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过期了还有效吗
农药过期了还是有效果的。
绝大部分过期的农药药效会随着过期时间的长短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大部分生物型农药一般会随着过期时间的增长,药效变弱。而有的化学农药在过期后浓度反而变高,毒性也随之增强了。使用过期但还未变质的农药时,要按照作物阶段把握用量。例如作物在幼苗阶段时,用药量也要相应减少,在其他阶段,可适量增加过期农药的用量。
过期农药不同于假农药和劣质农药,使用假劣农药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损失。对假农药、劣质农药,国家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农药过期后,一般还具有一定的使用效能,对植物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过期农药并不是一律禁止销售。
购买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1、对症购药
正规农药都会标明防治对象,如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适用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多抗霉素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斑病;灭幼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适用于防治潜叶类害虫,阿维菌素对梨木虱防效较高等。
2、单价高的农药用药成本不一定高
每年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开支,要花很多钱,降低用药成本是必须想到的。但使用单价低的农药由于使用倍数高、使用次数多,用药成本也不一定少,而且防治效果还很难与进口药相比,因此购买农药一定要结合性价比来确定选用品种。
3、尽量选购单剂
选购农药时尽量选用对某种病虫害防效好的农药单剂,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虫害需要同时防治,而且需要不同种类的农药时,可选择针对性强的农药自行混配,也不排除选用配方合理的复配剂。两种或两种以上杀虫剂复配的目的是杀虫作用互补,提高防治效果,而杀菌剂的复配是为了克服或延缓病菌对某些专性杀菌剂的抗性产生。
经营过期农药怎么处罚
过期农药要看是含什么成份的农药,有的过期农药不只是药剂有效成分降低,有可能化学成分之间会发生一些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如“乙酰甲胺磷”原本是一种低毒农药,过期后可能变为含有“甲胺磷”的高毒农药。
“过期农药”不是“假农药”或“劣质农药”,所以并非绝对不能再使用。经专门的药检所检验合格后,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很多过期农药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法律分析: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是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同时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对经营未注明“过期农药”字样的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农药产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第五十二条 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农药或者生产假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继续生产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 农药生产企业生产劣质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委托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受托人加工、分装农药,或者委托加工、分装假农药、劣质农药的,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均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处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