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的定义是什么?
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适宜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尽所能,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有三个重要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他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内涵的园林才能称其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主体结构,也是生态园林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城市园林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就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生态园林。?
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个与大自然相类似的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在建设后所产生的小环境;阴生和阳生植物要配合使用;乔灌适宜;光照条件,通风条件(主要是小区设计)等等.一个生态型的设计方案,应该着重考虑各种用于营造环境的要素之间的和谐,让这些要素朝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也扩宽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我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自麦克哈格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几大要素:地形 ;建筑物;植物材料 ;铺装 ;园林的构筑物;水 ;设计程序等等。
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有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态位原理,互惠共生原理, 生态平衡原理,生态调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3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