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能源紧张和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不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相适应。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配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力争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探索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发展草食家畜。
过去,除少部分玉米秸秆被利用于牲畜饲草外,大部分被群众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何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终把秸秆养畜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首选途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培植典型和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推动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草食畜禽具有少与人类争粮食,将人类不可食植物产品秸秆、牧草等转化成人类可食动物性产品,既满足人们膳食的需要又能减轻粮食生产压力。每生产1t粮食将会有1t秸秆产生,为科学配置资源,以畜产品单位计算应当保持耗粮型猪禽产品与草食畜禽产品的比重为1:1。
(二)、利用畜禽粪便开发新能源
近几年来,上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扶持引导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开展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开发利用。沼液、沼渣追施农田,沼气用来做饭、照明、发电。通过在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或通过畜禽粪便的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既生成了新的能源,又减少了面源污染,净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又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肥源,减少化肥施用量,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三)、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猪
生态环保养猪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生物制剂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微生物完全发酵,迅速降解、消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殖环节消纳污染物,实现零排放,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可节省劳力30%-50%,节省用水75%-90%,节省饲料10%-15%,减少用药,死亡率降低4%,育肥猪可提前10天-15天出栏,每头新增效益100元以上,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四) 提高畜禽出栏率,加快改良品种速度
我国猪的肉料比3:1,说明我国单位畜产品耗能还很高,应引进外国品种进行改良,提高饲料转化率。中国黄牛、绵羊出栏率低、出栏体重小、生产周期长、单位生产效率不高,应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改良,降低用于维持的能量、蛋白消耗,探索经济实用的杂交模式提高生长速度,推动种畜禽和商品畜禽的分级管理、分场饲养,提高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 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推进秸秆利用工业化进程
科学的饲料配方是提高畜禽饲料转化率的关键,所以应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提高配合饲料、全价饲料的使用范围。我国秸秆资源尚处于初级开发加工阶段,秸秆处理尚未实现工业化,靠一家一户对秸秆青贮、氨化和微化,处理过程浪费多,处理效果不显著,亟待推进秸秆处理工业化进程,提高秸秆利用率和转化率。
(六) 提高兽医卫生水平,减少畜禽死亡
兽医卫生工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猪为例九五期间死亡率是8%,按全国出栏5.92亿头汁算,死亡约4796万头,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死就是多养,所以要提高兽医卫生水平,加强防疫工作,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减少畜禽死亡,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七)农产饲养方式有助于建立循环型畜牧业模式
在我国除规模饲养外,农产小规模饲养有利于就地取材,构不成工业饲料原料的薯藤、草叶、酒糟等非常饲料的使用能大大节约饲料粮。据我县山区调查表明,大量青粗饲料算不上全所,但能满足畜禽生长育肥85%的蛋白、60%的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的大部和全部,仅用规模养猪一半左右的饲料粮,其肉食安全性较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能够实现“畜—肥—粮”循环型畜牧业模式,资源充分利用,种草养畜、果园养鸡、粮田养鹅等模式可以推广。但要解决标准化、卫生质量的问题。
(八)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农牧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成为可能,但粪污已成为新的重要的污染源,我县年产各类畜禽类约200万t,相当于5万t复合肥。由于使用配合饲料,各种重金属对土体造成严重污染,污水造成水富营养化,往往难以恢复,其患无穷。因此,做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用于还田,减少化肥投入,改变我国耕地有机质不足1%的局面,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农牧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生态型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及实现思路
近年来,各地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从传统的家庭副业转变为农业经济中产业化、市场化特征最突出和充满活力的产业。但是,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现出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 畜禽排泄物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理,造成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小规模、分散饲养的技术普遍落后,导致畜牧业效益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布局缺乏科学的论证,致使一些养殖场大量浪费土地、水、电资源等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节约型畜牧业发展理念
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循环型畜牧业依靠减少投入以及节约消耗,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畜禽排泄物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但是,自从化肥出现后, 畜禽排泄物作为农家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基本丧失。畜禽粪便大量流失或随意倾倒,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推动 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对农业种植业生产也大有好处。
实现高效低耗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产前的养殖场地规划,还是产中的节约用水、改善饲料结构、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甚至是产后的物流成本控制,都应该以最经济的消耗换取最高效的回报。因此,节能、节水、节料、节地都是建设节约型畜牧业的重要内容。
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研究,围绕节约型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关键技术,组织科技人员,加大攻关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满足节约型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二)探索节约型畜牧业经营模式
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模式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考虑较少。建设节约型畜牧业,就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工作。
1.物耗节约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减少能源、淡水、饲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消耗,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如在奶牛场和猪场应用自动饮水器,在家禽养殖场应用乳头饮水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在饲养环节上,应用先进技术合理搭配营养,改良饲料配方,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
2.资源循环型。是指在大农业生产中,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殖排泄物综合处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如 畜禽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通过发酵处理,把畜禽排泄物制成有机肥,可以用于牧草和其他秸秆作物生产。而牧草和作物秸秆通过加工,又可以成为畜禽养殖业的饲料。这样,就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形成了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3.空间拓展型。是指在畜禽养殖业发展上,把平面发展和立体发展结合起来,改变原有仅在平面发展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林地、果园、茶园和桑园,拓展发展空间。如猪、鸡--色结合,按照鱼塘所能承受的比例,把猪、鸡舍建在鱼塘上面,使猪、鸡的排泄物成为鱼饲料。一方面节省了猪、鸡场的建设用地,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养鱼的饲料成本。
4.环保生态型。是指在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治理上,把治理污染与能源开发结合起来,利用沼气治污工程制造沼气,用来发电和供热。既解决了养殖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又为养殖业提供发电保温的环保能源。
(三)节约型畜牧业的实现途径
1.确立草食型畜牧业主导地位。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特别是草食型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如法国以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占耕地面积60%以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0%的土地种植牧草。草食型畜牧业的特点是饲料和饲养成本低、产品销路好、市场稳定,深加工产业链长。
2.推进畜牧业良种工程。在畜牧业现代化中,品种良种化是重要环节之一。优良的畜禽品种,通常都具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抗病虫害能力、节约劳动成本等多方面作用。建设节约型畜牧业必须提高良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能力,必须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只有这样,才能以最低的消耗实现最好的效益。
3.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现代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应尽快实施生产方式转变战略。坚持"发展和创新"并重的原则,在大力加强专业化养殖小区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小区经营管理制度创新,鼓励支持畜禽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
4.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畜牧业资源利用价值。要提高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加大畜牧业和畜产品开发科技攻关力度,强化畜牧业高精尖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引进和创新"并重的原则,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
猪坚强可能即将走完生命历程,养猪有什么注意事项?养猪的话可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养猪的时候一定要喂他吃那些完全煮熟的食物,因为如果不是煮熟的食物的话,那么猪可能会发生拉肚子的情况,因为猪和人一样都不能够吃那些不熟的食物,导致他们的肠胃不好,肠胃不好,一旦拉肚子的话,他们就会很快的瘦下去,还有就是我也相信一定要很好养猪的,环境也是要很好的及时的处理,都拉下的粪便以及尿液那些东西,还要保持通风情况,因为通风不好的话也会导致出生并注意在生病的话就肥不起来了,所以说养猪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细菌感染是猪的卫生要处理好,如果不处理好猪的环境卫生的话,这样会导致猪感染细菌,那么这样子的话猪就会很容易瘦,瘦了之后就很难肥肥了,那么这样的话就很难把这条猪给养起来了,还有就是一定要通风,东风就是避免了他们细菌感染这个时间的发生,还有时间要把猪给赶出来遛达遛达,因为让它们见见阳光,对于它们的生长也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换个环境养猪呢,在同一个地方里面养了大概有半年左右吧,就要给置换一个环境了,因为这个环境养久了之后就会产生细菌,即使你的卫生打理的再好,那么也是会感染。细菌的,那么换一个全新的环境的话,那么就没有细菌了,就可以继续的养猪了。
总的来说,所以说养猪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时注意这些注意事项的话,就会导致猪死亡或者说猪生病,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猪的体重下降,那么这条猪养到最后还是没有多重,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