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竹的种植栽培方法有哪些
佛肚竹也叫做结头竹、佛竹、葫芦竹,佛肚竹是一种禾本科簕竹,分布于中国广东省。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佛肚竹要怎么 种植 。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佛肚竹种植栽培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佛肚竹的种植技术
繁殖方式
采用分株繁殖法。多在秋季挖取部分植株,然后分栽。北方只能在温室盆栽或在种植槽内种植,如各种竹子排列栽植,种植槽中应作砖隔墙,以防地下茎串通使种类混杂。佛肚竹应每年2月份进行换土和分株种植。选用微酸性的土质,以疏松腐叶土和肥沃的矿质土混合使用为好。换土时要把旧土和老根除去在部份,才易长出新根。要选用浅盆种植,控制根部速长,使出土的竹笋相应向上慢长,横向增粗。夏季 雨水 调匀,盆竹水分适应,出土的笋多数节短、腹肚大。秋末天气干旱,盆竹水分不足,出笋才节长、腹平。越冬温度不得低于5℃,要保持盆土相对湿润,经常用清水喷洒叶片。生长期内,每半月施一次腐熟液肥和磷、钾肥,促进竹笋健壮和佛肚的形成。
分株或扦插法繁殖,新老株成丛状生长,于每年3~5月间,气温回升,新笋萌发前将大丛中1~2年生的嫩秆,从基部带蔸砍下,浸水1昼夜,使竹秆吸足水分,剪去大部分叶片,种后即可成活,当年或翌年可供观赏并萌发出新笋。扦插于春季3月中下旬,用1~2年生嫩竹秆在粗壮主侧枝或次生枝作插穗,每穗保留3个节芽,剪去叶片或上部留少许叶片,带节插入湿沙床内。经常喷雾保湿,约1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可移入圃地培育,翌年供上盆或3~4年生出圃供露地栽植。1次育苗,可以多年产苗,在每次起苗时留下少许根蔸,翌年即可萌发成新丛,又可分株出圃种植。
栽培方法
准备工作
1、基质的准备:佛肚竹基质以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宜,常用的基质有:(1)沙质壤土(加适量腐熟基肥);(2)草皮泥(火烧土)+农田表土(1:1);(3)农田表土+河沙+适量腐熟基肥(4:2:1)。
2、装育苗袋:将配制好的基质用辛硫磷加地菌散消毒,然后装入8cmx12cm的育苗袋内,整齐排列备用(袋内基质以浇透水后达九分满为宜)。
采集种枝
选2年以上生母竹,将母竹上带有气根的竹枝从基部带根剥离,采枝后的母竹仍可作绿化或工艺用。注意保持竹枝基部完整,不开裂,并保持气根完好。将竹枝带叶部分剪去,只留基部以上约20cm,将所采集到的竹枝放在清水中泡浸24小时后捞出清洗,以备扦插用(注意:泡浸用水不能用含氯的自来水)。
种枝扦插
将泡浸后的种枝扦插到育苗袋中,扦插深度以5cm为宜,扦插后即浇透水并用75%的遮光网覆盖。
管理养护
本法春夏秋冬均可实施,但冬春两季应用农用薄膜覆盖,确保温度在18℃以上,湿度在80%以上,育苗袋内基质保持湿润,夏秋两季每天早中晚浇3次水,经过约25--30天,即可萌发新根(从气根发育而来),这时可施一次较淡的腐熟有机肥,此后每隔25天施一次肥(N:K=1:1),待有根长出育苗袋并抽生两次叶子后即可出苗,但出苗前应有10天左右的炼苗期(逐步减少遮光及浇水次数直至全日光照)。
节短肚大
在新竹抽出,竹笋刚露出土面时,即应控制浇水,抑制其生长,在盆土较干燥,竹叶轻度萎蔫时,可先在叶面喷水,约1小时后再浇透水,反复数次,待新竹长到40厘米左右,竹节基本定型时,恢复正常浇水。
剥笋箨:当竹笋长到25厘米高时,把基部的箨剥1-2个,以后每周再剥1个,剥箨可使侧枝生长,促佛肚竹矮化,节间变短变粗。
打尖:待竹子长到一定高度时,把竹笋顶端剪除5-6厘米,使植株结顶,侧枝生长,待侧枝达到一定的长度时,也要除去梢尖。
病虫防治
常发生的病害有锈病和黑痣病
防治方法: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黑痣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易发生的害虫有介壳虫、竹蝗
介壳虫防治方法:
1、在若虫期喷洒灭害灵,并加入适量煤油,喷虫体有封闭窒息的作用。
2、喷洒洗衣粉水溶液。方法是先将洗衣粉按1:100的比例溶于水中,搅匀后放置6小时,再加入40%氧化乐果乳油剂或敌敌畏乳剂,按1:1500倍稀释后及时喷洒,连喷2-3次.喷洒2-3天后,应用清水将全株淋洗干净。
也可以用60度白酒,按1:2对水,在春季介壳虫开始活动时浇灌。4片浇1次,以后每15天浇1次,连续浇8-9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他方法参见苏铁病虫害防治部分。
竹蝗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
佛肚竹的特征
竿二型:正常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略下弯,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圆柱形,长30-35厘米,幼时无白蜡粉,光滑无毛,下部略微肿胀;竿下部各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基部第一、二节上还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三、四节开始,各节具1-3枝,其枝上的小枝有时短缩为软刺,竿中上部各节为数至多枝簇生,其中有3枝较为粗长。畸形竿通常高25-50厘米,直径1-2厘米,节间短缩而其基部肿胀,呈瓶状,长2-3厘米;竿下部各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带;分枝习性稍高,且常为单枝,均无刺,其节间稍短缩而明显肿胀。箨鞘早落,背面完全无毛,干时纵肋显著隆起,先端为近于对称的宽拱形或近截形;箨耳不相等,边缘具弯曲繸毛,大耳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宽5-6毫米,小耳卵形,宽3-5毫米;箨舌高0.5-1毫米,边缘被极短的细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或外展,易脱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稍作心形收窄,其宽度稍窄于箨鞘之先端。叶鞘无毛;叶耳卵形或镰刀形,边缘具数条波曲繸毛;叶舌极矮,近截形,边缘被极短细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状披针形,稍扁,长3-4厘米;先出叶宽卵形,长2.5-3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先端钝;具芽苞片1或2片,狭卵形,长约4-5毫米,13-15脉,先端急尖;小穗含两性小花6-8朵,其中基部1或2朵和顶生2或3朵小花常为不孕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2-3毫米,顶端膨大呈杯状,其边缘被短纤毛,颖常无或仅1片,卵状椭圆形,长6.5-8毫米,具15-17脉,先端急尖;外稃无毛,卵状椭圆形,长约9-11毫米,具19-21脉,脉间具小横脉,先端急尖;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脊,脊近顶端处被短纤毛,脊间与脊外两侧均各具4脉,先端渐尖,顶端具一小簇白色柔毛;鳞被3,长约2毫米,边缘上部被长纤毛,前方两片形状稍不对称,后方1片宽椭圆形;花丝细长,花药**,长6毫米,先端钝;子房具柄,宽卵形,长1-1.2毫米,顶端增厚而被毛,花柱极短,被毛,柱头3分,长约6毫米,羽毛状。颖果未见。
佛肚竹的价值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地的气温差异较大,适宜栽培的竹种各有不同,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
佛肚竹的盆景制作
用佛肚竹制作盆景,多采用丛林式,以表现竹林的自然风韵,但也有用一株或两株佛肚竹来制作盆景的。如将两株佛肚竹栽于一?个盆中,应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高一低、一直一斜,直立株一般要高、大、粗,斜株一般应小、细、低,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如两株大小相近,而且又都是直立的,这种盆景情趣较差。
制作丛林式佛肚竹盆景,根据盆钵大小,一般用5、7、9株合栽于一盆。以5株为例,根据植株大小,将其编为第1、2、3、4、5号,制作时,常以第1、3、4号为组,作为盆景的主体;第2、5号为一组,作为盆景的客体,起衬托作用,两组之间并要留有适当的距离。
丛林式佛肚竹盆景以用较浅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紫砂盆为好,釉陶盆次之。如在其中放置一些大小比例适当、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熊猫等摆件,会使盆景更添诗情画意。如在盆钵中栽种2?3株高低不一的佛肚竹,再在盆钵适当位置摆上玲珑剔透的山石,即成为一幅造型优美的立体 国画 《竹石图》。
猜你喜欢:
1. 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
2. 胧月怎么养
3. 竹文化论文
4. 凤尾竹怎么养
5. 竹子的分类有哪些
竹节草是一种易活好养的水草,连竹节草你都养不好,那么你一定想知道原因是什么吧?
前几天,我把我爆缸的竹节草和少量的红丝青叶水草尝试着包装发货送给了三位鱼友,这是我第一次送水草给鱼友。
收到水草后,鱼友给我反馈,说是状态都还可以,我也感到很欣慰。毕竟水草邮寄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我真没有相关的条件和经验。现在有经验了,以后我的鱼缸水草再爆缸我就可以邮寄送鱼友了,当然,顺丰快递的运费我就不能再帮出了,因为我不是有钱人。
很多鱼友都说我的竹节草养得很好,都向我咨询我是怎么养竹节草的?我也很奇怪,养不好竹节草的鱼友还不少,针对这情况,我想着与其反复地在评论区回复和私信回复,不如直接写一些经验分享一下,因此,就有了这篇图文!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帮到想养竹节草朋友们。
想养好竹节草,就要了解竹节草!
首先要说明一下,我鱼缸里养的和在这里说的竹节草都是"印度竹节草",我就简称为竹节草。竹节草原产印度,因其形状似竹节而得名,属于阴性水草。大家都知道,阴性水草对水质、水温、光照以及二氧化碳的要求都不高,是相对来说好养的水草,竹节草就是阴性水草,就是好养的水草。
虽然竹节草好养,但是不等于随便养就随便活,还能状态爆棚。我们养竹节草还是需要注意一些技巧的,下面我就简单聊聊养竹节草的重点方面。
1、竹节草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动选择,就算是竹节草卖家有很多,我们也都是只能是看草的外形去选。竹节草的大小和粗壮程度不同,理论上选择粗壮的,选择节之间较长的,选择有根茎的,这样的竹节草更容易成活。
因为竹节草易断,所以长度不用担心,不会影响种植。注意不要选叶片发黄,枝径枯萎的就可以。
2、竹节草的栽种
从理论上来说,竹节草需要定植在基床上,不一定非要水草泥,哪怕是普通的石头,沉木都可以,只要有个附着物,就可以种。
但是,竹节草其实漂浮在水中也能活,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去种植在基床里。当然,想要养得更好,吸收基床里的肥力无疑比水中得更快。所以,竹节草还是栽种在水草泥或是底砂里最好,注意不要栽太深,因为竹节草的"竹节"在底砂里很容易腐坏。
竹节草正确的种植方法是:先浅一点种植,水位低一些,后期长出根系再加高水位,这样就不会飘起来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种容易飘起来的水草,比如爬地矮珍珠。)
3、竹节草的光照
任何绿色植物都需要光照,同样,想要竹节草长得好,那么适当地光照还是需要的。假如有太阳光肯定是最好的,没有太阳光就用灯光也可以。
不过要注意:适当的阳光,不能直接长期照射,否则竹节草的颜色会从翠绿变得发黄,影响美观。如果是灯光,那么每天开灯6个小时就够了。
4、竹节草的水温
栽竹节草的水温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很多朋友往往忽视掉,为什么呢?因为竹节草可以在水温在10摄氏度到32摄氏度之间生活,而竹节草的脆弱程度和水温密切相关。
我养了这么久的竹节草,有个现象,竹节草在30摄氏度“高温”时生长旺盛,且不易折断。注意,这个水温下,本身极易断枝的竹节草却不容易折断,同时生长得很快,因此,竹节草最适宜的是“高温”下栽种。
那么问题来了,通常我们养竹节草的同时,可能还养着其它水草,甚至是很多的鱼虾。而30摄氏度的“高温”是不适于其它水草或是鱼虾等其它生物的,所以,想养好竹节草,稍微高一些的水温,兼顾其它生物的生活温度才合理。我通常是冬天28摄氏度,夏天26摄氏度。
5、竹节草的水质
竹节草的水质要求宽泛,弱酸和弱碱性水质都可以,软硬水都行,不过我的经验是:在偏酸性的硬水中养会更好一点点。
这个水质因为地域不同,会有所差别。通常来说,南方水质偏酸偏软,北方反之,所以根据当地实际水质情况来合理调配。比如我在云南昆明,水质属于偏酸的硬水,正合适,不过,因为我养竹节草通常都同时养孔雀鱼,而孔雀鱼喜欢偏碱性水,因此,我在鱼缸里或是过滤系统里放一些珊瑚骨来调节。
6、竹节草的施肥和二氧化碳问题
竹节草要不要施肥?要不要二氧化碳?这两个问题很多朋友问。我的回答都是一致的:要!但不是必需的,我就没有刻意施肥,更没有往鱼缸加二氧化碳。
竹节草有施肥和适当加二氧化碳一定会更好,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在鱼缸里养竹节草,如果有鱼虾在缸里,就不需要我们刻意去施肥,鱼虾生活产生的排泄物就足够竹节草生长的需要了,同样,二氧化碳也有这些生物提供。
7、养竹节草的注意事项
养竹节草要注意的地方和竹节草的易断性相关。
首先是养竹节草的时候不能同时养大型、活波型的鱼。竹节草的枝茎虽然纤细,但是“占用”水体空间却很宽广,所以很快就能长很多,对于小型的温顺鱼类来说都不一定是好事,何况大型鱼。体型大一点的鱼很容易就会导致竹节草断枝,所以不要养在一起。
其次是养竹节草不要有大水流冲击。同样是由于竹节草容易断枝,所以大一些的水流会冲断并将竹节草聚集在你鱼缸的某一个角落。虽然竹节草能长,但是却被水流影响了不能扎根或是长出气根来,这样也养不好竹节草。
总结:
竹节草的翠绿色是非常讨喜的,如果鱼缸里有一簇竹节草,就能带来一片绿荫的遮蔽,小型的观赏鱼在其中能够和谐相处,是一道特殊的景观,也是很多鱼友都想要的。
竹节草的脆弱是绕不开的事实,虽然提高一些水温不易断,但是却影响整个鱼缸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养竹节草时一定要时刻记得竹节草很脆弱,容易断枝。避免同缸养大鱼,尽量减小水流,那么适当的光照就能轻松养好,进而爆缸。像我60/40/40尺寸的鱼缸,爆缸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