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机井内部管理符合规定吗
一、运行管理
1、村委会作为村级机电井的产权所有人,经过“一事一议”方式合理确定本村机电井运行管理模式,即:公开招标确定经营管理机构、村集体管理、用水户联合管理等。在确定工程经营管理模式后,各村应及时成立村级机电井管理小组(水管小组)。
2、水管小组作为本村机电井经营者对工程行使管理权和使用权,负责制定机电井管理、灌溉管理、水费征收等工程运行管理制度,负责收取灌溉水费以及对机电井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
3、采用公开拍卖形式对机电井确定经营管理权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经营期结束,村委会可以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延期或重新选择经营者。
者。
二、水费计收
4、机电井农业灌溉水费包括取水电费和灌溉管理费。灌溉管理费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工资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
5、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机电井灌溉水费按取水电费计收。取水电费按灌溉实际使用电量由电力部门计收,灌溉管理费由各村水管小组计收。灌溉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本村机电井实际和运行管理模式合理确定。
6、机电井灌溉水费实行先灌溉后付费的办法,用水单位和个人每次灌溉结束15日内按照实际使用电量支付灌溉水费。
7、用水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时缴纳水费,逾期不交的,按拖欠额每天加收1‰的滞纳金,滞纳金总额不得超过拖欠额的50%。
三、水费的使用和管理
8、灌溉管理费主要用于机电井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和挪用。
9、水管小组要严格按照确定的灌溉水费收费标准进行征收,建立水费使用账户,使用统一水费收缴票据,专款专用,每年底将管理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正。
10、机电井的维修养护由所属村水管小组负责编制工程维修养护计划,经村委会批准后由水管小组负责实施。
11、村委会作为本村机电井产权所有人负责对本村机电井运行情况进行直接监督,水管小组作为本村机电井的经营使用者负责机电井的运行管理,每年定期向村委会汇报工程运行和管理费使用情况。
12、水利管理站负责对本乡镇机电井的运行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是国务院发布的规范农田水利管理和灌溉用水行为的法规,重点关注水资源节约、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切实保障农业生产。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于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规共分五章24条,从改进农田水利制度、合理安排用水、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农田水利进行规范和管理。其中,办法第一章指出了管理的宗旨和任务,办法第二章规定了农田水利的利用与保护原则、计划与实施等内容,办法第三章明确了水权的取得与管理机制,办法第四章则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办法第五章则主要是附则和法规实施日期的说明。在农田水利的管理中,《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对水的节约利用和水资源的科学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若干要求和规范。此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还明确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来源和程序,强化了水务管理制度和责任主体。
如何保障农业用水权的合法性?《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农业用水权应当登记备案,并授予其使用证书。未经许可使用农业用水的,应当依法承担违法用水的法律责任。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提供了具体规范。需要农业从业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遵守,并积极推动该法规的有效实施。
法律依据: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办法》第三条 国家实行水权制度,水权是农田水利的法律地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享有依法取得的农业用水权,水权受法律保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