纱溪女,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优美动人的天然画卷。 温泉河是富平的母亲河,她温润如玉,滋养了频阳大地,孕育了富平文明。清邑人惠之介《游温泉》诗云:“湛湛温波远,依流趣不稀。树深莺语细,溪静浪痕微。空翠连巢阁,野烟隐钓矶。秋风芦荻裹,白鹭下还飞。”
4、金粟山森林公园
位于富平县城东北约三十多公里处雷古坊乡区内。据明万厉《富平县志》记载:“金粟山、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巅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龙泉水藏于深沟,也叫菩萨山、灵泉山、紫金山。其总面积约15000余亩,主峰海拔1240.7米,山石岩性以下、中奥陶统的灰岩、泥质灰岩、燧石灰岩、含砾页岩、钙质砾岩等为主。山峰怪石错出,层棱如削。山上植被丰厚,物产富饶,尤其以天然太子参最为名贵。
由于山深林幽,关中难得一见的野生鹿群时有出没,珍稀动物金钱豹、护庙神虫(大蛇)亦偶然现身。金粟山素有“渭北小华山”之称,且融华山天险与翠华山苍碧于一体。其山以架子梁为主峰,东、西、中诸峰依其形势,各逞异秀雄奇,正如当地民谣所说:“中峰雄鸡东峰鹰,西峰好象万花丛。”山之东侧与石叠山紧连,与万斛山依依相望。其西侧则为县境内最高峰频山(1439米),亦名明月山,俯对玉镜山,其状若欲揽“玉镜”而顾盼自雄耳。
5、唐中宗李显定陵?
位于富平县北十二公里的宫里镇三凤村北的凤凰山,凤凰山是由三个东西排列的石灰岩山峰构成,靠北围绕着一个半圆形的高峻山梁,中峰由山梁正中向南伸出,形似凤头,左右两峰对峙,尤如凤凰展开的双翅。从南远望,仿佛一只美丽的凤凰在浩翰无际的天空翱翔。中宗定陵地宫就在凤凰山下。
中宗,高宗第七子,母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唐代第四位皇帝,显庆元年(656年)刚刚被册封为皇后的武则天为高宗生下第三个儿子,赐名哲,后更名显。永隆元年(680年)8月被立为皇太子,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崩,遗诏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军国大事听从天后旨意,武则天操纵了唐的朝政,李显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登基不足两月即被废,封为庐陵王,徙往均州,不久又迁至房州。在武则天晚年,圣历元年(698年)3月,李显被接到神都洛阳。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伟为首的五人乘武则天病重,拥太子李显恢复了中宗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