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草饲用价值有哪些?
苏丹草是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主要青刈饲料作物,是马、牛、羊等草食家畜的优质青饲料。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地带,播种一次,可刈割3次,鲜草产量为11250—21600kg/公顷。若放牧利用,每年也可利用3—4次,鲜草产量4700—8750kg/公顷。从播种至放牧适期需34—41天,从第2次放牧到第3次放牧需18—28天。苏丹草可以进行分期播种,以延长奶牛夏季青饲料利用时间。在麦类作物收获后,还可以进行复种。7月下旬播种的苏丹草,至初霜时收割,生育期为50天左右,生长高度达90—120cm,鲜草产量可达9000—12000kg/公顷。
苏丹草不仅产草量高,饲草质地优良,适口性好,其营养价值也较高(表36—1)。
由表看出,苏丹草营养期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而抽穗期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从单位面积总的营养价值看,仍以抽穗期收割为宜。
苏丹草的粗蛋白质中各类氨基酸含量也比较丰富(表36—2)。
苏丹草干物质中粗灰分含量平均为7.22%,其中主要矿物质含量如表36—3。
表36—1 苏丹草的化学成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分析。(%)
表36—2 苏丹草营养期氨基酸含量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分析。(%)
表36—3 苏丹草矿物质含量(%)
苏丹草1kg干物质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为223.5—443.9mg。幼嫩期含量较高,发育后期含量逐渐降低。例如:分蘖期为443.9mg、拔节期为365.2mg、抽穗期为262,6mg、开花期为283.5mg。
栽培要点
苏丹草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除盐碱地、涝洼地和酸性较强的土壤不宜种植外,一般耕地均可种植。因其根系发达,播种土地应进行秋翻或春翻,翻后耙耱平整。为提高产草量,应施足底肥,每公顷可施农家肥20000—30000kg,或播种时每公顷施氮、磷复合肥300—450kg。适宜的播种期以土壤10cm,土层温度达10—12℃时方可播种。在吉林省一般为5月上旬播种。刈草地宜条播,行距30—45cm,每公顷播种量30kg。采种地行距60cm,每公顷播种量15—23kg。播种覆土厚度为2—3cm,播种后镇压。刈草地在苗期可除杂草1—2次。采种地可在苗期、拔节期除草、蹚垄2次。用作青饲料时,可在孕穗初期(或拔节后期),调制干草和青贮利用时,宜在抽穗初期1次收割。为促使再生草生长,第一次收割后每公顷可追施氮肥150—200kg。干旱地区有灌溉条件时,应于灌溉结合追肥。
为了提高苏丹草的品质和产草量,可与一年生豆科作物—株食豆、箭筈豌豆等进行混播,尤其作为奶牛青饲料轮刈利用时,更为必要。其混播比例为苏丹草每公顷播种量30kg与秣食豆或箭筈豌豆10—15kg,种子均匀混合后同行条播。
37.短花针茅
Stipa breviflora Griseb.
(郭思嘉,吴高升,赵书元,蒋瑞芬)
别名
阿哈日—黑拉干那(蒙古族名)
苏丹草比较喜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耐寒。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8~10℃。在播种条件适宜情况下,在播种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可以萌发,在幼苗期对低温很敏感,温度在2~3℃时会遭受冻害。生育期为100~120天,苗期生长缓慢,在分蘗期和拔节期生长变快,孕穗到抽穗期最快,开花后又变慢。
苏丹草的播种技术:
1、选种:苏丹草在播种之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选取颗粒比较大、饱满的种子,并且在播种之前进行晒种,提高发芽率。在北方寒冷地区,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播前用温水浸泡6~12小时,待种子微露嫩芽时即可播种。
2、整地:苏丹草比较喜水肥,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施足底肥,浇水,保持播种之前土壤湿润状态。
3、播种:苏丹草播种多为条播,土壤水分条件好,以采用窄行条播,行距为20~30cm,干旱地区,宜采用宽行条播,行距45-60厘米,播种深度为4~6厘米,播后要及时镇压,以确保种子萌发。
4、管理:苏丹草在苗期生长的比较缓慢,所以要及时清除杂草,中耕除草,消除板结,土壤干旱要进行合理灌溉。
5、刈割:苏丹草的刈割高度与再生能力有着很大关系,一般留茬高度以7~8厘米为宜,留茬过低会影响再生。在气候寒冷,生长季较短的地区,第一茬刈割不宜过晚,否则第二茬草产量低。栽培后一年可以刈割2~3次,以第一茬的产量最高。刈割之后需要及时浇水,以追施尿素等氮肥为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