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使用了怎么样的方法
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 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
农药残留的种类
1.杀虫、杀螨剂
1)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农药有抑制许多动物、昆虫体内的胆碱酯酶的作用,从而影响酯类的水解。该类农药的使用量很大,范围也很广泛。常见的有机磷类农药有:di百虫、di敌畏、久效磷、磷胺、棉安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倍硫磷、二嗪磷、辛硫磷、水胺硫磷、蔬果磷、甲胺磷、双硫磷、乐果、甲拌磷、ma拉硫磷。
2)拟除虫菊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的大量使用是由于在上世纪70 年代出现了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广谱的品种,这类农药目前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例如氰戊菊zi、氯氰ju酯、溴氰菊zi、氯菊zi、甲氰菊zi等农药。
3)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六六六禁用后已成为我国大量使用的一类农药,这类农药的毒性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多数品种速效性好,残留期短,选择性强;二是多数品种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常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叶蝉散、速灭威、涕灭威、仲丁威、克百威、抗蚜威等。
4)沙蚕毒素类 沙蚕毒素是存在于沙蚕体内的一种有杀虫活性的天然有毒物质。自上世纪60年代初确定其化学结构后合成了此毒素和许多衍生物,经一系列试验,人们开发了一类具有特异杀虫作用的沙蚕毒素杀虫剂。这类农药的特点是能有效地防治多种害虫,常用的品种有: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等。
5)有机氯类 常使用的品种有:六六六(bhc)、滴滴涕 (ddt)、三氯杀虫酯、七氯、艾氏剂等。其中有机氯农 药六六六、滴滴涕,从上世纪40年代使用以后,在植物保护和卫生防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代发现其具有高残留和污染问题后,70年代一些国家相继限用和禁用此种农药。
6)杀螨剂类 主要有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溴螨酯、三氯杀螨砜等代表性的品种。
2.杀菌剂
常用的品种有:多菌灵、甲霜灵、三唑酮、三唑醇、三环唑、速可灵、灭菌丹、克菌丹、敌枯宁、禾穗胺、敌菌灵、福美双、福美锌、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克瘟磷、稻瘟净、百菌清、五氯硝基苯、六氯苯等。
3.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较为广泛,主要的品种有:绿麦隆、灭草隆、敌草隆、利谷隆、禾草丹、禾草特、野麦畏、甜菜灵、甲草胺、丁草胺、2甲4氯、除草醚、wu氯酚钠等。
农药残留危害
农药残留的危害主要为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市场经济的危害和农作物的危害
一、人体农药残留的危害:
1、容易造成肥胖。当肝脏无法对有毒物质进行解毒时,就用脂肪包裹起来,形成脂肪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减肥后还会生病的感觉的原因,因为减肥之后,里面的农药重新进入人体的缘故。
2、容易致癌。容易诱导有机体突变,增加细胞突变的可能,从而使细胞产生畸形而诱发癌症。
3、干扰内分泌。有些农药的分子与人体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从而使人体的激素平衡发生紊乱,这些东西能影响我们的行为,大脑及生zi器官的发育,并会导致癌症。
4、会使人体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食用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干扰我们的消化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大便干燥。所以,在食用食物时一定谨慎食用。
5、影响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长期食用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容易引发癌肿,血淋病和免疫系统紊乱,还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
6、易导致胎儿内脏发育不全或畸形。残留农药中的有毒物质在孕妇体内会通过胎盘或母乳被胎儿吸收,导致胎儿的某些内脏器官发育不全或畸形,一些出生缺陷的孩子,在子宫内中毒是导致儿童疾病增多的原因。在喂食孩子时,一定谨慎食用。
二、农作物农药残留的危害:
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 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长效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的危害: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问题高度重视,对各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都规定了越来越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国家以农药残留限量为技术壁垒,限制农副产品进口,保护农业生产。2000年,欧共体将氰戊菊酯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10毫克/千克降低到0.1毫克/千克,使中国茶叶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
农药残留主要检测方法
生化检测法: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相关仪器:csy-n12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csy-n8/csy-n16农药残留检测仪(酶抑制法)csy-n48/csy-96农药残留检测仪(酶联免疫法)
色谱快速检测法:通过尽可能的简化样品净化步骤,直接提取进样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上述快速检测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方法各自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来选择使用 相关仪器 :csy-ng光谱农药残留检测仪
(一)喷雾法
用喷雾器械将液态农药喷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是农药最常用的使用方法。药液的雾化原理可根据雾化所需的力分为4种。
1.压力雾化法
利用1种压力迫使药液通过特殊构造的喷头或喷嘴雾化喷出的方法。采用的喷雾工具主要有压杆背囊式喷雾器(工农-16型等类似型号)和552-丙型喷雾器2种。压杆背囊式喷雾器是在喷雾作业时连续加压,所以这种喷雾器喷出的药液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压力水平,从而使雾滴的细度前后比较均匀。552-丙型是间歇式加压,喷雾过程中压力降低较快,所以在喷雾过程中雾滴由细变粗现象比较严重。
2.气力雾化法
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粉碎而实现的1种雾化法。雾化的细度决定于气流的强度和流量及药液的表面张力和粘度等。目前使用的主要品种有WFB-18A型等。雾化性能主要决定于风机的转速,如果低于额定转速,雾化程度就会受影响。
3.离心雾化法
利用喷头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分散成细雾滴的方法。雾化细度取决于喷头转速和药液的表面张力及粘度。
4.静电喷雾法
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喷雾方法。可分为雾滴充电、带电雾滴碎裂和带电雾滴在靶标表面沉积3部分。优点是可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雾滴在靶标上分布均匀,防治效果好。
喷雾法根据施药液量大小可分为5类:①高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40升以上。②中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在13.3升~40升。③低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3.3~13.3升。④很低容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0.33~3.3升。⑤超低量喷雾法,每667m2喷液量在0.33升以下。喷雾法具有喷洒均匀,药液粘着力强,不易散失,药效持久,药效好等优点。
(二)喷粉法
利用鼓风机械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粉剂属于干制剂,使用时不需对水,所以使用方便,但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粉粒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和污染环境。
喷粉按施药手段可分为3类:①手动喷粉法是用人力操作简单器械进行喷粉的方法。如手摇喷粉器,适宜小块农田和温室、大棚等病虫害防治。②机动喷粉法是用发动机驱动的风机产生强大的气流进行喷粉的方法。适于大面积农田中采用。③飞机喷粉法,适用大面积农田、森林、大面积水生植物等场所。
影响喷粉防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①粉粒的细度。在胃毒剂中,粉粒小易被害虫吞食;在触杀剂中,粉粒越小,单位重量粉剂覆盖面积越大,与虫体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对杀菌剂来说,更需覆盖全面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粗粉粒不易沉积,即使落到叶面上,也很容易抖落。②粉粒的流散性。良好的粉剂喷撒后能很好地散开形成良好的粉浪,这样的粉剂易形成均匀的沉积和覆盖。③喷粉机具。要求药箱不漏粉,额定转速和风力要足。④喷粉技术。不论以那种机具和方式进行喷粉,要求喷粉必须均匀周到,植物体表面有少量露水,利于粉剂的沉积和粘附,可提高防治效果。刮大风(风速每秒超过1米时停止室外田间喷粉,以免药粉飘移。
注意:微粉剂(粉尘)只适宜温室、大棚中使用。
(三)熏蒸法
利用熏蒸剂或容易挥发的药剂所产生的毒气,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害的施药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仓库熏蒸法和土壤熏蒸法。熏蒸法的效果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则防治效果好。
(四)熏烟法
利用烟剂农药产生的烟来防治病虫害的1种方法。熏烟法的特点是烟以微粒状悬浮在空气中,在气流的扰动下能扩散到更大的空间和很远的距离,沉降速度缓慢。在温室、大棚、仓库等病虫害防治中有很好的效果。
(五)种子处理
是通过浸种或拌种的方法来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或处理种子保护幼苗免受病虫为害。
(六)农药混合使用方法
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合在一起的使用方法,简称混用。混用有2种形式:一是农药生产厂直接混合好的产品,购来可直接使用;二是在作业时现用现混。
1.混用主要目的
(1)扩大防治谱。如杀虫谱不同的杀虫剂混用扩大了杀虫谱。
(2)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如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即可治虫又可防病。
(3)提高防治效果,延长药剂持效期。
(4)延缓抗性产生。如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混用。
2.农药混用应注意的问题
(1)药效不减退,不使作物产生药害。
(2)毒性不增加,最好是毒性有所下降。
(3)不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如悬浮性、乳化性等。
(4)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不能混用。
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可以同时兼治几种病虫草害,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使用浓度和用药次数,防止或延缓抗性产生。但农药混用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科学,绝不能随心所欲,随意混用,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