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猪引种需要注意什么?种猪引种注意事项

种猪引种需要注意什么?种猪引种注意事项

养猪在我国是一种养殖面积最大的家畜。在养猪的时候留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留种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猪群的发展。而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自留种的话,那么是需要从外面引进种猪的。而在外引进种猪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那么具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盲目引种

猪的品种是非常多的,在引种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品种的猪,都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的。在生产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各个猪种的优点,以留优质的猪种为主。然后可以通过杂交等方法来提升猪的品质。而且我们在引进猪种的时候,还要引进一些品质一般的猪种,降低前期养殖成本,减少经济损失。

2、引进低廉猪种

很多养猪户在养殖前期的时候,因为资金的原因,在购买种猪的时候,会选择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猪种。从而忽略了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导致种猪的产仔率惨不忍睹。因此在引进种猪的时候,不要为了节省而忽略种猪的质量,反而还会加大后期的养殖经济损失。种猪的体重应控制在50kg左右,引进后再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3、多处引种

养猪户在引进种猪的时候,会选择从各个地方进行多处引种。多处引种虽然能够提高种猪的产仔率,但是也会提高疾病的发病率。因为每个猪场都会产生不同的病源,而且现在很多猪病都是以隐性感染为主的,如果多种不同的猪群混合在一起的话,能够会加大疾病的暴发率。所以我们在引种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引种猪场数,最好是从一家进行引种。

4、引种时间

引种的时间其实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引种时间合适的话,那么才能够将引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而降低引种的成本。我们有适当的分析一下生猪生产的市场。根据近几年来猪价的变化以及疾病等情况,再与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引种时间。

以上就是种猪引种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了。除了以上之外,我们在引种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种猪质量与售后服务都能够得到保证。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股价下行业绩承压,新希望出栏目标能够如期实现突破吗?

采用生料喂猪,不仅节省人力、财力,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促进增重,同时可减少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必须讲究生喂的方法。

1、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择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此类饲料不能生喂,须高温处理后再喂。

2、生喂方式有讲究 生喂可分湿喂和干喂两种,湿喂料与水的比例不能超过1:2.50,否则就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最适宜的比例应该为1:1。拌好的饲料,以能挤出水滴为宜。干喂是以粉状的形式饲喂,饲后再喂水。干喂的好处:一是饲料不易变质,配1次可喂几天,节省人工;二是便于制成配合饲料喂猪。

3、生料要消毒 生饲料喂猪要注意洗净和消毒,以免感染寄生虫病。消毒的方法可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最好的办法是种植饲料的场地,不用猪粪或用未发酵过的粪肥,以防虫卵污染。含有某些毒素的菜籽饼、棉籽饼、鲜木薯、荞麦等,一般须经粉碎、浸水、发酵或青贮等工序,等毒素去掉后才可生喂。

4、生料粉碎要适宜 生料粉碎颗粒直径以1.20—1.80毫米为宜。这种粒型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长膘快,直径小于1毫米猪采食时易粘嘴,影响适口性,并易引发胃溃疡;直径大于2毫米,粗糙、适口性差,猪不喜采食。

5、精青生料要分开喂 猪饥饿时,消化液分泌最旺盛。精饲料营养丰富,体积小,粗纤维少,适口性好,质量高,易消化,故应先喂精料,如精青料混合喂,则由于青料的体积大,水分多,降低了精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且青料中过多的水分又能冲淡消化液,从而降低了消化功能。

6、生喂料的用量要适宜 生饲料喂猪,喂量因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而有所区别。仔猪和育肥猪可任其自由采食,种猪则不然,要定量供应,否则,因采食过量,造成脂肪沉积而影响繁殖。通常非配种期的种公猪精料日用量要控制在2—2.50千克,配种期可喂至3—3.50千克,妊娠期母猪,精料日用量为2—2.50千克,哺乳期为5—6千克。

7、要供应足够的饮水 喂干料的猪,要供应足够的饮水。冬季饮水量为干饲料的2—3倍,春秋季为4倍,夏季为5倍。特别是哺乳母猪和仔猪更不能缺水,不然会影响母猪的乳汁分泌。水质要清洁,水温保持冬暖夏凉。

8、改喂生料时要逐步过渡 由熟料改喂生料时,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先将1/3的料改喂生料。3—5天后改为2/3,再过3—5天才全部改喂生料,否则会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改为生料后的头几天应控制用料量,防止猪因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

 中国养猪网讯(记者金梦)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受新冠+非瘟双疫情影响,生猪供给大部分时间处于偏紧状态,猪价一度同比翻倍,生猪养殖企业鼠年交了金猪运,盈利大多表现靓丽,且不少企业已经在继续扩大养殖产能。

与此同时,业内也相应传出对上市猪企扩张“脚步”的质疑声,尤其当下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我国生猪价格进入下行猪周期,不少头部猪企的股价和市值连续下跌,难道说上市猪企的“牛皮”真的是吹过头了吗?我们以新希望为例:

800万头生猪出栏目标完成,新希望3年实现4倍增长!

2020年12月28日,新希望告诉中国养猪网记者:“新希望2020年全年预计生猪出栏800万头,截止到今日年度目标已顺利完成,预计在年底生猪出栏将高于年度800万头的目标。”

回顾近几年新希望的生猪项目进程,中国养猪网发现2020年是新希望养猪业务发展最快的一年,尽管相比于内部定的一些目标和市场预期,存在一些差距,但总体看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公司今年营收、利润都将创新高,其中生猪增长速度在行业历史上处于较快水平。

据统计,2017年公司外销生猪大概在170万头,2018年增加至250万头,2019年则为350万头。2017年到2019年,新希望生猪年出栏量处于正增长态势,2020年完成的800万头生猪出栏目标,实现了3年超4倍的增长,这一增速在行业内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均是非常的亮眼!

除了生猪出栏量,新希望在种猪储备方面和生猪工程建设领域均交出了优异成绩。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新希望种猪存栏量种猪总存栏已达到216万头,是2019年同期的4倍。与2018年相比,新希望两年之间实现了超过25倍的增长,为公司未来更长时间的生猪产业发展和出栏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在生猪工程建设领域,新希望目前已投入运营的种猪场,年产能超3000万头,相较于2018年年底,已形成两年翻7倍的规模;建设中的种猪场,年产能超2500万头,其中绝大部分都将于明年3-4月前竣工,合计会超过5500万头。

2021年新希望生猪产业目标规划,从3方面开展落地工作!

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对我国生猪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行业的变化,在生猪产业方面新希望未来有着怎么的目标?又该如何落地?

据了解,过去两年新希望六和的生猪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已经竣工和投产运营的项目超过130个,产能超过3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在2019年8月份以后完成的。

新希望告诉中国养猪网记者,近两年以来,公司规模、人员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建立了成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应对非洲猪瘟的能力,也探索了较好的生产组织架构。在2021年,公司将快速地把这些成熟的做法和能力,推广覆盖到全体系,尤其是已经竣工和投产项目。具体从生产角度看,会围绕出栏目标实现、非瘟防控、出栏成本降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通过多种办法确保出栏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全面盘点现有资源,推进满负荷运营模型,重新规划后备母猪来源,继续推动部分工业化养猪体系的新技术以及淘汰低效母猪与后备母猪选育,建立自育肥体系。

(2)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目前新希望六和有4500多个养殖场点,阳性检出率低于1.5%,稳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防控过程中,公司启动了全覆盖的闭环生物安全体系和硬件搭建,积极研发新技术,包括全覆盖发泡消毒清除技术、疫苗毒鉴别诊断技术、对疫苗毒猪场的2.0检测剔除技术,目前已完全成熟。

(3)通过营养管理中台推动饲料成本优化。一方面关注饲料配方成本、生产成本、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关注育肥阶段会全部按照10阶段预算技术执行;另一方面我们会关注饲料运输成本,今年新希望六和将合理布局饲料新工厂,助力降低养殖成本。

张明贵:猪周期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19年末,猪年的超级猪周期已来势汹涌。跳出“猪周期”,实现稳定盈利是生猪养殖行业一直在期盼的事。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明年上市猪企或有希望跳出猪周期。新希望对未来2-3年的周期是怎么判断的?在周期底面临那么大压力的时候,还有没有这个力度去投入资本开支还是留点现金过冬?

针对“猪周期”这一话题新希望六和执行董事长、总裁张明贵表示:“猪周期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几个判断是比较共性的认识。”

第一,未来猪周期所表现的方式和波动方式,和过去比,相信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养猪的结构、参与养猪的选手、政策所能调节的深度,和过去比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式。甚至生产的方式和运行的模式,都和过去不一样。今天准确预计未来周期的格局和运行的方式,对每一家企业都是有挑战的。通过这一次行业变革,是行业成熟的和进步的表现,未来周期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我认为会变得更好,不会比过去变得更坏。

第二,对企业自身来讲,当环境外部不太可能准确把握预测的时候,要做好自身是最重要的。对成本的把握和基本控制、内部管理性能提升是需要我们一直要去追求的。我们既追求阶段性的绝对成本指标,我们更要去追求持续的相对成本指标。希望我们的成本水平能够保持在行业top级水平,公司内部会有一个管理的导向和要求,就是以动态的成本指标和静态的指标双线来对管理进行驱动和靠组织来进行支撑。

第三,关于未来投资的信心和行情变化的叠加,从公司投资和未来战略的安排应该就能简单判断,周期的波动和我们投资的强度是有一个错位的,对我们企业的健康运行来讲,我们是有基本考虑的。

第四,我们在财务结构和资本化支出的结构是比较良性的,资本性直融占比较高,8-12年的长期负债占比是最大的,对平抑猪周期的资金压力,是有相当保障的,在行业里我们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希望仍然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让中国农牧企业跻身于世界前列,才是新希望的“新”希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