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建筑工地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1 三峡库区态环境存问题

建筑工地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近,库区断加强环境保护态建设,积极展态环境综合

治理工程,新建4自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余km2,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均定程度提高,态环境定改善.,库区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效控制,环保工作尚面临几主要问题.

1.1水污染严重

1999 ,库区废水排放量共10.1 亿t,COD排放总量27.8万t,其工业废水7.1亿t,近1/3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污水3.0亿t,集处理率仅7.7 % .据1999 江水质综合评价结表明:江重庆段17监测断面水质级别,二类水体仅占5.9%,三类水体占17.6%,四类水体占70.6%,五类水体占5.9%.江、嘉陵江、乌江三江重庆段肠菌群、非离氨、COD 等10 项指标超标.库区级河流污染更严重,56% 断面水质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三峡库区城市江段,水质受污水影响江段总28.97km,宽2~150m,重庆江段污染带,5.73 km ,占库区污染带总74.7%.

1.2垃圾量

库区工业固体废物产量743.62万t,危险废物39.5万t,工业固体废物历堆存量达3000万t,综合利用率约43%.按城市非农业口均产垃圾量1kg/d计算,三峡库区城市垃圾总量178万t/a.目前仅基本做清运城进行简易处理,害化率仅7.1%.各种废弃物散乱堆放,甚至直接沿岸倾倒,雨水浸泡洪水冲刷,量污染物汇入江河,造三峡水库严重水污染,导致三峡库区水体肠菌群全面超标干流丰水期水质恶化主要原.

1.3船舶污染趋严重

库区船舶产垃圾约3 万t,其入江约8000t,船舶污水产量约1800 万t 左右,其含油污水约近40万t,排放COD约600t,石油类100余t.库区农药化肥污染、水面集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等较突,1999 库区农药使用量达1160.6t,其机磷农药占半份额.

1.4森林覆盖率低,城市均绿少

破坏性垦荒、乡镇企业序发展新城区发建设,原森林植破坏相严重,导致库区森林覆盖率幅度减少,仅22.3%.库区两岸数区县森林覆盖率仅7.5%~13.6%,平均10%.且林种结构尽合理,熟林、特种林、经济林比例低,幼林所占比重极,涪陵、丰都、奉节等幼林比例甚至高达90% ,基本熟林.库区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功能失调,植处于逆向演替趋势,由森林向灌丛—草坡—裸岩向退化.

库区各级城镇绿化水平均偏低.重庆市主城区均绿仅2.08m2,相于全城市均绿面积5.3m2 39.2%,全3 5 百万口

城市居末位.其县市更少,例万县市均公共绿仅1.8m2,奉节县城仅0.3m2.

1.5态失衡严重

物性态平衡重要指标态建设重要内容.据统计,三峡库区植物资源约6500种,约占全植物种类总数20%,家

级保护植物别8种6种,二级保护植物别35种22种,

三峡库区丰富第三纪孑遗植物.由于物种群赖存森

林覆盖率低,海拔1000m 原始森林残存几,导致林麝、豹猫

猛禽数量明显降,虎豹库区已濒临绝迹.些水物种,

家级保护水物白鳍豚、白鲟、华鲟江鲟等,二级保护水

物江豚胭脂鱼等,都面临三峡水库建造态结构变迁

存环境破坏严峻形势.形势直接威胁其存,加速濒危.

态恶化势能效制止,极能造挽物种灭绝.

1.6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质构造复杂,全质灾害发严重区.据移民部门2000复查数据表明,三峡库区质灾害点2 万余处,其前缘淹没线175m 崩滑体1302 处, 体积达333400 万m3,具同程度危险性潜危险性区域1133处,占崩滑体总数87%.崩滑体影响决定搬迁村庄405 、城镇60 座.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总面积62%,达5002.55万亩,流入江河泥沙总量达1亿t,必加重三峡水库水体泥沙含量.虽三峡坝设计排沙孔,能解决库区600km 河道排沙问题,加强态建设,保持水土才解决问题根本.

1.7态环境污染已城市向

农村急速扩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企业遍花、序发展,加剧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酸雨范围明显向远郊县扩展,pH 值4.5 等值线区域几乎已覆盖整库区.90% 区酸性降水区,酸雨频率60%~90%,酸雨pH值均值4.3左右.库区每气污染造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

产述问题根源主要:工业布局合理,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足,粗放型增式使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结构合理,环保投入严重足,环境管理薄弱等等.些问题随着西部发、态建设序幕拉逐步解决.,江流域(重点三峡库区及其游)、黄河流域(重点浪底及区)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实施林资源保护、退耕林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庆市实施三峡库区重点青山绿水工程主城区重点山水园林城市工程;1990 外专家、者及际组织、政府机构代表6000余重庆市进行环保考察交流,重庆市已列环境合作示范城市,并获世界银行环保贷款.

2 三峡库区解决态环境问题策

早1994 我政府颁布《21世纪议程》,已明确持续发展战略作民经济社发展期计划重要指导针.库区持续发展关键于保护态环境,提高自环境承载能力.三峡库区态环境坏直接关系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直接影响整江游经济发展,同江游区城市用水、农田灌溉、防洪及南水北调工程都着决定性作用,使库区持续发展受全甚至世界关注.根据库区态环境现状,依照库区区情,要协调经济发展与态环境保护关系,提几面策.

2.1 统筹规划、综合决策

要态环境保护建设作经济社发展重决策,作西部发根本切入点.进行区域发、资源发及产业结构产力布局调整,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合理利用自资源,态建设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进步促进态环境建设.倡导保护发,发保护,预防主,保护优先持续发展原则.

另外,由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态建设整江流域经济带持续发展具特殊位与重影响,建议家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态建设列入家优先重点治理计划,按照三河三湖纳入家民经济社发展规划,项目资助、经费投入、银行信贷利用外资等面给予优先、倾斜扶持.同加强关态环境建设各种专项资金征、管、用,确保投向.

2.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污染源治理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采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家禁止设备工艺,推行清洁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企业进入库区,防新污染.同,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浓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严格其目标考核.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库区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40%.控制面源污染关键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力发展绿色食品等.

2.3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新县城

三峡库区全迁县城5座:重庆市云阳、县、奉节、丰都湖北秭归.城市建设定要结合移民搬迁,科规划、合理布局.

其,保护环境角度发,城市布局要考虑形、气象、水文等环境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定要布置风向,同要密切注意河流走向、流量、泥沙流规律河流自净能力,使城市规划与流域规划相结合,加强游全流域水资源保护;其二,城市内部布局应利于保护环境.例,单同圆式,向外发散延伸城市布局形态,使市与周围自环境相隔越越远,新鲜空气难

进入,污浊空气排放受阻,利于空气自调节.采取组

团带状结构,城市若干片区,区间用绿化带隔,减轻城

市气、噪声、热污染等起积极作用.同应配套建设城市污水

处理系统垃圾害化处理系统,合理布城区公共绿,建设具

库区山水特色新城镇.

2.4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库区环境保护态建设首先,针三峡库区污水工业废水现状发展趋势,研究优选适合环境要求经济能力污水处理工艺.库区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坚持微结合,采用熟靠技术科合理处理式.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环境功能及实际情况,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优选确定.其,垃圾治理应坚持制宜、技术行、设备靠、规模适度、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原则,合理选择卫填埋、焚烧、堆肥、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并淹没区建筑废弃物进行收综合利用.第三,态建设要断增加科技含量,确保态建设质量效益.要研究态适应性,做适适树适草.各县(市)要依据林草植带布规律条件,研究林草植建设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结构布局,确定科林草植结构及相应技术支撑措施,并荒芜区态重建进行科技攻关.第四,建立健全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围绕库区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重点领域,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环境监测及

网络系统.首先涪陵、万州、巫山、黔江建4重点监测网络,使库

区水质、水域态、重气象灾害、质灾害效监控,并

基础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2.5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偿使用

环境问题产根源于经济外部性,利用经济政策,通市场机制,由于物质利益致造经济外部性,内化各级经济析决策程,通事增加污染本消减污染.既能效约束污染者排污行,确保污染者负担,能政府进行库区环境集治理筹集资金,或资金用于清洁产技术研究发等.库区环境污染所十严重,程度未实行环境资源偿使用.比企业排污费标准太低,城乡居民污水排放及垃圾排放基本收费,污染者造经济外部性没通市场反映产本,直接加剧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所,实行环境资源偿使用,库区控制环境污染根本思路.例,向库区游流域实施达标水资源收费政策,2001 2 月内已购买水资源先例.另外应完善自资源偿使用机制环境经济政策,强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收费制度.

2.6力发展环保产业

三峡库区目前环境污染严重,需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环保市场容量,发展环保产业提供利条件.发展环保产业既经济社持续发展客观需要,增强三峡库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必选择,环保科技转化产力提供产业依托.应环保产业列优先发展领域,争取新世纪支柱产业新经济增点.

2.7加强环境制建设,依保护建设态环境

严格贯彻执行家颁布关环境保护规,抓紧制定完善三峡库区针性规技术规定.二要建立健全关环境保护态建设制度,比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三要严肃查处破坏态污染环境行,加强环

境保护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保护态环境意识.2.8 积极展交流与合作,提高三峡库区态环境保护科技水平通各种际术交流、技术交易、展览,解世界环保科技新态,习先进家治理江河、流域型水库熟经验.通型城市废物、污水处理套设备及态系统恢复等先进技术引进、消化产化,缩短与发达家差距.同,要积极展东西部合作.东部我改革放已先行步,经济实力环保技术水平远西部,经历发展规范两历程,积累相丰富经验教训,,应广泛展东西部合作与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项目高素质才,争取早使库区态环境研究水平与应用技术达际先进水平.

根据各地发生药害的情况分析,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

(1)农药的误用

这种情况在各地经常发生,表现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药剂种类的误用:把除草剂当做杀虫剂或杀菌剂误用的,已发生过多起较严重的事故。其中,大多是由于标签不清或误贴所致,近年来出现一种农药分装行业,如果不严加管理就很容易发生问题。此外,有时也由于使用者缺乏农药常识而误用。在实行包产到户的农业体制以后,由于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跟不上,也使不少农民遇到了困难。近年在各地已逐渐兴起多种形式的庄稼医院、植物医院、配药站、植保专业队等组织可以逐步填补这个缺口。

②不了解药剂的性质而误用:有些农药有特殊的药害表现,例如,敌百虫、敌敌畏,对于高粱、玉米特别容易引起药害;杀虫双对棉花特别容易发生药害等。在选用农药前必须查一下有关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

③不了解各种作物的耐药力而误用:一个典型例子是常用的波尔多液。它是由石灰和硫酸铜的水溶液混配而成。石灰与硫酸铜的用量比例可以调节,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有等量式、石灰半量式、石灰多量式等多种配方,以适应不同作物的要求。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碱性较弱,游离铜离子的含量较高,比较适用于耐铜的作物,如马铃薯、葡萄、番茄、多种瓜类等(但黄瓜较敏感)。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的药效也较高。许多作物对铜很敏感,易发生药害,则须选用石灰多量式以抑制铜离子的活性,或选用石灰等量式,如苹果、柿、梅等。另外,也有一些作物对铜十分敏感,因而不能使用波尔多液,如桃、李、鸭梨等。可见,虽然同是波尔多液,如用错了配方,也要发生药害。作物的耐药力也会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差异。这些性质和特点是已经研究查明并且在农药说明书中都有规定,如果事先不详细了解并做好防范,都属于误用。

农药往往有不同规格和特定的用途。例如,可湿性粉剂和低浓度粉剂,后者可以喷粉而前者浓度高不可喷粉,否则易发生药害,也是误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使用石硫合剂以后另需使用波尔多液,则必须间隔7天以上,否则也会引起药害。

上述情况说明,使用前应首先查明药剂的性质和注意事项。这些在农药品种介绍和使用手册中都有特别的说明。查阅一下可以避免误用。

(2)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浓度

农药使用浓度太大或喷药量太大都容易引起药害,这一点农民比较清楚,一般容易避免发生。但有时会由于配制药液时计算差错,或由于取药时缺乏准确的量器而取错,致使实际用药量过高或使用浓度过高而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故。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药商品包装破损、标签不清,使用者分辨不清而把药剂的含量判读错而造成药量取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应注意避免。

有一种情况常常容易被忽视。在喷雾过程中由于药剂发生沉淀,使得喷出来的药液一部分浓度高而一部分浓度低,浓度高的药液就有可能引起药害。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可湿性粉剂上,特别是悬浮率低的药剂,在喷撒过程中常会发生药剂沉积到喷雾器底部。而喷雾器内的药液排出管是直通到喷雾器底部的。所以,往往是先喷出的药液浓度较高而后喷出的药液浓度越来越稀。手动喷雾器一般都不装搅拌器,无法消除药剂的沉淀。农药的制剂质量好,在喷雾进行过程中就不致发生明显的沉淀。在喷雾时经常晃动药液箱也可以减缓沉淀的速度。

(3)农药的剂型选择

一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是为了适应农药的性质和满足使用时的需要。不同的剂型对作物的安全程度也不一样,但也与农药有效成分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粉剂、可湿性粉剂比较安全,因为这两种制剂都是用非水溶性的固态农药原药加工而成,特别是粉剂一般都是低浓度制剂,更为安全。但如果粉剂的有效成分有相当的水溶性,则比较不安全。可湿性粉剂喷雾,如果采取大容量粗雾喷撒法,由于叶面上药液量较大,常向叶片的边缘部分流动、集中,就使药剂的颗粒也向下倾边缘部分集中,致使这些部分所沉积的药量加大。因此,这类剂型往往从叶片的下垂边缘部开始产生药害。乳油制剂也有类似的情况。油剂是最容易发生药害的。所以,不能直接按常规喷雾,只能作为超低容量制剂使用,或用专门的机具喷洒成为气雾状态。即便如此,对于所用的油类必须经过仔细选择后才能采用。有些油类容易产生药害,如芳香烃类以及不饱和和脂肪烃类矿物油。

水溶性制剂也容易引起药害,但主要取决于农药种类。水溶性强的药剂喷雾后容易在叶片上形成药剂的浓缩斑块,遇露水就在局部形成高浓度溶液,发生药害的危险性就大。如果所用的农药有内吸或内渗作用,喷雾后吸收较快,则药害的危险性就不大。从药剂的种类来看,有机农药的药害风险较小,无机农药的危害性大,在有机农药中,有机酸的盐类危险性较大,如代森铵、杀虫双(对棉花特别危险)等。

制剂的质量不好也是引起药害的一种原因。例如,乳剂的乳化性能不佳,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差,也会发生问题。此外,制剂中如含有易发生药害的杂质,也是一种不安全因素。所以,用户应对农药的质量提高警惕。

(4)环境条件的影响

药害的发生同当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雨、露等有密切关系。温、湿度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药剂的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的生理生化活动,都受温度的直接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提高10℃,生物活性大约提高一倍。所以,温度提高以后植物就更容易受药剂的影响,不论是杀伤细胞还是抑制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活性。例如,硫黄制剂,当气温高于26℃以后,药害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大。种子处理中的浸种法,更应严格掌握药液温度。因为,种子萌动时对药剂更敏感,温度的影响也更大。湿度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了药剂的溶解,特别是对于具有水溶性的药剂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在温市的环境中叶片长得比较柔嫩,更容易受害。

雨露的影响一方面是水分的作用,会增加药剂的溶解量。但还有另外一种作用,雨水往往溶解了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特别是酸性物质,如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氧化氮、盐酸气等,使雨水带有一定的酸性。有时雷雨的雨水中也含有雷击中形成的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种带酸性的雨水会增加药剂的溶解能力,或使某些在酸性条件易产生药害物质的农药产生药害,例如,波尔多液。叶面的露水中常含有叶片的分泌物质。因此,也表现出不用的活性和酸碱性。例如,桃树叶片上的露水往往会表现酸性反应,使波尔多液中的铜游离出来而造成铜害。所以,桃树上不宜使用波尔多液。棉叶上的露水则表现出碱性反应。不过叶面露水酸碱性反应液会因品种、温度等因素而有变化。

邻近矿区的农田用药,应特别注意工矿废气的性质及其可能引起的药害问题。如磷肥厂、硫酸厂、电解厂、合成塑料厂等往往排出酸性废气,合成氨厂排出碱性废气等。

所以,农药使用不合理可能影响环境,而环境也可能影响农药的使用安全性。对这些问题须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根本原因,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5)作物的耐药力

农药是否会发生药害还同作物的耐药力有关。为什么对同一种药剂有些作物易发生药害而另外的作物却不易发生药害,就是因为各种作物对药剂的抵抗力不一样。这在除草剂中十分明显,如2,4-D及其类似化合物,对双子叶作物(包括阔叶草类)特别容易杀伤,而对其他单子叶作物则相当安全。敌百虫和敌敌畏对高粱、玉米特别敏感,而对其他单子叶植物则相当安全。这种差别,有些已查明原因,但还有许多原因还不清楚,还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

在同一种作物上,不同的生育阶段往往对药剂表现不同的抵抗力。一般而言,种子萌芽阶段的耐药力较弱。出土后,幼苗期也比较容易受药害。对果树而言,芽梢部比较易受害。开花时期也是易受害时期。对于作物叶片,它是药剂的主要着药部位,但发生药害的难易程度却同叶片表面的蜡质覆盖状况有关。有些作物叶片很难被药液湿润,如甘蓝、水稻、柑橘、小麦等。

在除草剂中许多品种有严格的使用时期要求。例如,百草敌与二甲四氯的混合制剂防治麦田阔叶杂草,要在冬小麦4叶期以后、麦苗生理拔节期前(即小麦的5叶期前),或春小麦3~5叶期(分蘖盛期)施药,对小麦是安全的。当小麦拔节期后既不可再施用,否则即会造成药害。某地曾因误在小麦孕穗期使用,结果造成大面积药害。又如二甲四氯和2,4-D丁酯,需在小麦3叶期后、拔节前施药。如在3叶期施药则麦苗会形成筒状叶,并且抽不出心叶;拔节后施药则会造成小穗退化或穗畸形,导致减产。

杀菌剂中如稻脚青,在水稻孕穗期前使用是安全的(也要掌握好用药量),如在孕穗期施用就会造成不结实,严重影响产量。因为,稻脚青也是一种杀菌剂,许多杀菌剂在作物开花期施用易引起药害的原因,是杀伤了花粉或伤害了受精过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