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摘要:近年来,我国主要产茶省(区),先后普遍推广机械采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表现为:①提高工效,降低成本;②增加产量,改善树势;③适时采摘,提高品质。据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给表明,机采茶园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修剪
单、双行条栽茶园是我国目前茶树的主要种植方式。由于建园时间的早迟和培育管理上的差异,长势相差甚远,因此在实行机采前,必须区别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修剪,以达到适应机采的要求。亩产干茶150公斤以上的高产稳产茶园,蓬面整齐,长势较好,在机采前,只需轻修剪即可;对建园基础较差、管理不善、树势弱、呈现未老先衰的茶园,必须先行深修剪,待恢复树势后再行机采。.对于幼龄茶园或台刈、重修剪茶园,在定型修剪后进行机采。为适应机采要求,茶树修边不能省略,如1.5米行距的条栽茶园,通常留有20厘米的操作道,采摘幅保持130-140厘米。机采茶树树高不宜超过80厘米。为克服连年机采而出现的叶层变薄、新梢密度增加、芽叶变小、对夹叶增多的弊端,应在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在春茶结束后剪去树冠面_上15厘米枝叶,待夏茶新梢长至15厘米以上时,留10公分处进行机采。
2.增施肥料
调查试验表明:亩产干茶150公斤以上的茶园,其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应保持在:有机质1.5%以上,全氮0.1%以上,速效磷1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钾80毫克/公斤以上。如以纯氮计算,采收400公斤鲜叶,需补给12.5公斤纯氮。机采茶叶由于产量集中,采摘强度大,施肥量应在此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左右。
3.适度机采
适度机采包括机采批数和留叶多少两个方面。它与茶树品种、树龄和栽培管理水平三者有密切关系。通常,育芽能力强的茶树品种和施肥水平高的茶树可多批数机采,壮龄茶树又可多于幼龄茶树。浙江省茶园的一般做法是年机采批数在6-8批,即春茶2批,夏茶2批,秋茶2-4批。秋茶变幅较大,视该年秋季是否出现旱情而定。我国目前有性群体种植茶园占有的比例很大,茶树株间发芽迟早差异明显,即使是无性系良种,由于茶芽着生部位的不同,发芽亦有先后。鉴此情况,不少生产单位在春茶前期,采用手工采摘一部分,用于炒制名优茶;后期再行机采。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在机采时提高新梢的整齐度,降低含梗率。
机采的适宜时期,舂茶一般选在茶叶达到80%时开采,夏、秋茶掌握在60%左右为好。机采茶园的留叶问题,以大宗红绿茶为例,湖南、安徽的经验是,待新梢长至一芽三四叶期,采下一芽二三叶,这样可以达到产量和品质双优的效果。一些生产单位在机采2--4 年后,养蓄--季秋茶,以恢复树势,增加叶层厚度。机采茶园的叶面积指数,宜保持在3一4之间。
4.选用良种
试验表明,适宜机采的茶树用无性系良种,应选择具有发芽力强而整齐、茶芽肥壮、节间较长、叶姿直立等性状的良种,如龙并井43号、迎霜、浙农12、福鼎大白茶、水古茶、云抗10号、14号、槠叶齐、英红1号、安徽1号、碧云等品种,这些品种均适宜机采。茶树专用肥是根据茶树吸肥特性和红壤茶园土壤特点研制的,最适红壤茶园施用。据试验,中茶1号茶树专用肥能促进生长、提高芽叶比例,增加春夏茶,比不施肥的增产三、四成;比常规施肥增产一成半,提高茶叶品质1--2级。
茶树专用肥的施用要求如下:
5.宜早施用
茶树专用肥皇颗粒状,且有一定强度,只有施到土壤充分吸收水分后才能逐步释放养分,因此,其溶解和营养元素释放较单体化学氮肥要慢得多,具有缓效,流失少,后效长
的特性。所以,专用肥比单体氮肥需提前一星期 或10夭左右,施用效果更好。如作春天催芽肥施用,宜在3月初进行才能起到催芽的作用,作基肥施用,宜在10月初施,能起到良好的越冬效果。
6.适当深施
为防止肥效流失,要适当深施。作追肥用时,幼龄茶园要施深到5一7厘米;成龄采摘茶园施深8--12厘米。如作基肥用的深到20厘米左右。施肥时一定要沟施或穴施,撒施(或面施)会大大降低其肥效。
7.土壤千旱不宣施用
在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夏秋间常有“伏旱”,土壤干旱,肥效不易发挥,、另外,干旱期间因施肥过于集中容易使根际局部浓度过高而造成肥害,因此,伏旱干季不宜施专用肥,要提前到伏旱前施,或推迟到伏旱过后再施。
8.按产定肥.
茶树专用肥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是按一般茶园施肥水平的营养归还定律配制的。其施肥量须按茶叶产量而定,以中茶1号肥为例,每收100公斤茶叶,需施回茶园100.公斤肥料,分4次施完:秋冬基肥占40%,春肥24%,夏秋肥各占18%。例如亩产150公斤干茶的红壤茶园,年施中茶1号肥150公斤,其中10月秋冬施60公斤,3月初施36公斤,夏秋茶各施27公斤。
9.测土诊断施肥
红壤茶园土壤农化性质虽一致,但不同肥力水平的营养含量仍有很大差异,有条件的茶区在生产和施用茶树专用肥以前,要请有关研究单位和肥料厂的农化服务部门对土壤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营养元素比例和微量元素的种类,专门生产,使茶树专用肥更有针对性,发挥更好的效果。各种茶树专用肥都有一定的吸湿性,直放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保存。
最好在账上进行成本核算,因为初加工现在是免税的,需要单独核算。不要再设什么表格。账上定义个生产成本(在“权益”项目和“损益”项目中间设个),下设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等,我也是茶业行业的,给你一份我公司报备税务的关于初级工的科目表。
三、初加工茶(毛茶)环节的核算:
初加工茶(毛茶)经营成本项目构成为:转入的种植成本、加工费、燃料、动力、包装费、毛茶运费、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折旧费、修理费、低耗品、机物料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
初加工环节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工资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机物料消耗
——低值易耗品摊销
——水电费
——办公费
——差旅费
——保险费
——其它
贷: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或现金
累计折旧等
月末车间制造费用转入初加工成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发生的加工费、燃料、动力、包装费、毛茶运费等:
借:生产成本 ——加工费
——燃料、动力
——包装物
——毛茶运费
——其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燃料、动力)
银行存款或现金
月末结转产品成本:
借: 库存商品——按具体产品设置明细目
贷:生产成本——种植成本
——加工费
——燃料、动力
——包装物
——制造费用
——其它支出
初加工毛茶的销售价格(含与关联企业的结算价)参照市场价格制定,并确认销售收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