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灌溉的方式有哪些,灌溉的方式有哪些知识

灌溉的方式有:畦灌、沟灌、淹灌、漫灌、微喷、滴灌等。

灌溉的方式有哪些,灌溉的方式有哪些知识

1、畦灌是在田间筑起田埂,将田块分割成许多狭长地块,也就是畦田。水从输水沟或毛渠放入畦中,畦中水流以薄层水流向前移动,边流边渗润湿土层;

2、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由输水沟或毛渠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土壤毛细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

3、淹灌也叫格田灌溉,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使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

4、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作用浸润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的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5、微喷也叫做雾滴喷灌,微喷技术比喷灌更为省水,由于雾滴细小,其适应性比喷灌更大,农作物从苗期到成长收获期全过程都适用。是一种先进灌溉技术;

6、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

以上讨论的短畦灌溉措施是利用封堵积水入渗来提高灌溉效果指标的。而小流量灌溉技术则是通过减小入畦流量,以减小地面水流的运动速度,增加灌溉水在灌水畦各点上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冬灌灌溉效果。

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速度与单宽流量呈正比例关系。单宽流量越小,水流的推进和消退速度越小,实质上增加了灌溉水在各点上的停留时间,在冻结条件下,尤其可以增加灌溉水在上游段的停留时间,相对减小了下游段的积水深度和积水范围,从而可以通过减小单宽流量的方法提高冬灌的灌溉效果。

表7-4 不同单宽流量灌溉时灌溉效果比较表

如试区灌溉地块的最大长度为190 m,在不同地温条件下进行灌溉时,不同单宽流量灌溉时的灌溉效果指标见表7-4。由表7-4可见:①在给定畦长、地面坡降和灌水定额的条件下,随着单宽流量的减小,灌溉效果提高;②随着土壤入渗能力的下降,灌溉效果降低;③在表7-4所给定的灌水条件下,当单宽流量为1 L/s时,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灌溉效果。因此,在冬灌条件下,可以采用小流量灌溉的方式提高灌溉效果。

在灌溉实践中,由于受水源供水流量和畦块宽度的限制,灌溉时的单宽流量不可随意调整,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单宽流量的调整,即取同时灌溉的灌水畦数为原同时灌水畦数的整倍数,例如,在非冻结条件下灌溉时,某井同时灌溉的灌水畦数为2,则冻结条件下灌溉时,同时灌溉的畦数可取4,6,8等,相应的单宽流量分别是非冻结条件下的1/2、1/4和1/8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