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是什么学位

园艺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园艺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在古代,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常局限于小范围的园地之内,与大田农业生产有别,故称为园艺。园艺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园艺作物一般指以较小规模集约栽培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主要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3大类。园艺起源于石器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园艺在意大利再次兴起并传至欧洲各地。中国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历代在温室培养园艺田、果树繁殖和栽培技术、名贵花卉品种的培育以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进行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20世纪以后,园艺生产日益向企业经营发展。现代园艺已成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生产的重要领域。园艺产品已成为完善人类食物营养及美化、净化生活环境的必需品。必修课程植物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45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部分:植物的细胞、组织,植物种子、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花、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等。被子植物分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分科特征。植物生态: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等。农科基础化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5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与农科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化学概述;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园艺设计还原滴定法;分光光度法;pH电位测定法;农业生产中重要离子的定性分析;有机化学绪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形象;烃的重要反应;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反应;醛、酮的重要反应;羧酸与胺的反应;糖与氨基酸及与农医有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功能。本课程后续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和肥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土壤的固相物质,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吸附性、酸碱性和缓冲性,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几类低产田土壤的改良,植物营养及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的氮素营养和氯肥合理施用,作物的磷营养和磷肥的有效施用,作物的钾营养与钾肥的合理施用,作物的钙镁疏营养和石灰石膏的施用,微量元素及徽肥施用技术,复合肥料的生产施用,有机肥料,配方施肥技术等。先修课程:农科基础化学。遗传育种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育种目标制定、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育种成就与发展,并具有推广、繁育良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篇介绍遗传学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三大规律、染色体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下篇介绍育种学内容,包括育种目标的制定、种质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品种审定和推广、计算机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先修课程:农科基础化学、植物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综合治理策略和配套措施。课程的主要内容:由植物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农园艺学习药及其使用三部分组成。病害防治部分包括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害的病原物,病原物致病机制及其变异,植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非传染病,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果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虫害防治部分包括昆虫概述、昆虫的生物学特征、昆虫的形态及生理、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果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农药及其使用部分包括农药的分类、剂型、影响药效的因素,杀虫剂的分类、杀虫原理、主要杀虫剂介绍,杀菌剂的涵意及杀菌原理、使用方法、主要杀菌剂介绍。先修课程:植物学、农科基础化学。农村经济与管理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农村经济与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我国农村经城市园艺济制度,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农村资源管理,农村科技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流通与市场,财务与分配、农村经济效益及农村现代化等。现代园艺设施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2学时,开设一学期。我国农业将向设施农业方向发展,而设施的应用首先是在园艺作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艺设施场地的选择与布局、建筑投资计划的制定、温室大棚及环节调节设备的建设、无土栽培装置及地域能源的利用。本课程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生产上应用的设施类型、设施规划、设施内小气候(光、温等)调控、新型采光保温材料、设施内的各种装置(CO?2施肥装置、小型耕作、嫁接、节水灌溉等机具)、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设计与施工等内容。园艺学概论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可为学习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可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要求学生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生长发育与环境、园艺植物的繁殖、品种改良、栽培技术、设施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产品采后处理及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等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知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围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编辑本段选修课程果树栽培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果树栽培是园艺学专业的专业课,也适用于果树栽培技术的学习者。它以北方果树栽培为主要内容,适当介绍柑橘等南方果树。要求掌握这些果树的栽培技术、优良品种等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杏、枣、板栗、核桃、猕猴桃、草莓、柑橘、枇杷和野生果树等的生产概况、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育苗建园特点、整形修剪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及部分果树的山地栽培和旱作技术等。花卉栽培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花卉栽培可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等,本课程以生产栽培为主线进行介绍。因为花卉的生产栽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课程内容按照露地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水生花卉)、温室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盆景艺术及干花制作。蔬菜栽培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蔬菜栽培是一门综述蔬菜生产栽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将要从事园艺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掌握和了解蔬菜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本课程突出栽培知识和技术,按照蔬菜的分类介绍生物学特性、类型和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等。园产品采后处理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果蔬、花卉等园产品的储藏原理;果蔬、花卉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主要鲜储技术;果蔬加工基础知识;速冻保藏;果蔬的糖制及罐藏技术;蔬菜腌渍泡制技术;果蔬汁加工技术;果蔬、花卉干制技术;插花技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蔬花卉采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鲜储技术及方法,并介绍园产品加工处理方法,以合理利用原料,获得优质园产品,达到高效、高产、低耗的目的。森林培育学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森林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本课程介绍森林生态学、造林学和森林经营管理等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森林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森林的结构与功能、调节控制原理和森林培育及抚育、主伐更新等理论,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有效地提高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和维护及建立稳定性强的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园林规划设计概论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像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地貌、道路、广场、建筑、植物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本课程的范围包括庭园、各类公园、各专用园圃、街道绿化、工厂区绿化、居民区绿化等。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密切联系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本课程着重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编辑本段专业内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开设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宁夏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扬州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莱阳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长江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塔里木农垦大学 石河子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孝感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德州学院 中南林学院 韶关学院 海南学院 河西学院等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是什么学位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园林花卉学的概念

1.2 园林花卉的价值

1.3 我国园林花卉资源概况及栽培历史

1.4 园林花卉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园林花卉的分类

2.1 以生长习性与形态特征分类

2.2 以观赏用途分类

2.3 以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2.4 以花卉对光照的要求分类

2.5 其它分类方式

第三章 园林花卉的繁殖

3.1 种子繁殖

3.2 分生繁殖

3.3 压条繁殖

3.4 扦插繁殖

3.5 嫁接繁殖

3.6 组织培养

第四章 园林花卉的引种勒化

4.1 园林花卉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意义

4.2 园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论

4.3 园林花卉引种驯化的途径和步骤

4.4 园林花卉引种驯化实例

第五章 环境因子与花期调控

5.1 环境因子与植物开花的关系

5.2 花朗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六章 园林花卉的栽培技术

6.1 园林花卉对土壤与肥料的要求

6.2 园林花卉露地栽培技术

6.3 温室花卉的栽培技术

第七章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7.1 概述

7.2 无土栽培的类型

7.3 栽培基质

7.4 营养液

7.5 无土栽培的供液系统

第八章 园林花卉主要病虫害防治

8.1 园林花卉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8.2 园林花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第九章 常见园林花卉介绍

9.1 一、二年生花卉

9.2 多年生草花

9.3 木本花卉

9.4 园林绿化树种

9.5 藤蔓花卉

9.6 肉质多浆类花卉

9.7 水生花卉

9.8 观叶植物

第十章 草坪植物及其养护

10.1 草坪业现状与草坪草特性

10.2 常见的草坪草

10.3 草坪建植

10.4 草坪养护

第十一章 园林花卉养护

11.1 室外景观植物的养护

11.2 室内装饰植物养护

第十二章 商品花卉生产与经营

12.1 商品花卉生产特点

12.2 商品花卉生产的设备

12.3 商品花卉生产的经营管理

12.4 商品花卉的销售

第十三章 园林花卉的配置

13.1 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13.2 园林花卉的艺术配置

13.3 园林花卉的配置方式

13.4 园林花卉的功能配置

第十四章 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

14.1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基础

14.2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及其特征

14.3 园林绿化树种规划

14.4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14.5 公园、校园及动植物园的绿化规划与设计

第十五章 园林花卉装饰与应用

15.1 花坛与花境

15.2 盆花摆饰

15.3 室内花卉的陈设

15.4 花篮、花束、花圈及其礼仪花饰

15.5 切花的选择和贮藏保鲜

第十六章 干花的制作技术

16.1 干花的定义和特点

16.2 花材的干燥原理

16.3 干花制作过程的保色方法

16.4 干花花材的采集和整理

16.5 干花的漂白与染色

16.6 干花的软化及后整理

第十七章 插花技艺

17.1 插花技艺概述

17.2 插花的基本技法

17.3 插花的艺术构图与色彩设计

17.4 插花的操作步骤

第十八章 盆景技艺

18.1 盆景概述

18.2 盆景材料与工具

18.3 树桩盆景制作

18.4 山水盆景制作

附录1 水仙花及其雕刻造型

附录2 生长调节剂的配制和应用

附录3 种子生活力的鉴定与层积处理

附录4 园林花卉网络信息资源

附录5 国花与市花名录

附录6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绪论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园林植物的分类及生长发育规律

1.1 园林植物的分类

1.1.1 按植物生活型分类

1.1.2 按气候类型分类

1.1.3 按园林用途分类

1.1.4 按观赏部位分类

1.2 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2.1 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

1.2.2 园林植物的年周期

1.2.3 园林植物生长中的特性

1.3 园林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1.3.1 营养生长

1.3.2 生殖生长

实训1.1 园林树木物候期的观察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园林植物的种苗生产

2.1 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及良种繁育

2.1.1 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2.1.2 园林植物的良种繁育

2.2 苗圃的建立

2.2.1 苗圃地的选择

2.2.2 建立苗圃的方法

2.2.3 苗圃技术档案

2.3 播种苗的培育

2.3.1 种实的采收、调制及贮藏

2.3.2 种子品质检验

2.3.3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2.3.4 播种

2.3.5 播种苗年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苗技术要点

2.3.6 育苗地管理

2.4 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2.4.1 扦插苗的培育

2.4.2 嫁接苗的培育

2.4.3 压条、埋条、分株育苗

2.5 园林树木大苗的培育

2.5.1 苗木移栽概述

2.5.2 苗木移栽技术

2.5.3 园林树木大苗修剪技术

2.6 苗木调查及出圃

2.6.1 苗木调查

2.6.2 苗木质量要求及苗龄表示方法

2.6.3 苗木出圃

2.7 育苗新技术与工厂化育苗

2.7.1 穴盘育苗

2.7.2 全光喷雾扦插育苗

2.7.3 组织培养育苗

2.7.4 工厂化育苗

实训2.1 苗圃整地

实训2.2 种子检验

实训2.3 苗床管理与幼苗移栽

实训2.4 扦插繁殖

实训2.5 嫁接繁殖(枝接)

实训2.6 苗木出圃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3.1 园林植物栽植概述

……

第4章 园林植物保护地栽培技术

第5章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第6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