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的方法
1、合理选择果园土质、果树品种:柑橘的生长情况直接受到柑橘园土壤、果树品种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果园土质、果树品种。一般选择的柑橘种植园需要保证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污染,且与城市距离较远,具有充沛的阳光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具有足够的肥力、均匀的地力及适中的酸碱度,且有机质含量符合柑橘生长需求。选择的果树品种要具备较强的成枝力和较高的发芽率。
2、科学施肥:营养肥料和水分是柑橘树赖以生长的基础,通过科学施肥,方可提高柑橘的产量与质量。一般要从4个阶段开展施肥工作。首先,采摘过柑橘后,在第7天开展施肥处理,搭配施加专业肥料及腐熟的鸡粪。在基肥施加过程中,需要按照20~40cm的标准严格控制种植沟的深度,且科学调整施肥方向。其次,柑橘种植时进行第2个阶段的施肥,选择的微生物肥需要含有厌氧菌和好氧菌,以促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分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中化肥残留量与农药残留量,同时满足柑橘生长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再次,施加追肥。每年要进行2次追肥,春季进行第1次,在23℃以上将适量的水与尿素、微生物肥混匀,静置两三天,将肥料混合液喷施于柑橘的树冠。每年6月进行第2次施肥,施加的肥料与第1次相同,喷洒于柑橘滴水线附近。最后,春季树梢生长时进行第4个阶段的施肥处理,主要是将微量元素喷洒于叶子表面。
3、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也会影响果实品质和柑橘产量,且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一般按照25~40cm的标准控制幼年柑橘树的树干高度,按照主枝三四个、侧主枝五六个的标准控制主枝与复枝的总量。通过科学的整形修剪,促使树枝分散生长,树冠以圆头形生长。柑橘树成年后,要选择夏季进行再次修剪,否则挂果率会受到树干的影响。在春秋季节则对柑橘的主枝进行修剪,剪除重叠枝、病虫枝。枝条过于密集的话,需要剪掉主枝,满足柑橘生长的光照需求。同时,要对营养枝、果枝等进行必要修剪,严格控制叶子和果实的比例。
4、科学间种,防治病虫害:要结合柑橘的品种和生长特点,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提高光合利用率,进而达到提高柑橘产量的目的。要适当开展农作物间种处理工作,避免出现矮秆浅根等问题。在柑橘园中最适合间种的植物为豆科植物,具体实践中需要翻埋土壤,完全覆盖树盘。例如,到了秋季,可以合理种植菜花,然后第2年埋置处理园内的菜花,促使土壤肥力得到有效增加。另外,病虫害问题易对果树正常生长、挂果等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就需要结合柑橘常见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盆栽橘学名叫金橘, 又名金柑,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南方的两广、闽浙一带,在北方均做盆栽。金橘夏初开花,秋末果熟,是集观花与赏果于一身的盆栽花卉。
金橘一般三年左右换一次盆,盆栽金橘换盆应该在开花以前,先将植株从盆中磕去,用剪刀将外层过密的根剪掉。新盆的大小要视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生长好的应选择大盆,盆底也需用碎盆片做好排水层,垫一层土后放入几片马蹄片,再垫一层土,然后将植株放在土上,培养土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边填土边压实,最后浇一次透水,放置于遮荫处。
金橘换盆时最好给金橘施一次腐熟有机肥。入夏,应为金橘施二三次稀薄液肥。花谢后每隔半月施一次薄肥,果实形成后要施一些复合肥,并添加磷、硼肥,以促使果实发育充实。给金橘施肥,最好使用液肥,春季出室后到现蕾前(四月中旬至六月初)可每七天施用一次液肥,开花期则暂停施用,坐果后到果实生长期(七月初到九月底)每十天施用一次液肥。给金橘施用由芝麻酱渣和马蹄片混合后加水浸水发酸后的液水,效果最好,可使植株生长旺盛,果实多、大,色泽鲜亮。
金橘喜湿润,但又怕涝。给金橘浇水,春季出室后到夏初开花期每三四天浇一次透水,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幼果期后正值夏季高温,可每天浇一次透水,缺水不仅导致叶片萎蔫,还易使果实脱落。雨天应避免淋雨,如遭雨淋应及时将盆内的水倒掉。秋季随着气温的降低,植株蒸腾量也减小了,浇水的次数和量也应随之减少,可四天左右浇一次透水,此时水大易导致植株烂根;冬季在室内可每七天浇一次透水。
金橘喜光,但怕强光,光照过强易灼伤叶片。夏季需在遮荫棚下养,特别要避免中午的强光直射,可使其接受上午9点以前及下午5点以后的阳光照射,初秋也需遮去30%光照,秋末和冬季应摆放在室内向阳处,使其充分接受光照。秋末气温低于10℃时应及时搬入室内,冬季室温最好能保持在6-12℃,温度过低易遭受冻害,过高会影响植株休眠,不利于来年开花结果,春季清明后可适当开窗通风,使其逐步适应室外的气温,谷雨节后方可出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