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中药有什么好处啊?
中药材是取自于大自然的生物资源。掠夺式的采集,盲目的扩大范围,致使许多物种面临枯竭,药材的地道性难以保证,严重地影响了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及中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平上,中药材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还不能满足重要现代化的需要。
中药材生产对药厂生产及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改变当前中药材生产现状,改变传统观念,增强质量和规范意识,从根本上保证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势在必行。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栽培种植,使中药材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符合绿色中药材标准,对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材“品种与内在质量稳定、道地产地稳定、种植生产规范、可持续供应”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升科技含量,实施中药材的品牌化传统的中药材收集多以种山货的形式出现,包装粗糙,杂货较多,产地、加工方法不明,可谓简单粗放,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严重影响药材的应用。只有实施GAP,通过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规范中药材的来源,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才能实现中药材的品牌化;才能为企业发展成为具有高技术含量、强国际竞争力,以产业化生产现代中药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提供基础保障。
只有凭借现代中药品牌,中药才能走出国门,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实现药材和中药生产的可控性,保证产品质量实施GAP,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优质、可控、无公害的优质中药材,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国家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销售管理规范(GSP)、药品非临床安全试验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基础。如果没有中药材GAP,中成药的GMP、新药研制开发的GLP和GCP、药品供应的GSP也就不复存在。
GAP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及开发应用的源头,只有严格遵守GAP,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中药的质量和现代化问题。3。合理选择种植条件,确保药材的地道性在实施规范中,药材产地的选择、药材种子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产地的同一药材,其组分含量差异很大。因此,应在药材传统地道性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种植基地及种子。此外,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充分体现药材的地道性,保持传统优势,保证最佳疗效。
4。由需求控制产量,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中药材的人工规范化种植,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宏观的控制生产量,不仅能减轻野生资源的压力,利用和保护并重,而且能保证优质、稳定原料的供应,避免产量不稳定而引起的市场混乱,造成部分品种短缺、部分品种积压等现象的发生。
标准化种植可为生产高品质的现代中药提供稳定优质的中药材原料。5。改变分散的药材种植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建立无公害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结合农村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结构调整,采用公司+农户、公司+承包商(或分公司)+农户、政府(官)+公司+农户、商(商业药材经营企业)+农户、公司(制药企业)+租赁土地+农工、公司+农场+农工等模式,将单个农户的生产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政府协调,向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种植的方向发展。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合理整合和开发各地资源,官、研、商、农等相结合,形成研、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建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从而满足制药企业和医疗事业的需要。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重要内容就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无公害化,提倡使用生态肥料和生物农药,以保护环境,使中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肥料具有缓释性、持效性、无残留、无污染;养分全面均衡、按比例逐步释放;能提高药材品质、改善外观;不破坏土壤物理化学结构、不板结土壤,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最佳的养分动态平衡,培肥土壤,使得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改善,过滤和降解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生存繁衍,促进土壤微生态良性循环等。生态肥料主要有:农家肥、绿肥、菌肥、叶面肥、饼肥、腐植酸类肥料、动物性杂肥、沼气发酵残渣以及发酵工业废渣等。现简要介绍如下:
(1)农家肥 是一种天然、优质、高效的有机生态肥料,来源方便、丰富,既能均衡供应养分,又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品质,不污染环境。包括人畜粪尿、厩肥、土杂肥等。使用前一定要沤烂,充分腐熟,最好作高温堆肥以杀灭各类病原菌,使用更安全。
(2)绿肥 可使土壤的保肥透水性加强,耕作性变好,加速土壤熟化,减少土壤养分损失,在贫瘠土壤、盐碱土上施用绿肥,效果更加明显。为加速绿肥分解,提高肥效,可事先进行堆制或沤制。应注意控制施用量,提高耕种质量或提前进行堆制、沤制后再使用。
(3)菌肥 即微生物肥料,是含有大量活性有益微生物个体的生物肥料。菌肥在应用时不能与抗菌素混合使用。可做基肥、种肥等,主要有:
① 复合菌肥 为含有几种甚至几十种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生物肥料,能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条件,扩大和提高菌肥效果。凡是没有生物拮抗作用的菌肥都可组成复合菌肥使用,如五四○六复合菌、EM菌液、增产菌等。在实际应用时还应适当与其它肥料搭配使用,特别是其它有机肥料的搭配,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② 抗生菌肥料 是指含有活性抗菌微生物,同时能促进土壤中养分转化的微生物制剂。如五四○六菌肥,能分泌激素类物质,加速土壤中氮、磷的转化,杀死有害病菌,使植物增产10%~25%。可作基肥或追肥,浸种与沾根等方法均可,也可与其它有机肥堆制发酵或与菌肥混合使用,以提高肥效。
③ 根瘤菌剂 大多数豆科植物的根上都长有根瘤,瘤内长有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营养豆科植物。施用根瘤菌剂是为了增加土壤里的根瘤菌量,使每棵豆科药用植物的根都能受根瘤菌的侵染,而形成根瘤,并大量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营养自己。但应该注意,根瘤菌都有一定的专一性,不能乱用。随便乱用就不能产生根瘤。因豆科的药用植物很多,它们的根瘤菌各不同。所以,使用时应先看菌剂说明书,选择相应的根瘤种族才能奏效。如使用黄芪根瘤剂,可使黄芪增产10%~40%,品质大大改善,一般作基肥、种肥、泼浇使用,每667米2活菌使用量在1000亿~2000亿个。
另外,菌肥还有固氮菌剂、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等。
(4)叶面肥 种类多,大多为无机型,少量是有机型如氨基酸、腐植酸等,能起到植物根系施肥所起不到的作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浓度,以免灼伤叶片,通常浓度在0.001%~1%之间。在植物生长需肥高峰期和最大生长期或缺素状态下使用,且要连续喷施几次,可以与其它农药同时喷洒。
(5)饼肥 是一种肥效高、长效的有机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生产中多用在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上如中药材,可作基肥或追肥,用前尽量粉碎。未发酵腐熟的饼肥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否则影响发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