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追问:

“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

这么说吧,古人作诗对对联讲究工整自然漂亮,如此,对出的对联,做出的诗词方为上品。而古人为此总结出《声律启蒙》 ,意思是如果上联有不雨,你可以对有风,这样看着自然。而汤王即商超开国君主汤,一个贤明的君主,与他对应的应当是忠贤之臣,楚子即屈原对应,上佳。如此,所以他并没有深刻含义。

我国对园林类植物的研究起源于什么时期?

分类: 艺术 >> 诗词歌赋

解析: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画作为艺术,应当是与作为艺术的诗有着相似的创作规律、相似

的欣赏原则,当然也就应当有相同的地位。“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我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宋时期是园林建造异常兴旺的一个时期?园林的发展也带来对园林植物认识的深入和研究的繁荣?

大规模收集园林植物和珍稀动物来布置园圃,客观上对人们集中认识这些动植物生活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动植物引种驯化经验的积累和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就已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隋炀帝杨广即皇帝位后,修建了洛阳西苑,其苑甚是宏伟,据说周长达140多千米?接着隋炀帝三下江南,他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奇花异卉和一些珍禽异兽,将它们种植和养殖在园圃中?

唐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基本是沿用隋代的?这一时期的许多官僚有颇具规模的私园?其中也引种有大量的观赏植物?

唐初宰相王方庆的《庭园草木疏》一书,专记载园林植物?这本著作久已失传,现在一些丛书所收的寥寥数条,显然是从《酉阳杂俎》中抄来的?

在王方庆著作的启发下,中唐宰相李德裕根据自己的私园平泉庄,写下了《平泉山居草木记》一书,堪称为平泉庄的“植物名录”?

平泉庄是李德裕在洛阳城外约15千米处营造的一座私园?

李德裕出身世家,一生酷爱嘉树芳草?奇石?他营建这座园林时,费尽心机收罗植物名品,以期传流后世,陶冶子孙的情操,增加他们的博物学知识?

据乾宁年间崇文馆校书郎康骈《剧谈录》记载,平泉庄“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李德裕是当时的权臣宰相,“远方之人,多以弄物奉之”?

据李德裕他自己的记载,园中有金松?琪树?香柽木?四时杜鹃?碧百合等上百种?这些植物主要都是来自于江浙?湖广一带,大多是园林珍品,以木本植物为主?收罗之全面,也称得上穷极天涯,令人叹为观止?

即使是后世的名园,也很少能在收集珍品植物方面望其项背?

经过唐代的积累,宋代人对园林植物的了解?认识更为具体和深入?不但各园记载有大量的植物,而且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园林植物专谱?其中一些有较高的植物学价值?

向全国征集园林植物的做法,在宋徽宗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宋徽宗所写《御制艮岳记》等文献记载,宋徽宗在营建艮岳时,不但仿照自然山水叠成各种山岩沟壑,造就许多亭榭楼阁,而且还派官吏到全国各地收集观赏植物和珍奇动物?

宋徽宗从南方等地移来的植物中有枇杷?橙?柚?橘?柑?荔枝?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末莉?含笑等?在这个巨大的皇家苑囿中,造园者别出心裁地开辟专圃种植植物和放养动物?

有植梅万棵,芬芳馥郁的萼绿华堂?人工湖上,凫雁浮泳水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水边还种有大片苍翠蓊郁的竹林?

艮岳西部的药寮,人参?白术?枸杞?菊花?黄精?芎等生长茂盛?仿农舍的西庄,种植有常见的农作物和一些观赏的攀援植物,颇有乡居风味?在蜿蜒的山腰上,密植青松,号为“松岭”?

可以看出,这里的植物安排非常注意模仿自然,但更精练和概括,突出体现了我国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点?其中也包含着建园者对植物生态习性和生理特征的深刻理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