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绍兴古代叫什么

问题一:绍兴自古以来的名字,明朝叫会稽山阴,宋朝叫绍兴,那唐朝等另外朝代时叫什么? 绍兴的别名有:会稽,山阴,越州,吴州,吴会

绍兴古代叫什么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越国。

秦:会稽、大越、山阴。

隋:越州。

宋:绍兴。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治吴(今苏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县不变。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于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

之后一直正统叫绍兴。但是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唐朝以及之后的朝代也会叫绍兴 越州 吴州等别称。

问题二:在古时浙江叫什么州? 春秋:越国、吴国

战国:越国、楚国

秦:会稽郡(浙北)、闽中郡(浙南)

汉:扬州之吴郡、会稽郡

吴:扬州之吴郡、会稽郡、临海郡

晋:扬州之吴郡、东阳郡、会稽郡、临海郡

南朝:扬州之吴郡、东阳郡、会稽郡、临海郡、永嘉郡

隋:余杭郡、吴郡、遂安郡、会稽郡、永嘉郡、东阳郡

唐:江南东道

五代:吴越国

北宋:两浙路

南宋:两浙西路(杭州、湖州、嘉兴一带)、两浙东路(绍兴、宁波、温州、金华一带)

元:江浙行省

明:浙江布政使司

清:浙江省

问题三:古代叫绍兴四年、绍兴五年是什么意思? 南宋宋高宗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命运会繁荣昌盛起来,兴旺起来。

建炎之后是绍兴。绍兴是宋高宗的第二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绍兴这个年号从公元1珐31年到公元1162年,共用三十二年。绍兴元年,岁在辛亥。时当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九年。

问题四:现代的绍兴是古代的哪里 绍兴古称“会稽kuai ji、山阴”,世界文化名城,春秋越国、吴越、南宋等朝代的古都

问题五: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诸暨 诸暨,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现出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 *** 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问题六:绍兴的历史简介 。 有关的名人分别是谁?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等。

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上虞、永兴、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武德七年(62*****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都督府,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会仍其属县。朱元璋丙午年(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清因明制。清咸丰十一年(18*****太平军攻占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属太平天国。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山、会两县隶属复旧。宣统三年(19*****月,裁山、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绍兴县,隶属浙江军 *** 。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十六年,废道,绍兴县区属省。二十四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翌年,以数名区,绍兴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年四月,日军陷绍兴,县 *** 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政令仅及龙会、稽东两乡。6月,绍兴城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设汪伪绍......>>

问题七:杭州古代叫什么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 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 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 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 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 “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 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 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 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 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 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 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 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 (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 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 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 五代时,不 *** 戈,其人民幸福富......>>

问题八:绍兴古代出了那些的名人啊 古代的:大禹、勾践、西施、文中、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 陆游、唐宛、朱买臣、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陈洪绶、章学诚、赵之谦、王阳明、曹娥、元稹。

记得采纳啊

问题九:绍兴是什么意思 绍兴是个地名啊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这是唐朝诗人杜甫遐想的东海之滨。下面一起来欣赏台州附近花海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1、神仙居 AAAAA

 神仙居位于仙居县白塔镇境内,景区“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崛”,几乎囊括了仙居的全部精髓,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仿佛神仙为自己的豪宅亲自设计的盆景。神仙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典型,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十一泄飞瀑等100余个景点。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景区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天门均由相对而立的两座险峰组成,仿佛在那里替主人虚位迎客。从景区北入口(西罨)和南入口(淡竹)都可进入景区。大凡看山景,必须是要爬山的,景区设置有索道,可以省去爬山的苦恼。若不愿爬山登岭,也可以沿着曲曲弯弯的幽谷,踩着平坦如砥的山径缓步而入,一路上便可饱览十里幽谷千重峭壁、万丈悬崖的`险峻,咀嚼到雾绕云低、鸟唱蛙和的清幽。游玩神仙居景区约需3-4小时,最适宜的季节是6-8月雨季期间。

  2、浙江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AAAA

 座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济公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3、大鹿岛 AAAA

 国家4A级旅游景点。大鹿岛孤悬在烟波浩瀚的东海,距玉环坎门港6海里。常年被绿色所覆盖,山海风情并茂,如万顷碧波长缀的翡翠。相传古时天庭有只神鹿,因偷衔仙果撒于人间而被坠入东海,遂成块状鹿形的孤岛,故名大鹿岛。面积 ?大鹿岛由隔水对峙的大鹿山和小鹿山两岛组成,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与同纬度岸带、内陆比较,夏天显得凉快,且远离大陆,没有污染源,而空气中阴离子含量十分丰富,空气清新。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大鹿岛景观 ?今日大鹿岛,满山绿树成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树种多样,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用林、观赏林以及海岛防护林,形成了以木麻黄为主,桉树、黑荆等相杂的常绿阔叶混交林林带。还引进了北美鹅掌楸、阿尔巴尼亚海岸松、日本扁柏、希蒙德木等树种,尤为珍贵的是岛上还种着一棵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予我国的美国红杉分枝。

  4、蛇蟠岛 AAAA

 金马宾馆:标间120-160元间/夜 介 绍 :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内,距县城19.9千米,面积17.4平方千米。有“千洞岛”之美称,岛内有历代采石留下的大小岩洞1300多个,岩洞纵横交错、连环套迭、怪石嶙峋、风光奇异。洞内四季似春,洞外波光帆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水产养殖业颇为发达,有水产养殖面积8300亩,浅海滩涂12000亩。盛产蛇蟠石,色泽棕红,宜雕琢。

  5、临海古城墙(江南长城) AAAA

 位于临海市区,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都别具一格。 客运中心外有游1线公交车可抵览胜门,票价1.5元。由此登城,经198级台阶到达顾景楼,经白云楼到望天台,稍事休息后再经烟霞阁到“江南八达岭”,就可看到瓮城。沿城墙到望江楼这段是临海古城最美的地段。古城街道每隔一段距离都建有一座类似牌坊的挡火墙,下有圆券洞门供人车通行,是临海别具一格的街景。

  6、长屿硐天 AAAA

 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距市区12公里的长屿镇,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是系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1500余年,共凿出了28个硐群,1314个硐体,组成一幅雄、险、奇、巧、幽的壮丽画卷。长屿硐天以其在世界同类风景旅游区中开采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而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第一洞”。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获1998年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佳项目奖。

 从温岭老车站乘往新河、箬横的中巴在长屿镇下车即可。 ?自驾车:上甬台温高速,再过大溪至松门一级公路,往长屿方向开就可到达。

  7、漩门湾观光农业园 AAAA

 环漩门湾观光农业园是玉环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绿色窗口,坐落在玉环的北大门——清港镇西郊,处玉环与温岭城关的近中心地带,西濒乐清湾,与雁荡山隔海相望。园区总占地面积近万亩,分为三大功能区。一个是以当地特色果树品种“玉环柚”成片种植为基础的绿色果品生产和果园生态旅游观光区,面积八千余亩。二为现代农业技术生产与示范核心区,面积一千二百多亩。主要建设浙东南沿海适生果树新品种示范园,建设温室和各类大棚设施,生产玉环柚脱毒苗和耐盐植物、花卉、黑色经济作物等种苗,建设玉环柚节水灌溉项目和避雨栽培设施。三为农产品加工区。主要建设以玉环柚为原料的柠檬苦素提炼及其系列药品开发项目,玉环柚的鲜果分级包装、贮藏,黑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在发展农业生产与示范项目的同时,核心区内还将建设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日月园、垂钓园、鸟类园、中心广场等休闲度假项目和建设具有接待、会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星级酒店等项目。

  8、仙居风景名胜区

 仙居风景名胜区地处仙居县中南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由139个景点组成。仙居自然风光壮丽独特,丰富多彩,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 仙居风景名胜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又不类他山,异乎寻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一字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自县城出发,迤逦西行,无论横贯北境的大雷山,还是南脉括苍山,均绵延不断,如波涛起伏。唯独白塔镇南境,神仙居周围的众山巍兀独立,险峻无比,与其它山刀切斧削般割裂开来,迥然各异,别具一格,耸然独秀,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区,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景区: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已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9、临海龙兴寺

 龙兴寺,为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区的灵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墙内,历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场所。天宝时,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讲说天台宗义,弘传天台章疏,亲制鉴真干漆夹宁坐象,被日人奉为国宝,开日本雕塑艺术之先河。贞元间,日僧最澄入唐求学,驻锡龙兴149天,研习天台教观,抄录-,并授菩萨戒,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教派。后代历朝,有日僧圆珍、荣西、成寻、周然等先后来求学。寺始建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中兴,后为龙兴。历代屡更其名,曾曰开元,景德,崇宁,广孝等。及元以后,均称天宁。悠悠古寺,历历千年,名僧辈出,昭著史志,突出者,元有一山,名垂东瀛。

  10、九台沟

 九台沟风景区坐落于浙江省临海市西部括苍镇境内的括苍山脉中,起于黄石坦村口,海拔1200米的跑马坪,全长5.5公里。全沟分龙珠台、揽秀台、倚壁台、窑基台、观瀑台、折佳台、承玉台、望月台、摘星台等九台,台台相连,景色各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主要景点有:黄石坦瀑布、巨石滩公园、五峰竞秀、九台岩(神犬哮天)、滴水岩瀑布、情人石、凤尾瀑(七布瀑)、岩门(玉免守蟾)、石人峰、天门瀑、骑云岩、企鹅石、群龙奋进图及括苍山风电场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