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间作种植方式的茶是什么?
采用茶果间作种植方式的茶是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扩展资料
冲泡三法:
冲泡绿茶有3种常用的方法,即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热水,待水温适度时放入茶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在水温70℃时再投放。
中投法是在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稍加摇动使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再注至七分满热水。此法也适合较为细嫩的茶叶。
下投法与前两种不同,它是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内倒入足量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碧螺春是绿茶的一种
01、碧螺春是绿茶
碧螺春是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是采摘质地鲜嫩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工序制成,具有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的特点。
碧螺春的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由于茶树与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等果木交错种植的缘故,让碧螺春的茶叶吸收了果香和花香气息,使碧螺春冲泡后茶汤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
02、碧螺春产地分布
碧螺春产地主要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洞庭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