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丹参
1、分根繁殖:四川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厘米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在11月收获时选种栽植。按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栽,穴深3-4厘米,施猪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厘米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厘米左右。据生产实践,用根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
2、扦插繁殖:华北、江浙地区多采用扦插繁殖。一般华北于6-7月,江、浙于4-5月,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在已作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浅沟,然后将插条顺沟斜插,插条埋土6厘米。扦插后要进行浇水、遮荫。待再生根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间。也有的将劈下带根的株条直接栽种,注意浇水,也能成活。
3、种子繁植:①育苗移植:北京地区于3月,进行条播,覆土0.3厘米,播后浇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左右出苗;江浙地区于6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后立即播种,复土以盖上种子为度,播后盖草保湿,10月移植于大田。②直播:华北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法,每穴播种子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如遇干旱。播前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定苗。
丹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把丹参放在空气流通性好、土壤养分充足、周围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将温度把控在18℃左右,种植土壤要呈中性或者微酸性,一般种植第一年不产新,在第二年的10月至11月期间产新;种植一亩的成本在6000元左右;种植的收益在8800元左右。
1、种植环境
丹参喜欢在气温比较温暖、光照比较舒适、空气流通性好、土壤养分充足、周围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合种植的气温在18℃,种植的湿度要在80%左右,适合在中性或者微酸性泥土上生长,并且土壤要疏松透气。
2、种植周期
在丹参种植技术及亩收益中,丹参播种时间在每年的3月、4月、6月、7月、8月份,产新一般在10月至11月期间,生长周期为一年,繁殖方法一般用播种和根茎方法;适合在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微、合肥等地种植。
3、种植成本
一亩地的租金需要500元,一亩丹参的种子费需要500元,加上水电费1000元、农药肥料费1000元,共计成本3000元,第一年不产新,所以第二年的成本是人工采集费500元,加上租金费、水电费、农药肥料费等,两年共计成本6000元。
4、种植收益市场上的价格平均在11元/斤,一亩丹参能产出800斤,可以获得8800元收益,植株的纯利润大概在2800元左右;目前市面上对丹参需求已经趋近饱和,因为种植的人实在太多,小规模不建议种植。
丹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选地、整地、扦插、分根、管理。
一、选地
种植丹参的地势要向阳,且排水要方便,土壤要深厚、肥沃、疏松,这样更利于根系的伸长发育。如果土壤较为黏重,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话,这样的种植地很不利于丹参的生长。
二、整地
它是深根多年生植物,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可亩施5000kg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50kg,或者是20kg的磷酸二铵。并深翻30-40cm,这样对它扎根有利。
整地后要作畦,北方是作1.5-2m宽的平畦,南方地区的话,则是作15-20cm高的高畦。在种植地的四周还要挖好排水孔,以免水分积存。
三、扦插
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枝条,每段长度在13-16cm左右,下端的切口应靠近茎节部位,切口为马蹄形。把下部的叶片去除,并按照行株距20×10cm将枝条斜插到土中,扦插深度为枝条的1/2-2/3,覆土后压实。保持土壤湿润,做好遮阴工作,15-20天就会长出新根。
四、分根
在秋季收获的时候,选择生长充实、无病害,直径为0.7-1cm粗的根作为种根,接着湿沙到来年春季。在3-4月份,把种根切成小段,4-6cm一段,接着把种根竖着插到土地中,要让大头朝上。种植后要覆土2cm,不要覆土太厚,以免影响正常的出苗。
五、管理
幼苗返青后要时常松土,移植后到缓苗前要保持土地湿润,在雨季需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烂根。在现蕾雨季封垄之前,需结合中耕追肥,可施加尿素、复合肥,也可以亩施20kg的磷酸二铵,在追肥后适量浇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