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蔬菜遇虫害时,都有哪些防治技巧?

种植蔬菜遇虫害时,都有哪些防治技巧?

种植蔬菜遇虫害时,都有哪些防治技巧?

种植蔬菜时,虫害是防碍蔬菜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蔬菜害虫种类繁多,每类害虫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大体可以归纳为吸汁类、食叶类和钻蛀类三大类。1、防治钻蛀类害虫如菜螟,一定要在卵孵化高峰期喷药。

a

1、诱杀技术。

推广使用蔬菜害虫性诱剂、灭蛾灯、黑光灯和糖醋盆等诱杀技术,对减少蔬菜害虫的发生有较明显效果。

2、防虫网覆盖技术。

推广大棚全面覆盖、大棚顶部薄膜防雨覆盖加四周防虫网覆盖等技术。高温期间配套使用遮阳网,适当增加喷水次数。

3、人工摘除虫卵叶。

b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3龄幼虫分散为害,并进入暴食为害期。可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虫卵叶,并集中销毁,减轻其扩散危害。

4、应用生物农药。

可在夜蛾类害虫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Bt500倍液、1%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55%农蛙 (毒·氯)乳油1000倍液、15%菜虫净乳油1500倍液、5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虫情发展,每隔5-7天,连防2-3次。

要注意药剂间的轮换使用,以提高药效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高温季节,使用的药剂浓度不宜过高,应在傍晚或早晨用药,确保防治效果。

c

菜青虫又叫青虫,成虫是菜白蝶,也叫菜粉蝶。以幼虫为害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全叶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菜青虫一年发生8—9代,11月开始以蛹越冬。3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发生。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喜欢在甘蓝、花椰菜上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100—200粒,卵期3—8天。幼虫共五龄,三龄前食量较小,抗药性差。

(1)设施防护 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夏秋季节,利用大棚闲置期,采取晴天高温闷棚5~7天,使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有效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和害虫。

(2)诱杀技术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用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尤其在夏秋季害虫发生高峰期对蔬菜主要害虫有良好的诱杀效果。

2)性诱剂诱杀:在害虫多发季节,每亩菜田放置水盆3~4个,盆内放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杀虫剂,水面上方1~2厘米处悬挂昆虫性诱剂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寻偶交配的昆虫。目前已商品化生产的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等的性诱剂诱芯。

3)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即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害虫。在田间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用**捕虫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用蓝色捕虫板可诱杀棕榈蓟马。

4)食物趋性诱杀: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习性和对食物的优选趋性,在田间安置人工食源进行诱杀,也可种植蜜源植物进行诱杀。

5)栖境诱杀:很多害虫都有昼伏夜出习性,可以人为在田间模拟设置害虫栖境进行诱杀。

(3)防虫网隔离技术 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危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还可保护天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