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秧苗被洪水冲倒了还能长好吗

稻田在25℃以下淹1~4天危害不大;在30℃以上淹1~4天可导致水稻结实不正常;在40℃以上淹1~4天可导致水稻枯死绝收。

水稻秧苗被洪水冲倒了还能长好吗

水稻苗期被淹,秧苗细长,叶片发黄,一般难恢复;分蘖期,底叶坏死,心叶卷曲,水退后叶枯,但一般不致腐烂;拔节期,植株细弱,易倒伏折断;孕穗期的抵抗力最弱,易出现烂穗和畸形,结实率降低;灌浆期,底叶枯黄,顶叶发黄,穗上发芽,粒重下降,米质变差。因此稻田淹水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排水洗叶抢排水,使稻苗及早露出水面,并及时洗去叶片上的泥浆。排水时要逐步缓排,不能一次排完,以提高稻株的适应能力。倒伏的稻苗应及时扶正,并割去烂叶﹑病叶。

及时追肥及时追施穗粒和根外喷肥。根据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在剑叶抽出和灌浆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用量75~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1~2次。

后期浅水间歇灌溉抽穗后采取浅水间歇灌溉为好,以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稻苗抗逆性。间歇灌溉即灌第一次水后,让其自然落干1~2天,再灌第二次水,让其干干湿湿,直到成熟。

及时防治病虫害一般被淹稻田病虫危害严重。在7月底至8月上旬应用井冈霉素等药剂普遍防治纹枯病1~2次;破口前3~5天,用丙环唑﹑苯丙甲环唑防治稻曲病。同时,应及时防治三代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更多水稻相关话题尽在安徽农资网。

对水稻品种龙粳21进行高产攻关,产量指标750kg/亩。这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为696.5kg/庙,未达到预期产量指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二九0农场科技园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50.7g/kg、pH值5.5、速效K 163mg/kg、有效P 21.1mg/kg、碱解N 246mg/kg。

 1.2试验材料

 龙粳21,主茎叶数12片。

 1.3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措施

 1.3.1移栽前管理

 1.3.1.1盐水选种:比重选种100%,盐水比重为1.13,即50kg水加大粒盐12-12.5kg,充分溶解,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币大小,保证盐水比重保持在1.13范围以内,经常检查、更换盐水。

 1.3.1.2药剂浸种:25%施保克25ml+0.15%天然芸苔素20ml,浸种100kg。浸好的种子用恒温催芽泵集中催芽。芽长不超过2mm,呈双山型。

 1.3.1.3置床:通过施用腐熟有机肥和酵素肥改良置床床土,达到置床平整、压实、床土肥力均匀,摆盘前一天对置床进行调酸,使DH值达到4.5-5.5之间,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抑制土传病菌的繁殖。

 1.3.1.4育苗与播种:4月7日播种,单播、稀播,人工插秧播种量为80g/盘.插前做好三带工作(带磷:磷酸二铵150g/m2;带药:70%艾美乐8g/m2;带生物肥:天然芸苔等)。5月17日移栽,采用人工插秧,株行距为30cm×10cm。取秧量均匀一致,提高保苗率。每穴苗6-7株。插秧秧苗标准:旱育中苗3.1-3.5叶。质量技术要求早、密、浅、正、直、扶。

 1.3.2施肥时间及施肥量

 亩施腐熟有机鸡粪16m3,化肥(商品量)35kg,即尿素12kg,磷酸二铵7kg,硫酸钾11kg,硅肥5kg。

 1.3.2.1基肥:鸡粪100%,氮肥总量的20%,磷肥100%,钾肥4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人,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

 1.3.2.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1.3.2.3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即第八叶),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

 1.3.2.4穗肥: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60%,施肥时观察田问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1.3.2.5粒肥:氮肥总量的20%,在水稻抽穗后第4天全田施入。

 1.3.3其它管理

 结合氮素调控施肥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67m2施(商品量)N 13.5kg,P2O5 8.4kg,K2O 11.2kg,1、基肥:氮肥总量的30%,磷肥100%,钾肥4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3、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即第八叶),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4、穗肥: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6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保证水稻生长所需养分,改变植株受光态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1.3.3.1 4月23日泡田,4月30日耙地,花达水泡田、花达水整地。5月17日插秧,第一次封闭除草5月10日,亩用30%阿罗津70mI+10%吡嘧磺隆20g,6月2日,第二次封闭除草,亩用30%阿罗津50ml+20%耕夫20g。用背负式喷雾器甩施,亩喷液量15L,其它管理措施按《三化栽培》。秧田除草选安全性好的除草剂10%千金。池埂化学除草选用41%农达250ml/亩+99%乙草胺100ml/亩,兑水喷雾。

 1.3.3.2防虫技术:水稻潜叶蝇:水稻插后一周,用40%乐果100ml/亩预防。水稻负泥虫:农业防治:32月末六月初人工消除田间四周及池埂上的杂草。化学防治:2.5%敌杀死25ml/亩,兑水10L喷雾。

 1.3.3.3本田水分管理:采用散水槽、叠水板等综合增温措施,保证井水入田温度18℃。整个生育期采用浅水灌溉,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分蘖末期,在有效分蘖达到标准时晒田控蘖,采用间歇灌溉。出穗后保持浅水层3-5cm,齐穗后转入间歇灌溉,在黄熟期将水排干。

 3结论

 3.1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所以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并保证其基本苗数,以提高穗数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3.2适时早插秧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积累充足的干物质。使出穗期相应提前,灌浆期相对延长,增加千粒重的同时,确保水稻安全成熟。

 3.3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为696.5kg/亩,未能达到预期产量指标。总结原因:9月5-7日出现刮风下雨的天气,使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导致通风透光性较弱:养分输送能力减弱,后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据分析,品种自身产量性状也是未能达到预期产量指标的原因之一。

 (作业单位:156202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〇农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