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鱼水质怎么改善

鱼池水质改善方法:

养鱼水质怎么改善

1、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将氨,硝酸盐消除。包括加强物理过滤,尽量把食物粪便残骸过滤掉,定期洗棉,这样能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

2、减少或降低有机物来源。包括减少鱼的饲养密度,减少喂食。勤换水。

3、光照要适当。小球藻在强光会发色强烈的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在加上照明时间过长,一定会爆发绿水。尤其是鱼池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

治标方法:

1、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

2、用凝结剂:把浮游性的藻类凝结过滤掉,不推荐使用,过多对鱼有害。

3、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

4、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

5、用除藻剂:虽然可以除藻,但不建议使用,因为这是一种药剂,对鱼对草都有害。

6、抑制生长:可以减少光照,减少喂食,加强换水,比较安全,缺点是时间会比较长。

在养成期,应维持养殖环境稳定,确保水质符合安全生产水质条件。通常情况下水位应维持一定水平,当水质状况如水色、理化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时,可采取换水或使用化学药剂的方式,调节水体pH、氨氮、硫化物、溶解氧、透明度和重金属等。通过水色观察和计数,可粗略判断单胞藻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合适。水不够肥时,可在养殖池中加入适量肥料以促进单胞藻的生长。

养殖前期应逐渐向池塘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可通过换水调节水温。应防止大排大灌,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交换水体。可使用石灰调节水体pH,使用沸石粉吸附有害物质,使用有益微生物改良水质,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阴天及雨前雨后,及时开动增氧机,防止生物因缺氧而发生的浮头现象。

日常管理中要坚持每日对养殖场进行巡察,以便对其内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观察内容主要是水质情况以及水生生物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如发现生长不良或病态,必须迅速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每天的巡视情况要记录存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