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葡萄树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种植时间

葡萄树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种植葡萄要选在每年的春季进行,具体是三四月份之间。这时的温度基本都稳定了,且葡萄也处在生长季,成活率比较高,后期管理起来也会方便很多。此外,还要注意栽种方法,方法得当才行。

种植方法

1、选取幼苗:种植的葡萄幼苗一定要选根系相对发达,且保存完好的,这样种下之后才能更好的成活,保证后期的生长和结果。选好之后要适当修剪处理,保留三个以上的芽,且要去掉侧根,并消毒。

2、进行种植:种植的方法是很简单的,先将葡萄小苗栽种到土壤中,压实小苗周围的土壤,之后及时浇水一次,并覆盖上塑料膜,控制好湿度,温度,这样的环境利于生长。注意,种下之后要多观察小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没有成活的要及时清理并补栽上。

3、后期管理:只要给与的环境适宜,种下之后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出芽了,等到七八月份,植株长势旺盛,就要及时补肥,肥料选氮肥为主的就行,促使枝叶生长。施肥的时候注意控制好肥料的浓度,还要及时浇水,避免发生肥害。等植株成型后,要及时追施磷钾肥。

种植技术

1、土壤

葡萄树适合在土质疏松、透气保水性、肥沃度高的土壤中生长,可以用腐叶土、田园土、粗砂按照4:3:3的比例配置培养土,也可以用田园土、粗砂、膨化鸡粪按照7:2:1的比例配置。培养土配置好以后就可以将葡萄树种起来,可以盆栽,也可以地栽。

2、光照

葡萄树喜欢在阳光下生长,让葡萄树接受充足的阳光,可以促使葡萄树生长的更好,结出美味的果实。如果缺少阳光,会导致葡萄树生长不良,结出来的果实口感也会大打折扣。不过在夏季时,需要用遮阴网给它防晒,以免被晒伤。

3、水肥

葡萄树栽后每7-10天浇水一次,遇到下大雨注意排水,生长初期浇大水,生长后期浇小水,果实上色期不浇水,采前不能浇小水或是不能在早上浇水。每次浇水的时候追施适量的复合肥,每隔半个月喷一次叶面肥。

4、修剪

为提高坐果率和浆果质量,要及时修剪,每个主蔓留5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1穗果,多余的及时抹去,盛花期剪去穗尖,坐果20天后将小粒果和过密果剪除。

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种葡萄的方法步骤:

1、整地沃土

葡萄喜欢通风良好的沙壤土,因此适合在洪泛区和丘陵沙地种植。为了实现高质量和高产量,肥沃的土壤是关键。土壤深度必须在60 cm以上,土壤有机质在2%以上,这就要求通过结合全园深翻。动物粪便等腐烂的有机肥料和普施发酵的腐烂农作物秸秆,亩量不小于5立方米或1500公斤。

2、挖穴栽植

种植通常在秋季后进行,在上冻前进行,越早越好。根据行间距2至3米,工厂间距为0.5至0.8米,行间距便于机械喷涂。在种植幼苗之前,剪去苗木枯桩,并将长根切成20至30厘米。

然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种植幼苗时,将幼苗的根部分散到周围区域,拉伸根部,然后覆盖土壤,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

3、立架固定

一般采用单栅栏框架,便于通风透光,提高浆果质量,便于田间管理,机械化养殖,喷洒,打顶,收割,养殖,节省人力。架面与地面垂直,形似篱笆,故称篱架,因其架直立,又叫立架。

4、水肥管理

严格把握“成活在水,壮树在肥“的原则,追肥的原则应该遵循“先少后多”的原则。施肥的种类和频率为:6月底前施氮肥(尿素,人畜粪便等),施2次,每亩尿素40公斤。从7月到8月,施用复合肥两次,每亩25公斤。

5、整形修剪

在春天,留下两个强壮的芽,其余的剪掉。当新芽长到13至15片叶子时,心脏顶部,次级尖端留下1或2个,次级尖端重复留下2至3片叶子。同时,有必要及时去除卷须,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消耗和过度滥爬。还要及时把新梢绑到铁丝上,力求均匀分布并合理占用空间。

葡萄种植的套袋管理:

在葡萄开始坐果后,进行套袋可以使果实能够更好的生长。一般葡萄果实套袋应该选用经过注册的专用纸袋,同时还要根据葡萄种植地的光照强度和果实颜色进行进一步选择。在套袋前除了要喷洒一些杀菌的药剂,还要将进行疏果,将生长的畸形果、病弱果摘除。

之后用铁丝将纸袋口系在结果枝上扎紧。一般在果实快要成熟前半个月左右进行摘袋,在果实着色期间温差较大的地区需要适当的延迟摘袋,在摘袋前应当先将袋底打开,经过一星期左右的的时间再将纸袋全部摘除。

葡萄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如下:

1、整地沃土

(1)葡萄喜通风良好的沙壤土,适合在洪泛区和丘陵沙地种植。

(2)为实现葡萄高产,要求土壤肥沃,深度在60cm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因此可结合全园深翻施入动物粪便等腐烂的有机肥料以及普施发酵的腐烂农作物秸秆,亩施量应不小于5立方米或1500kg。

2、栽植

(1)时间:一般在秋季后,上冻前种植,越早越好。

(2)种植前处理:种植前,剪去苗木枯桩,并将长根切成20-30cm,然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3)种植方法:种植幼苗时,应将幼苗的根分散至周围的区域,拉伸根部,然后覆盖土壤,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接着浇1次透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立架固定

(1)一般采用单栅栏框架,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提高浆果质量、便于田间管理、机械化养殖、喷洒、打顶、收割、养殖以及节省人力。

(2)每行1个架面,架高根据行距而定,行距2米时,架高1.2-1.5m,框架高度1.5-1.8m。而间距3m,框架高度约为2m。

(3)在该行中,每隔6m放1根柱子,在柱子上,每隔50cm拉1根水平不锈钢丝。柱子一般是带有钢筋的长方体形水泥,其地下部分不能小于40cm。

4、水肥管理

(1)6月底前施尿素、人畜粪便等氮肥,共施2次,每亩施尿素40kg。

(2)7-8月亩施复合肥25kg,共施2次。

(3)9-10月主要施有机肥,每亩3立方米,复合肥100kg加5kg钙、硼、锌微肥,并结合使用杀虫杀菌剂,外部追肥3-5次,喷洒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

(4)在早期和干旱期,及时浇水,减少后期浇水,雨季注意排水,并随时清除杂草,一般不要使用除草剂,防治喷洒在叶子上,可人工拔草。

5、整形修剪

(1)春天,保留2个强壮的芽,其余的剪掉。

(2)当新芽长至13-15片叶时,在次级尖端留下2-3片叶子,及时去除卷须,防止消耗营养物质以及过度滥爬。及时将新梢绑到铁丝上,均匀分布,合理布置占用空间,不可系太紧,防止勒伤新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