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杏树,如何确定种植密度?

叶互生,阔卵形或圆卵形叶子,边缘有钝锯齿;近叶柄顶端有二腺体;淡红色花单生或2-3个同生,白色或微红色。圆、长圆或扁圆形核果,果皮多为白色、**至黄红色,向阳部常具红晕和斑点一般9-10月份结合扩穴深翻尽早施入。幼树期用3-4年时期全园要深翻1遍。深翻时尽量减少伤根,特别是骨干根。基肥以厩肥、堆肥、人粪尿为主,施肥量应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肥料的种类灵活掌握。

种植杏树,如何确定种植密度?

适应性强且自花结实率高的品种,一般自然条件下7月上旬前成熟的品种均可进行设施促成栽培。生产上应用的品种有:凯特、金太阳、大棚王、玛瑙杏、香白杏、华县大接杏、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等。栽植后管理技术 (1)施肥灌溉:在杏树发芽早期的时候,要施用一些尿素,长出新梢的时候勤浇水施肥。不过肥量不要太大。

栽植 杏树的树形较高,种植密度最好控制在3×4m或4×4m。在定植时要挑选品种优良的健壮苗。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按合理的种植方式种植的植株数量,一般以每亩株数来表示 株行距abc,即株距a,双行间的窄行距b,宽行距c. 1亩=666.7m^2,除以每株所占的“面积”。

杏树高度二米五到三米合适,便于田间管理和采摘。杏树定杆一般高度为50-80公分为宜。也可以根据种植密度决定高度。品种选择。杏品种多,盆栽杏应选择果大、色泽艳丽、观果期较长、开花期较晚,易躲避早春晚霜危害的品种。如:兰州大接杏、白梅杏、串枝红、河北大香白杏、水晶杏等,均为盆栽的优良品种。

秋季是果树的营养贮备期,杏树秋季管理的关键是维持叶片的同化功能,防止早期落叶,提高杏树的抗寒性,促进根系生长,加速花芽分化。

一、土肥水管理1.秋施基肥。在秋分前后进行,生产中看树施肥,即根据树龄、树势、结果多少、土壤状况等确定施肥量,但一般1千克果施肥1~2千克。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一般为40~60厘米;采用半环状沟或放射状沟,在树冠外围交替开沟施肥。

2.叶面喷肥。对长势较弱或进入盛果期的杏树,可在果实采收后开始,每月喷1次0.2%~0.4%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

3.增施绿肥。在有灌溉条件的杏园中,间种绿肥作物于秋季一次耕翻到地下8~12厘米处,随之浇水,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4.灌水及排涝。秋季是营养生长后期,合理灌溉有利于营养的制造和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同时也应注意排涝,防止杏树因涝感病。

5.深耕和扩树盘。秋耕在8~11月,土壤封冻前进行,深度20厘米左右。深翻可单株进行,在树冠边缘垂直的地面挖环形沟,也可在行间挖条沟,深度60厘米,宽不限。扩树盘不要切断粗根,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回填土时,将表土与烂树叶、杂草、枯杆或其它农家肥掺和一起,放入沟的下半部,原来的底土放在沟的上半部,土层薄、土壤结构差的土壤,还应根据杏树根系的伸展情况而扩大树盘。

二、整形修剪1.杏树采收后,对旺枝进行拉枝开角,以缓和树势促进成花;对新梢进行二次摘心,以促发分枝,培养枝组;对结果后显著衰弱下垂的结果枝要进行适当回缩;对树冠内萌生的徒长枝条要采取摘心、扭梢等措施,控制其营养生长;对没有生长空间的徒长枝,要及时疏除。同时要剪除树干内的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以利形成高质量的花芽。

2.对于生长过旺杏园,可喷多效唑或促控剂PBO来控制树势,以利多形成花芽。

3.拉枝、顶枝开张角度。杏树在果实成熟至采收期间,树体角度达到最佳状态。在果实采收后,树体角度有一段相对稳定时期,在生产中可在此时期,进行顶、拉、撑、拽等技术措施加以固定。

三、病虫害防治杏树采果后常会受到病虫危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喷药防治,以保护叶片,增加树体营养积累。可用速灭杀丁1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00倍液哒螨灵喷雾防治红蜘蛛。喷杀灭菊酯800~1000倍液、灭扫利以防治天幕毛虫、舟形毛虫。8~10月份,每隔15天左右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液防治杏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现树叶上发生杏疔病时要及时将其剪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