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做养殖,选哪些养殖项目比较好?
经过前年及去年的非洲猪瘟和去年及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养殖业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和认识。不过,养殖业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产业,也是支撑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一项很热门的产业。那么在疫情即将过后的今天或明天,农民朋友如果有意发展养殖业,选择哪些养殖项目比较可行呢?从我们国家的发展形势看,以下这几个项目还是值得大家考虑一下的。
第一个还得说是养猪。首先是因为养猪这个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猪肉产品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而且经过前年以来的非洲猪瘟冲击,目前市场上生猪及猪肉价格一直居于高位运行,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除我国以外的世界各地传播,受进口因素的制约,短期内生猪及猪肉市场不可能大幅回落。所以,有意养殖的农民朋友借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从事生猪养殖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第二个就是养牛。牛在我国过去是传统的役畜主力,直到最近几十年来,它才逐渐摆脱了这一身份特性,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并伴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理念的改变,其肉制品如牛肉干及奶制品消费量大有盖过猪肉制品的势头。所以,无论是奶牛养殖还是肉牛养殖,在我国都有大好的发展前景。不过对于农民个体来讲,如果资源条件允许的话,选择养殖肉牛还是比较现实一些,毕竟奶牛养殖的投资及技术要求更甚一些。
第三个就是水产。水产品养殖主要包含鱼类养殖,鱼类养殖在我国也属于传统式饲养范围,市场需求空间大,销售市场也相对稳定,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民来说,选择水产养殖肯定要比北方农村更要适合一些。南方地区有些农村近年来探索的“稻田+水产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多种生态资源优势,实行“一水双用、一田多收、养殖融合、绿色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收益最大化,值得大家借鉴。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想搞养殖的农民朋友的几点建议,具体合适不合适,能养不能养,还得要具体看你当地有什么样的传统养殖优势,什么样的传统养殖习惯,以及什么样的资源优势和什么样的消费市场优势,小编的建议只是个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同时这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养殖业发展,也是连续不断地出台了比如资金补贴,贷款贴息,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等好些优惠的政策和鼓励规定,这才是最好的发展机遇。
我认为,水产养殖的出路在于结构调整。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就是要在品种和质量上做文章。
从历史逻辑来看,水产养殖业最终会趋于稳定,或者在某个稳定值内上下波动。就好比一口鱼塘,经过几年的养殖后,技术和经验稳定了,每年投入、产出相差不大,只是养殖户的受益随市场价格波动而波动。再比如,某个村一直种植豌豆,实际上面积是趋于稳定的,因为可以种植的土地空间就是那么多。但是,我们可以种植高产品种,采用高产技术来增加产量。水产养殖也是一样,通过养殖高质高价品种,改善养殖技术和环境,可以增加产量和收入。
从生产地域来看,农业产业是特殊的,它的生产对象是生物,受生产环境、技术条件的影响很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适合生长在热带,到了冷地方就会受限制。虽然现代技术改变了一些生产条件,但是生物生理生长不能跳过,“揠苗助长”只会颗粒无收。就好比罗非鱼,养殖地域主要是在温暖或者偏热的地方,如果在冷地方冬天就会死鱼。所以,要根据地域性,找到适合的品种进行养殖。放眼全国,东西南北中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养殖特色,都形成不同的消费市场和文化。我们在做结构调整时,也要注意去契合。
从需求上看,满足人民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需求,就是找到了出路。如果要以水产养殖为增加收入的手段,就必须融入市场,融入市场就需要找准需求。现代人对水产品的需求,主要是品质和健康。水产品的品质要好,还要绿色生态,这是多数人的消费观念。找准了这些,就去调优养殖品种,调整养殖技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