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叶是怎么传到全世界的?

茶叶,另一种让人上瘾的植物,但却没有危害。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熟知茶的生产及加工技术的国家,但由于一直采取限制性贸易,饮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限于中国及其周边一些国家。茶的全球传播,得益于阿拉伯人的中介作用。大约公元850年时,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获得了中国的茶叶。1559年,他们把茶叶经由威尼斯带到了欧洲。

茶叶是怎么传到全世界的?

在当时的欧洲,饮茶当属贵族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价格高昂,只有很少人能喝得起茶。到17世纪初,独具慧眼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准了茶叶贸易的商机。花了整整66年时间,最终取得了与中国人从事茶叶贸易的特许经营权。

此后,东印度公司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4000吨茶叶,但只能用白银购买。当时每吨茶叶的进价只有100英镑,东印度公司的批发价格却高达4000英镑,获得了巨额利润。不过,在英国国内,用于购买中国茶叶的银子却日渐稀少。为筹措白银,东印度公司竟向中国非法输入鸦片,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有趣的是,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同样是茶叶。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人决定在印度引种中国的茶树,自行生产茶叶。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经验丰富的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或许是福琼真的拥有好运气(“福琼”在英文里就是好运的意思),他带回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来8个中国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国内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完全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

茶叶在欧洲的风行,最终导致了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在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成为许多英国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通常用银壶泡上足够的好茶,然后倒入精制的茶杯中慢慢品尝,当然还需要伴以精美的小点心。下午茶时间可以说是一天当中充满温馨、其乐融融和传情达意的美好时光。

我们知道,依靠鸦片等药用商品销售产业的推动,大英帝国雄踞全世界霸权帝国之首,特别是在对华鸦片销售的进程中获利甚巨。

1840年,鸦片为英国带来了75000英镑的收入(约折合今天的38亿美元);

187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910万英镑(约折合今天的220亿美元)。

新近崛起的糖、茶叶、鸦片贸易产业为大英帝国那无坚不摧的海军舰队提供了后援资金,令它们的战斗力得以不断提升。没有印度的鸦片生意,就没有大英帝国的繁荣发展;如果失去了印度,大英帝国在后拿破仑时代的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就此崩溃。

然而,有一件事,英国人很不爽:

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茶叶是中国人把控着的!

乾隆统治时期,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种贸易中,茶叶所占比重最大,自17世纪50年代茶叶被首次引入伦敦之后,英国对茶叶的需求量直线上升。在五十年内,茶叶逐渐取代了咖啡,成为英国社会中的一种时尚饮品。那个时候,大英帝国丝毫没有意识到茶叶一直是中华帝国负责生产的。

至乾隆晚年时,中国1/7的茶叶都出口到了英国。到18世纪末,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英国每年进口的茶叶超过2300万镑。

中国人采摘茶叶、烘焙、混合后,再以一个包含利润的价格卖给英国。中国利用对这种饮品的完全控制,统治了英国人的品位达两个世纪之久。而且,这个国家通常利用这种依赖,对英国持着粗鲁无礼而不合作的态度,随心所欲地对茶叶次品大肆抬价。

于是英国人就担心了:

如果中国本土可以种**、造鸦片,那英国人的鸦片卖谁去?同时,英国人对茶叶完全不懂。也就是说,这生意注定是赔了,将会有大量雪花花的银子(真的是白银啊)流入中国。

其实,早在乾隆年间,大英帝国是做出过努力的。那时我大清朝灰常强大的,英国派出使臣马戛尔尼,按照西方外交流程与礼仪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1793年前后大清朝新闻联播(如果有的话)对此进行了报道。马戛尔尼来与皇帝谈经贸合作,而乾隆皇帝将其作为“番邦使臣前来觐见”,随手送了两个玉如意。双方外交人员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亲切会晤,然后马大人就被打发回国了。

大英帝国很郁闷:大清朝你不按常理出牌嘛~!

于是绅士们觉得要不咱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没错,我们自己种!茶!叶!

然而,大英帝国也很困惑:

红茶和绿茶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树种?

茶叶如何从一种绿色鲜叶变成了饮品?

为什么自家殖民地、印度阿萨姆地区的红茶品质远远不如中国红茶?

印度同胞表示不服:阿萨姆红茶怎么不好了!?

最终,绅士们决定派间谍了解中国茶叶的秘密所在。

这个人的名字叫福钧,是一个著名的“植物猎人”(有关植物猎人的来龙去脉,回头再慢慢讲给大家听)。

福钧潜入了中国。那个时候中国刚刚经过了鸦片战争的折腾,不得已开放了几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然而作为一个“老外”的福钧还是不可能在中国大陆地区随便逛荡。于是他化了妆,装上了辫子,学习中文,并雇佣了两个跟班。

罗伯特·福钧,不知道他装上假辫子穿长衫会什么样子?

第一站:上海-杭州-安徽某地

目标:了解并**绿茶树种

结果:成功

最终结果:失败

福钧装扮成一个官员的模样来到杭州附近的一个绿茶工厂。在这里他观察了绿茶的生产过程,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将影响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大秘密!

中国工人为了让绿茶显得碧绿好看,居然在添加不明染料!!

这种染料后来被他化验并认定是石膏粉(脱水硫酸钙)和普鲁士蓝(亚铁氰化铁)。吃了会怎样呢?轻则恶心反胃,重则不孕不育和终身瘫痪。按照当时英国人饮茶的剂量,喝茶喝残废那是早晚的事儿。

“福钧偷偷从这座工厂里拿走了一些有毒染料……这些东西将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被隆重展出……这次公共展览会意味着这一刻的到来:笼罩在关于茶叶——英国国饮——的神话传说之上的阴影和谜团将被暴露在西方的科技之光下,彻底消散、解除。福钧将揭示那些中国人在无意之中犯下的罪行。这将为英国自行种植、加工茶叶提供无可辩驳的依据。”(引自萨拉·罗斯:《茶叶大盗》, P126~127)

据说这就是英国人再也不喝绿茶的原因

不过也幸亏是最终选择了红茶。否则按照彼时英国下午茶的习惯,茶水里又加糖又加牛奶的。如果是绿茶,不知道会不会成了泻药?(关于糖在英国的历史,请参见西敏司《甜与权力》)

当然,虽然这次探访是成功的,但此次收集的树种因为运输后保存不善,全被收件人玩儿坏了,几乎没有存活。这样一来,制作绿茶的物质基础也就没了。

福钧一定恨死了在印度收件的猪队友。

第二站:福建武夷山

目标:了解红茶和乌龙茶的制作过程

结果:成功

最终结果:成功

福钧运走了诸多绿茶树种之后也没闲着,他继续来到“大红袍”的产地——福建武夷山。在这里收集茶树树种和制茶技术。最终将这里的茶种移植到印度喜马拉雅山麓,与当地阿萨姆红茶嫁接,成为今后一个多世纪英国主要茶叶产地。

之前阿萨姆地区的红茶香气扑鼻,但口感太差,所以除了茶商炒作以为,普通民众很少购买。但自从有了中国红茶的树种,印度一下就成了英国茶叶种植的大本营。所以,就茶文化来说,中国绝对是世界范围内的鼻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