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我家大棚种植蔬菜,请问应该怎么施肥?

(1)增施有机肥,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以增强土壤缓冲能力,防止盐分积聚,延缓土壤盐渍化过程。

我家大棚种植蔬菜,请问应该怎么施肥?

(2)深耕土壤,在蔬菜收获后,深翻土壤,把富含盐分的表土翻到下层,把含盐相对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减轻盐害。

(3)溶盐洗盐,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遇雨季经数十天日晒雨淋,便能消除土壤盐渍化影响。或者在高温季节,大水浸灌后在地面上盖膜,使膜下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灭菌。

(4)深施基肥巧追肥,用化肥作基肥要深施,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后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追肥一般很难深施,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不可一次施肥过多,否则会提高土壤溶液浓度。

(5)地面覆盖,用地膜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

想把地种好,这些“菌肥”的知识,你必须知道!

一、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原理

作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氮、磷、钾是作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其中氮是作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然而空气中含有80%的氮气,却因为作物无法吸收而无法利用。化肥含有这些元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然而,长期施用化肥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过量施用化肥,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作物品质,污染环境,还会在土壤和作物中积累大量硝酸盐,微生物具有固氮的功能,可以将空气中的自由态氮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还发现,微生物中的磷,钾细菌可以分解土壤中固定的磷钾元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利用。那些快速繁殖的有效菌还能刺激农作物生长,起到防病的作用。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效,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或改良品质的一类产品。

二、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如何影响作物生长?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后,施于土壤中的活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周围大量繁殖,形成一个旺盛的微生物活动区。这些微生物不仅改变土壤性状,而且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1.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微生物肥料中的一些根瘤菌和固氮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氮素养分,增加了土壤中氮的来源。多种溶磷,解钾菌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和钾,一些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还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肥力。长期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使原本板结的土质变得更加柔软透气,保水保肥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2.减少病虫害,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围生长繁殖,形成优势菌群,占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间,阻断病原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

3.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微生物肥料使用后,微生物产生赤霉素、生长素等,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根系发育。发达的根系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加速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一些光合细菌制剂,喷洒在作物叶片上,使叶片繁茂,叶面积增加,显著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作物生长,开花早,结果多,产量高。

4.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平衡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增加了蛋白质、糖和维生素的含量,减少了硝酸盐的含量,明显改良了作物的品质,口感好,延长了保鲜时间。

关于菌肥知识,大家对于它,好像都是似懂非懂的,所以,每天农资决定写一篇关于“菌肥”的科普,希望大家能够彻底了解菌肥!

1.菌肥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菌肥能够使土壤中的有益菌迅速繁殖,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具有“保水,增肥,透气”的性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

同时也能够使土壤中的含盐量逐渐减少,减轻土壤盐碱化,菌肥和植物根系接触后,会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的生长,同时也能够起到改善土壤,防治病害的作用。

2.菌肥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菌肥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抵抗有害微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增加土壤肥力。

3.菌肥的一般分类都有哪些?

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和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买生物有机肥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有机质含量,最低是40%,生物有机肥的执行标准是NY884-2012,有效活菌数不能少于0.2亿/克。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可以用做基肥、追肥等,微生物菌剂的执行标准是GB20287-2006,液体制剂有效活菌数不能少于2.0亿/ml,粉剂制剂有效活菌数不能少于2.0亿/克;颗粒制剂有效活菌数不能少于1.0亿/克。

4.菌肥的施用方法是什么?

菌肥的施用方法有基施,穴施,沟施,冲施等。

5.施菌肥时应该注意什么?

施用时要注意土壤湿度和地温,土壤含水量一般在50-70%时比较适宜,只有当土壤湿度够大时,生物菌才能繁殖和发展;地温一般不能低于12度,也不要超过35度。

6.菌肥可以和化肥混施吗?

菌肥和化肥混施时一定要慎用,尤其是穴施,沟施和冲施时,化肥用量一定要少。另外,使用生物菌肥后,一般不能用杀菌剂进行灌根和冲施,特别是抗生素和铜制剂类。

7.菌肥和哪些肥料配合施用比较好?

可以配合适量氮肥,尿素,磷酸二铵等,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有机肥,去给活菌提供一些营养来支撑它发挥作用。(少部分能自力更生的除外)

8.菌肥能不能和复合肥混用?

绝大部分菌肥与复合肥不能直接混用,但是可以调整比例,大幅减少复合肥用量后与菌剂混用,或者在干燥情况下混用后立即全田撒施翻耕。

9.菌剂混用的禁忌都有哪些?

不能和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稻草灰)、过酸或过碱的肥料等混用,或者直接将菌肥撒地表,在高温干旱,零下温度条件下施肥,把菌肥和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这些情况都很容易杀死菌肥中的生物菌。

10.购买菌肥时要注意什么?

一看包装,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的通用名称以及产品的执行标准,如果这两个条件不符合,那么这个产品就不符合国家标准。

二看包装袋上标明的活性菌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借鉴上面提到的有效活菌数量,问题3),不合格的生物菌肥绝不购买。

三闻,由于微生物菌剂是菌种和载体构成的,所以产物都会具有一定的气味,根据菌种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酸味、霉味、豆香味等,很少有恶臭味,出现恶臭味说明原料用了很差的载体,属于高风险产品。

四看有无农业部登记证,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因为含活性菌,登记证都是国家的,所以是以: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者"微生物肥(登记年)准字(编号)号"。比如:微生物肥(2018)准字(2923)号。

11.含菌量高的微生物菌肥就是好的吗?

含菌量高不一定是好的微生物肥,我们主要看菌的种类,好的菌种成活率高,保存期也会比较长,有的微生物肥中是含有多种菌种的,但是如果技术不过关,它们之间是会产生拮抗作用的。

另外,菌种的载体也很重要,它是承载菌种的物质,提供菌种萌发所需要的养分,最关键的是能保护菌种不轻易被杂菌污染。

12.见效慢的微生物肥料是不是效果不好?

见效慢不代表微生物肥效果就不好!微生物肥发挥肥效本来就会比较慢,因为它发挥作用是建立在菌繁殖的基础上,菌繁殖需要时间,为了更好发挥肥料效力,我们应避免在作物需肥高峰期使用,要将用肥期提前。

13.施用微生物肥料后是不是就不用施入其它肥料了?

有不少人在宣传时,夸大说微生物肥可以替代化肥。但是,微生物肥料中起作用的就是活菌,可以分解土壤中残留的氮磷钾,它没有化肥中的养分那么齐全,是不能代替化肥的。

14.没长毛的菌肥就不好吗?

不是的,菌肥长不长毛,是由所含的菌种决定的,不长毛不代表它不好,长毛也不代表它好!

一般来说,单一的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细菌、乳酸酪杆菌等)是不容易长毛的,含有霉菌的复合菌剂,在潮湿、阴暗的条件下,里面的霉菌等真菌容易萌发大量的菌丝,出现肉眼可见的灰白色霉层,这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长毛”现象。

15.菌肥施用后几天看不见效果,这是不是假的?

不是的,菌肥中的菌起作用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来说,作为追肥要提前15-20天施入,才能看到效果,或者是有时候用量太少,看不到效果。

16.菌肥和生物农药都有活菌,是不是一样啊,可以相互替代吗?

菌肥和微生物农药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他们两个在作用含量以及登记上都存在不同,菌肥侧重于给作物提供营养,本质上是肥料,登记的也是肥料,而生物农药是为了杀灭有害生物,本质上是农药,登记的也是农药。

17.大田作物建议选择哪些菌肥?

建议选择复合微生物肥,可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起到促生长、抗病抗虫等作用。

18.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选择哪些菌肥?

建议使用生物有机肥或微生物菌剂,既可以改良土壤,减轻作物病害,增强作物抗性,还能改善瓜果蔬菜的口感和品质。

19.上次拆封过没用完的菌肥,还能继续再用吗?

长时间不用,袋子又没绑严实,就会有其他的杂菌侵入袋子内,微生物菌群就会发生改变,再次使用的话,微生物肥中的菌都已经被杂菌污染或者失活了,作用效果上肯定不好,所以,当我们打开一袋菌肥用不完的时候,一定要把袋子绑严实了。

20.菌肥是万能的吗?

菌肥确实具备多重功效,但不是万能的,并不能用于所有作物。它们有自己的主要功能,要根据它里边的有效成分来判断它的功能,看它是属于提供营养的,还是促进生长的,还是抗病的,改良土壤的,具体来选择。(结合它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