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芦笋该如何种植呢?芦笋种植该怎么管理呢?

芦笋该如何种植呢?芦笋种植该怎么管理呢?芦笋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成本低,种植方法简单。一次可以收获10年以上。每亩产值可达数万元。具有良好的种植前景。

芦笋该如何种植呢?芦笋种植该怎么管理呢?

1、芦笋对环境生长要求不严格。它可以抵抗低温和高温。它可以在中国南方各种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在寒冷地区,只要进行防冻设置,它就可以安全度过冬季。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如果低于5℃或高于36℃,其生长将停止或受到抑制。芦笋是一种喜光作物,需要强光和长日照,最好每天超过10小时。芦笋是一种不耐涝的植物。就水而言,应保持湿润,尤其是在收割时,要求有足够的水,但不应潮湿或积水。如果田间积水过多,根系就会腐烂。因此,在管理芦笋时,必须控制水分含量,不要让田间潮湿或停滞,也不要让土壤过于干燥。至于土壤,它需要肥沃、疏松和透气的土地。芦笋是一种根系发达的深根蔬菜。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实现产量,土壤pH值控制在6.5左右。

2、如何种植?① 发芽;种植芦笋时,必须首先促进种子的发芽,因为芦笋种子的外壳很硬,直接播种时发芽很慢,发芽率低。因此,种子应在25-30℃的水中浸泡约3天,并用湿纱布包裹。一周后,种子会长出白色的芽,可以播种。② 播种育苗;种子发芽后,可以立即育苗。您可以选择一个一次性育苗杯,在杯底插入几个孔,然后用火灰土填充。然后,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每个杯中播种一粒种子,深度为2厘米。种子浇水一次,直到土壤湿润。播种后5-7天幼苗生长。在育苗期间,它们又干又湿。当芦笋幼苗长到15厘米高时,就可以移植了。③ 移植;移栽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进行。在移栽前一个多月,这块地已经提前犁好了。沟渠深40厘米,宽30厘米。提前深耕和挖沟可以利用阳光杀死土壤中原有的细菌和虫卵。它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肥,有利于未来作物的生根和强化。

3、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地面进水或受潮,干燥天气要多浇水维护。土壤潮湿。对于一些种植较少的农民来说,如果他们家里有动物粪便,他们可以不使用科学肥料,每20天施用一次,产量相当不错。请注意,使用动物粪便时,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发酵和分解。切勿倾倒未经分解和发酵的动物粪便。

芦笋如何种植

芦笋的适应能力很强,对温度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温度高低,它都能够生长。但是想要把芦笋种好,一般还是种在气候稍微温暖一点,四季分明的地方。

芦笋适宜发芽的温度在28度左右。如果高于30度,它的发芽率会降低很多。如果高于35度,芦笋棵就会停止生长,严重的时候,还会枯萎。

芦笋耐旱,但是在采笋阶段,也不能缺水,土壤要保持在一种湿润的状态。如果过度缺水,芦笋就会长得非常弱小,还会降低产量。

芦笋也不耐涝,如果地里有积水,也会出现沤根的情况。水分的管理一定要到位了,地里不能有积水,也不能太干旱。

芦笋扎根扎得非常深,种芦笋要种在肥沃的,疏松的土壤上。土壤不能偏碱性,这样种植的芦笋长着长着就会不发育了,还会萎缩,后枯死。虽然芦笋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但是土壤的ph值能控制在6.5左右,这个酸碱度是适合芦笋生长的。

因此,种植芦笋不仅要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休眠期短、商品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一代品种,还要做好良好的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

芦笋施属于多年生作物,所以种植前一定要对土地进行一次深耕。酸碱度比较大的土壤不适合芦笋的生长,尽量选择你这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种植。芦笋不耐涝,田间的排水沟一定要挖好。种植前每亩地要施加足够的基肥,可用复合肥和饼肥混合施入。

育苗

1、播种期

以春播比较适宜,一般在5厘米的土温达到10℃以上就可以播种,也可以用塑料小拱棚冷床育苗,播种期在2月下旬到三月中旬,露地育苗。如果播种过晚,遇到高温和阵雨,土壤溶液干燥和板结,种子萌发困难,并且出苗后生长期短,对越冬也不利,每亩育苗地播种量800—1000克。

2、种子处理

芦笋的种子皮坚硬,播种后吸收水分萌发比较缓慢,为促使种子尽快发芽,选用饱满充实的新种子,用40%甲醛100倍液消毒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后并浸泡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在28—30℃温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一个星期左右种子就可以出芽露白时播种。

3、播种

苗床需选用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播种后出苗快,生长良好、起苗容易,苗床肥料以腐熟厩肥、复合肥、人畜粪尿等进行撒施,均匀翻入土中,按150厘米做畦,浇足底水,种子按8—10厘米的行株穴播,每穴1粒,覆盖细泥土1厘米左右,再盖塑料薄膜,出苗后及时将塑料薄膜拱成小棚。

4、苗期管理

苗期每个月追肥一次,每亩施腐熟粪肥1500—2000公斤、尿素2—3公斤。苗期用石灰粉1份与草木灰10份混合均匀后撒施预防立枯病。

定植

1、整地施肥

芦笋的根系入土深,因此在定植前必须深翻土地,将土块整细耙平后,就可以开厢种植,芦笋宜适当密植,以150—160厘米开厢,厢正中纵向挖一条栽植沟,栽1行,行距为150—160厘米,株距为33厘米,每窝1株,每亩种植1300株左右。

2、定植时间

一般是春季育苗,秋季定植,采用小拱棚育苗的可以在6月上中旬,当幼苗株高40—50厘米,肉质根10根以上、苗龄100天,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下午定植,栽植后浇定根水

3、栽苗方法

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大小苗分开定植,提倡栽大苗,不栽小苗。栽植深度以地下茎距离沟面14厘米左右,各行幼苗鳞芽与沟垂直朝同一个方向,栽苗时将根理直,用细土将根周围掩住。用手轻压,再覆盖泥土8—10厘米,栽后脚定根水。经过10—15天检查如果有缺株就要及时补苗,一个月后再覆盖栽植沟,使栽植行稍高于厢面。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及间作

芦笋在定植当年,由于植株小,行间空隙地多,容易生长杂草,要勤中耕除草,可以利用行间种植白菜、萝卜等矮杆型蔬菜。到第二年,虽然芦笋的地上茎生长很多,但是为了不影响今后株丛的发展和产量,一般不采收嫩茎,也不套种作物,中耕比上年减少。

2、追肥

芦笋的追肥仍然以农家肥为主,配合钾、氮化肥及饼肥等进行施用。一般每年追施1—2次,施肥的方法是沿着种植行的侧面开施肥沟,将肥料施放在沟内,再覆盖泥土,每亩施3000公斤左右。第一、二年因为植株不大,可以适当少施,随着植株不断长大可以适当增加。

3、培土

作为采收白芦笋为目的的,必须在幼茎出土前加强培土工作,使幼茎随着不露出土面,防止见光,形成白色柔嫩的产品。也可以用黑色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使抽出的幼茎见不到光线,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采收前10—15天,地下10厘米深处的土温达到10℃时在晴天培土,培土深度为地下茎盘上面25—30厘米。绿芦笋是出土变绿的嫩茎,也要培土13—15厘米。

采收

芦笋一般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采收,每年采收两季,南方地区采收期分别在4—6月和9—10月。部分地区从采收第一年开始,每年采收天数为:第一年20—30天,第二年40—50天,第三年60—65天,以后每年采收70—80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