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的生长习性
幼苗期
白莲有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种藕繁殖(无性繁殖)两种方法,但主要采用种藕无性繁殖,其生长发育过程要经历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和越冬休眠期。
这一时期自清明前后移栽种藕,顶芽萌发或种子播种萌发长出钱叶、浮叶,至莲株开始出现立叶止。这一时期的长短与气温有较大的关系,移栽后气温稳定,受倒春寒影响小,则历时短,反之则长。此外还与繁殖方法有关。
采用种子播种的实生苗,随着地下茎的生长,其节上陆续长出浮叶,在出现4-6片浮叶后便开始出现立叶,进入成苗期。实生苗自催芽后播种到立叶抽生的幼苗期需30-40天。实生苗幼苗期的主要特点是幼苗前期生长所需的营养主要靠种子内贮存的养分供给,因此生长缓慢而瘦弱,故易受寒潮影响。
用种藕繁殖的无性苗,清明前后移栽,萌芽时叶芽向上生长,并长出几片浮叶,然后种藕先端的顶芽向前生长成走鞭,生长2-3节,长出2-3片浮叶后开始抽生立叶,标志着其生长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一般为20-30天。不同的品种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太空莲二号品种为18天,太空莲一号和三号品种则在20天以上。
无性系苗在幼苗期生长势较强,生长速度快,可较早进入开花结果的生殖阶段,有利于白莲产量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植株没有进入旺盛生长,根系不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在栽培上要求施足基肥,加强早期管理,促进莲株早生快发,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成苗期
从莲苗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止为成苗期。在成苗期白莲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同步生长,速度较快,3-6天地下茎延长一节,气温高所需时间短。据观察广昌白花莲品种在盛夏7月间只需3-4天,地下茎便生长一节。在地下茎延长的同时,叶芽不断分化并抽出叶片,同时在节上发生分枝,如此,白莲的地下茎就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树状结构。地下茎的节部向下长根,向上抽叶,叶片刚出水时,两侧沿地下茎前进的方向内卷成梭状。出水后慢慢松开,叶片增大,最后展平成圆盾形,通常叶片露尖至完全展开需要4-6天。当莲叶出水2-3天后,位于该节位上的花蕾便露出水面。一般地下茎上长出2-4片立叶便开始出现花蕾,这时植株便进入下一个时期——花果期。
花果期
从植株开始现蕾到出现终止叶止为花果期。莲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自5月中旬至10月初历时90-140天,其长短主要因品种而异。
白莲的花果期可分为始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花蓬期和莲蓬后期。一般情况下,始蕾期为5月中旬至5月下旬,莲株开始花芽分化并抽生花蕾。始花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这时莲田花蕾开始开放,一般每亩大田约有60-100朵花开放,约占总数的10-15%。盛花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或8月初,这段时间,莲田花蕾大量盛开,约占总开花数的70%。花蓬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这时期有大量莲蓬成熟,约占总数的70%,但仍有一些花朵盛开,约占总数的15-20%。莲蓬后期为8月底至9月底或10月初,这时期基本没有或仅有少量花朵开放,莲田大量莲蓬已经采完,仅留后期成熟的莲蓬,约占总数的15-20%。
成藕期
从终止叶的出现到地上部分莲叶枯萎止为成藕期。这一时期莲的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株体内营养的流向由地上部分转入地下部分,最后长出一片较小而厚,背面微红,叶柄向前弯的终止叶,一般在9月中旬前后出现终止叶。终止叶的出现标志着当年已不再长新叶,而转入结藕阶段。此时地下茎的先端逐渐增粗肥大,积累和贮藏丰富的营养,形成肥大的地下茎,这就是藕。一般藕的形成需要20天左右。
成藕期的特点是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的转化加速,地下茎增粗肥大。成藕期的管理要求浅水灌溉,提高土温,加速藕的形成。
越冬期
自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地下藕形成,直到翌春叶芽、顶芽开始萌发止为越冬期,也叫休眠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
越冬期的特点是原来的植株除了新形成的藕外,其它部分均已枯死,藕处于休眠状态,在泥中越冬,生命活动微弱。此时留种田要保持泥皮水层,以利种藕安全越冬。
中国白莲之乡的广昌县
提高产量的方法如下:
选用发标优势性强的籽白莲品种。
莲田要选择土质肥沃,田间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松疏,水源充足,有利于莲鞭的走带跑标。
这类莲田无论是前茬藕带产量和后茬籽白莲产量都较高,鱼池(塘)、湖田肥力充足,产量更高。
还可利用浅湖滩、沟、渠、港肥沃的地方栽植籽白莲专门生产藕带效果更佳。
采收藕带的座蔸莲田冬季不能断水,否则,田间干裂,淤泥层晒硬,第二年不但不利于藕带的抽起,还影响莲藕跑标,生长速度也_,更重要的是无法采收藕带。
此外,还要防止人畜下田危害,荷杆让其自然干枯,禁止砍杆和扯杆,以免水灌入地下茎引起烂种。
藕带吃法多种多样,烹法五花八门,炒、拌、煎、蒸、炸、熘皆可。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荤素皆宜。最为有名的是清炒藕带和酸辣藕带这两道菜,但不管怎么吃,味道都是绝佳的。斜刀切成细长的段,烈火烹油放入红辣椒丝,翻炒片刻即可。成菜的藕带细脆无筋,清香浓郁,嫩、雅、朴、鲜、香、辣、爽,怎么形容它都不过分。
中国白莲之乡-江西广昌县,广昌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白莲之乡,全县白莲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有百里莲花带景观,中国白莲种植面积最广的地方。广昌白莲的种植历史从文字记载来看,已有1300多年,实际开始种莲的历史当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惜乎已无文字可考。1995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广昌县被命名为“中国通芯白莲之乡”。1999年4月,在《人民日报》推出的“中国特色之乡”大型宣传活动中,广昌县又被授予“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称号。
广昌白莲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去皮、通心、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远销海外。药用广泛更是众所周知,成为和茶树菇相同畅销的特色产品。白莲是广昌县的传统优势产品,全县95%以上的农户种植。大部分分布于广昌县和石城县交界的地方——驿前镇。而驿前镇最多最漂亮的白莲就要数姚西村了。因此,姚西村又被称为——莲花第一村。更有着第二个庐山的美称。
据明正德《建昌府志》和清同治《广昌县志》记载:“白莲池在县西南五十里,唐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居人曾延种红莲,其中数载变为白,于白莲中得金范观音像,后一年,白
莲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
“惠安寺在兴城乡,唐仪凤年间,居人曾延种红莲,数载忽变为白,延舍田为寺,后数年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
“白莲池在县惠安寺禅院之东,唐仪凤年间,居人曾延种红莲,数载忽变为白,花瓣中得金范观音像,延乃舍宅为寺,后数年又变为碧。宋熙宁间,长老智侬重修院寺,池中后产瑞莲花,因建堂于池上,以表其瑞”。(明正德《建昌府志》)
广昌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莲乡”。据考证,广昌“莲乡”雅号是这样来的: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县令谢觉之在白莲池旁建“莲香堂”。相传,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莲花生日,县太爷邀请乡贤墨客,坐在依山傍水、造型别致的亭台水阁里,透过漏窗,居高临下,观赏莲田景色,作诗抒怀
。有诗为证“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凤”。后“莲香堂”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代相沿。在民间口语中“香”与“乡”谐音,以后民间就有称广昌为“莲乡”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断有报刊、杂志将广昌称为“莲乡”,其中最权威的要数《中国经济名都、名乡、名号》一书(中国发展出版社马洪主编)。1994年,广昌县在全国地方名特优产品命名大会上荣摘“中国白莲之乡”的桂冠。 白莲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及棉子糖等,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于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达百分之六十二,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十六,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桂气、强筋骨,利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将莲子“捣碎和米作粥饮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珍宝。莲子是栽莲的主要收获物,莲惠(莲心)、莲须(雄心)、藕节、荷叶、荷蒂、花棕、莲花、藕(藕鞭)等均可入药。莲、藕、荷校都可作桌上佳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