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花卉公园在哪里?
南宁市花卉公园坐落于南宁市区西北面,东临心圩江内河支流,西临屯渌村。它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南宁市河北苗圃,现在以城市花卉及园林苗木的引种培育、生产种植和经营销售为主。花种类繁多,里面的苏州庭院最为好玩。
公园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以花卉观赏、游览为主,集科普、科研、生产、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市级专类公园。着力打造“一心、两带、七园”,即名优花卉品种观赏中心,水生花卉景观带和流线型花带,百花园、紫薇园、蔷薇园、苏木园等特色花卉区。
同时形成“四季有花开、时时有花赏”的游园环境,还通过引进利用苏州传统造园造景工艺和手法,园内建有目前首府南宁唯一的江南古建筑群“幽兰苑”。市民足不出南宁就可以观赏到纯正的苏州古典园林。
文化背景:
南宁位于广西中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具有近海、近边,沿江、沿线“两近两沿”的特点,距中越边境约200公里,是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会城市。
平陆运河建成后,南宁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南宁素有“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等美誉,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南宁
河南特色农产品有哪些
高邑花木形成富民强县特色产业
2001-12-17 9:50:11
自98年以来,高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花木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是把北方(高益)花卉品种与技术开发基地项目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县已建立花木龙头项目4个,发展花卉苗木面积6.2万亩。仅此一项,县财政增收近千万元,项目区人均新增收550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个,从而为全县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抓基础,壮龙头
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瞄准花木产业,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狠抓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典型辐射带动作用,现在全县初步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和带动较强的龙头企业群体,高超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在农业开发重点项目——北方(高益)名优花卉品种与技术开发基地的强力带动下,全县正在建设的花卉苗木基地主要还有三个,共占地11400亩,总投资13900万元。一是河北天公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占地1000亩,投资5100万元,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科研综合办公楼,1.5万m2展销大厅,100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二是金世纪高科技特色苗木基地,是由河北省汽贸公司与富村乡合作,拟占地10000亩,总投资8000万元,该公司是河北林学院林学系本科毕业生秦庆国长期聘请河北农大园林系教授兼系主任张涛和北京林大园系博士潘会堂为技术总监,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市场营销于一体,着眼于北方城市绿化、美化和西部开发,致力于建成北方行道树基地和城市美化灌木基地。
上科技,拓市场
北方(高益)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是集科研、示范、生产、服务于一体,是农业科技流向农业和农民的有效途径。该基地成功引进了百余项高新技术成果,绝大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所引起双层充气膜全天候遮阴保暖、全自动调温供暖、自动卷帘等先进设备,并与清华大学联合建设的苗木组培室,已组培出大花蕙兰10万余株,成为全国四家兰花生产基地之一。基地应用的微喷、滴灌先进灌溉技术,实现了大棚温度自控化、棚室灌溉微喷化、露地花木喷灌化。今年计划再投资600万元,建设1.2万平方米连体日光温室4座,再引进无公害食用仙人掌8万株和名贵花卉苗木品种,实现年交易额2000万元,利润480万元。通过高科技手段,新进名优稀特新品种,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北方地区花木业的市场,增加了销售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品牌,重扶持
随着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积极引进和推广效益、高附加值的优种,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抓住加入国际世贸这一契机,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无重金属、安全卫生、有利健康的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搞好产品的商标注册,做到一基地一品种、一县一产业。北方(高益)花卉基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于1998年从墨西哥引进适合自己发展的食用型仙人掌,并以“尔康”牌进行注册。从而,打出了品牌,抢占了国内市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所组培的兰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基地,因此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县委、县政府对龙头基地建设给予了重点扶持,一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项目立项、审批、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二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98年以来,财政金融部门把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扶持的重点,共支持资金5000万余元,其中给予北方(高益)花卉基地扶持资金就达1000万元,并适度放宽了贷款条件。三是技术扶持,对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县政府组织农口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科技信息。
强带动,兴产业
“强龙头”就是把北方(高益)花卉基地作为龙头企业,通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强力带动和辐射全县乃至周边县花木业的发展。“壮龙身”就是除将北方(高益)花卉基地、金世纪高科技林果园区、天公特色花卉苗木园区、高邑绿苑园林基地四个园区作为花木主要基地外,还带动了各乡、村花木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发展。“活龙尾”就是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实行合同种植,采用订单农业,即:龙头企业公司与农民提供品种、技术,负责回收合格产品,农户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种植与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双方共同签定合同,从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种植利益挂起钩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北方(高益)花卉基地采用订单农业,实行合同种植的方式,不仅与本县农民签订了食用仙人掌种植合同5000亩,还与邯郸、上海、武汉、黑龙江以及北京的密云、怀柔、顺义等地签订合同种植近万亩。尤其是最近在本县城关镇召开的全镇村民会议上,北方(高益)花卉基地再次扩大订单农业范围,又与全镇300余户签定了种植食用仙人掌合同,并负责技术指导,回收产品,预计一个大棚食用仙人掌年纯收入可达4—8万元以上,这个做法受到了全县人民的关注,并纷纷要求签订合同。在该基地的带动下天公花卉苗木基地与农民签订合同2000亩。目前,在北方(高益)花卉基地辐射带动下全县从事花木业生产销售人员已有2万余人,市场年交易额3亿多元,销售花木2000多万株。
摘自河北经济日报(王清/文)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1、开封西瓜
开封西瓜俗称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中外,畅销神舟大地,有汴梁西瓜甲天下之称。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红到皮"之谚语。产地主要集中在开封县、通许县和尉氏县,面积约1.4万亩。主要品种有汴早露、开杂二号、翠宝五号京欣一号等。
2、新郑大枣
新郑红枣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3、原阳大米
原阳大米,河南省原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原阳大米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是河南省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之一,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被列入全国名优特产名录、中原特产名片,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4、中牟大蒜
中牟大蒜不仅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肉粘味香,辣味适中的特点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享誉中外,还以其蒜头大、瓣匀、不破碎、耐贮藏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出口合格率高达94%,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5、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6、西峡猕猴桃
西峡猕猴桃,河南省西峡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猕猴桃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西峡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区,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也是可利用野生猕猴桃资源最多的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西峡所产猕猴桃内在品质优良,西峡猕猴桃产品荣获“中国优质农产品金奖”;中国猕猴桃优良品种奖;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等荣誉,产品也通过多项国际及中国国内的认证。
扩展资料: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南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