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露地茄子种植技术是什么

 茄子是大众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在全国的栽培面积... 但是仍影响不了露地茄子的种植区域逐年地扩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露地茄子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露地茄子种植技术是什么

 露地茄子种植技术

 一、选种育亩:茄子的冬春大棚种植,应选用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又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播种前,

 ①建好苗床(应选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配置好营养土(苗床土:腐熟有机肥:复合肥=7:3:0.1,均匀拌合而成),并浇足底水;

 ②种子处理,除去瘪粒,将种子放入50?60℃热水中(三开兑一凉)不断搅拌,直至30℃左右,然后静置8?10小时后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并拌匀;

 下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内,播量适宜,播种后盖土1?1.5厘米厚的营养土,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增肥效促出苗。

 二、移栽定植:

 ①整地作畦,基肥于定植前半个月施入,要确保各类元素合理匹配。浇足底水。规划作畦,布好株行距,合理定植(一般在12月份定植完毕)。

 ②盖膜保温:冬季气温低,要采用二棚三膜覆盖,并给地面和植株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防病虫。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每天适时透光降温,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为宜。

 ③肥水管理:定植后,根据气温变化和生长采摘情况,合理控制水肥,确保营养均衡充足。

 三、促花壮果:植株结束缓苗恢复正常发育后,要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能有效抑制主梢和侧芽的狂长,促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要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粗果蒂,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落果。

 四、病虫害防治:冬季大棚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菌核病、猝倒病、果腐病、褐纹病、病毒病等,要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如DT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等)+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防治。

 露地茄子育苗技术

 茄子在冬季大棚可以种植,大棚茄子在秋末育苗,直接栽入大棚温室整理好的土地即可。夏季茄子春天开始育苗,夏季茄子育苗要等到春天温度升高以后再育苗,不然春冻会把茄子幼苗冻死,下面来看一下露地茄子育苗技术。

 播种:茄子品种可选择早熟、高产的绿油油、豫引一号、紫状元等,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上建阳畦做育苗床。苗床在播种前浇透水,撒播的每平方米播15克种子,摆播者每穴或每钵播2~3粒种子,然后覆1~2厘米厚的细土。

 播后管理:播种后白天盖严薄膜,夜间盖好草苫,气温短时达40℃也不通风,7天后即可出苗。幼苗出齐后到顶心期白天气温不宜超过32℃,阴天时白天最高温度掌握在20℃左右。待有80%的幼苗拱土时覆细土,出齐苗后再覆细土,覆土厚度为2~3毫米。当第一片真叶顶心时间苗,苗间距为3厘米。

 间苗与分苗:茄子间苗与分苗应在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后棚内不通风,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温度最低不低于15℃,经5天左右幼苗恢复正常时再通风。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20℃。阴雨、雪天要放风排湿,弱光条件下气温不能超过25℃,夜间最低温度以7℃~10℃为宜。幼苗在定植时应着生6~13片真叶,植株高20厘米左右,茎粗5毫米左右且大多数植株已显现大花蕾。定植前7~8天炼苗。

 露地茄子高产的种植技术

 1,选种催芽,露地茄子种植要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种好的良种,将种子放在58摄氏度左右的水中不断地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0摄氏度,然后泡两个小时,将种子取出风干后放在赤霉素溶液中泡24小时进行催芽。

 2,整地播种,种子茄子要选用微酸性,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去以后将催芽的种子拌沙撒播,然后盖上一层1厘米厚的土,如遇干旱,可以浇1~2次水,以保证土壤的湿润度,促进种子迅速的出苗。

高温季节大棚茄果类蔬菜栽培,如何通过防徒长促开花坐果?

夏菜育苗的设施随育苗方式而异。由于夏菜育苗的播种期在冬季或早春进行,这时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温度或保持适宜的温度,围绕这个问题而出现不同的育苗方式主要有阳畦育苗、塑料棚多层覆盖育苗、玻璃温室育苗、电热畦育苗等几种。

(1)阳畦育苗

阳畦育苗根据床土是否采用酿热物可分为冷床和温床两种。

①冷床。

多以单斜面为主,苗床由床框、覆盖物和风障等保温材料组成。床框用土壤、砖、木材、竹片等材料建造,覆盖物包括塑料薄膜、玻璃、遮阳网、无纺布和草帘等。冷床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直接利用阳光辐射和晚上保温来达到增温的目的;但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苗床内温度就会下降很低,对蔬菜特别是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秧苗影响很大,甚至出现死苗。冷床抗低温能力差,南方地区常作茄果类及豆类蔬菜播种床。

②温床。

温床也称作酿热温床。在结构上与冷床一样,它是一种不仅依靠太阳光的热能,而且还利用有机物的酿热发酵产生热量来提高苗床土温和气温的育苗设施。用青草、菜叶、垃圾、禽畜粪便、稻草、人粪尿等有机物作为酿热材料,做苗床时将酿热物铺在畦内,其上覆营养土,利用酿热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床温。铺填酿热物时,应根据苗床内温度的分布特点进行,即南墙侧最多,北墙侧其次,中间最少。其特点是:同时利用太阳辐射的热能和酿热物发酵产生的热能来提高床温,既增温又保温;缺点是酿热温床热量有限,床温调节困难,填充酿热物较费工。酿热温床一般作为假植床或育大苗用。

(2)塑料棚多层覆盖育苗

这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与塑料薄膜多层覆盖保温相结合的育苗方式。其骨架常用竹片、木材、钢材以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根据棚架的跨度和主高度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有大棚、中棚和小拱棚三种棚型。大棚主要有竹棚和钢棚两种,由立柱、纵杆、拱杆、压膜线等几部分组成,床宽6米,床长30~50米不等,南北伸长,拱杆间距60厘米,拱高2.2~2.5米。小拱棚的宽度有1.3米、1.5米、2米等,床长依地块和育苗数量而定,架材通常用竹片,制床时把竹片弯成拱形,拱高50~70厘米,每隔60~70厘米插一竹片,然后在拱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中棚宽度4米左右,以竹棚为主。育苗时可单独用一种棚型,也可用中棚套小拱棚、大棚套小拱棚和大棚套小拱棚等形式。夏菜育苗时温度较低,常用后三种形式。覆盖材料一般为透明塑料薄膜,天气寒冷时还可添加无纺布、遮阳网和草帘等。这种苗床的特点是温度比较稳定,操作方便,但棚内湿度较大。目前这种育苗设施常作为茄果类、豆类播种床,及大苗苗床。若铺设电热线,则可作为瓜类蔬菜播种床。

(3)玻璃温室育苗

这是一种固定型屋架式的育苗设施。南方地区常用的是双屋面连跨类型,这种类型可比单屋面节约材料,提高温室利用率。温室面积一般比较大,每间约200米2,宽6~8米,高3~3.5米。北方地区则以单斜面为主。它的特点是:玻璃采光性能好,增温性好;空间大,温度稳定,操作管理方便灵活,但一次性投资大,土壤易出现返盐问题。

(4)电热畦育苗

这是一种苗床内铺设电热线,并利用电流通过电热线产生的热能来提高床温的育苗方式。除利用太阳辐射外,其增温控温主要是通过电热线和控温仪进行。电热温床的场地可以是阳畦冷床、温床、塑料棚和温室等。铺设电热线前应先检测电热线是否通电。电热温床的制作是先作深15厘米且底面平整的畦床,畦底铺3~4厘米厚干稻草,踏实,上覆1~2厘米细土作隔热层。隔热层上铺设电加温线,每平方米功率90~120瓦,平均线距8~10厘米,铺线时要遵循床两侧稍密,中间稍疏的原则,严格防止电热线碰在一起。线要拉直,然后安装控温仪。作为播种床,上覆营养土5~10厘米;作为移苗床,则直接放置营养钵。它的特点是床土升温快而均匀,不受季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床温便于控制。另外,由于电热线的头、尾必须位于苗床的同一端,所以,在设立苗床时,应根据电热线的长度设定苗床的长度。

高温季节,在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栽培中,防徒长和促进开花坐果这两点是管理的关键。要想获得高产和高品质的蔬菜,防徒长和促进开花坐果从苗期开始,一直到开花坐果期,甚至是到了果实膨大期,都特别的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田间指导经验,总结出高温季节如何通过控制营养生长防徒长?促进茄果类蔬菜开花坐果,希望能够对从事茄果类蔬菜种植的菜农朋友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所帮助。

茄果类蔬菜栽培,管理上要重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茄果类蔬菜要想长的好,有两个生长状态要把握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我们所说的营养生长,指的就是长枝、长叶、长秧子;而所谓的生殖生长,指的是花芽分化、开花坐果、果实膨大。在生殖生长中 ,花芽分化特别关键,花芽分化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它直接决定了成花,花芽分化不好,要么花弱,要么分化出畸形花,畸形花坐的果肯定是畸形果。

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苗期至果实膨大期,我们都应特别重视,它们之间只要一出现失衡,就会出问题:

苗期生长失衡:在苗期,如果营养生长偏旺,苗就会徒长,出现?高脚苗?的问题;定植后至坐果前生长失衡:这一时间如果营养生长过旺,植株就会长的特别快,看着叶子又黑又绿,但是花就是不好好出,严重的第一穗花吐的特别短、花还没开花就从花瓣那块发黄脱落,或者整个花序开出的花特别小坐不住果;坐住果后生长失衡:植株生长过快,和果实形成养分竞争 ,就会出现植株长的特别粗,但果实膨大不起来,从而形成僵果。尤其是在第一穗果膨果期,一定要晚追肥,目的是让第一穗果把植株长势控住。

茄果类蔬菜的生长之所以出现生长失衡,和我们的日常管理有直接关系。如高温、浇水过多、底肥氮肥施用过量、喷施激素类药剂等。在高温季节,要想达到生长平衡的目的,对于营养生长,讲究的是以控为主,而对生殖生长,讲究的是以促为主。

茄果类蔬菜栽培,要想防徒长 ,营养生长要以控为主

要想防徒长,营养生长一定要以控为主。具体到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禁止使用激素

当下电商直播很流行,经常会看到许多小主播为了卖货,动不动就告诉菜农朋友在喷施叶面肥的时候加点芸苔素、赤霉素等等,其实这些做法到最后它并不增产,甚至还会降低果实的品质。在茄果类蔬菜栽培中,激素能不用尽可能不用,这是原则,除非替代不了的。

其实,无论是长植株、开花结果还是果实膨大、着色等,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田间管理手段来实现,使用激素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因此,不管是芸苔素还是赤霉素、复硝酚钠,都要尽量避免使用。

2、底肥要控制氮肥的使用

对茄果类蔬菜栽培来说,控氮肥要从底肥就要开始。无论是什么茬口,只要种的是开花坐果的蔬菜,底肥复合肥的选择一定是低氮的。推荐使用低氮(8~10)、中磷(12~16)、高钾(18~22)的配方。果菜类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果实,氮肥是用来促进营养生长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长叶、长秧。尤其是底肥,施入太多氮肥,只会出现植株徒长的现象,没有其它好处。

另外,在选择底肥复合肥的时候,最好是水溶性尽可能低一点的缓释肥,这样有助于持续稳定的给蔬菜作物提供养分,底肥推荐一亩地用氮、磷、钾配比为10-15-20的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就足够了。

3、前期追肥要适期

在坐住果之前,不需要追施氮、磷、钾的肥料。有很多农资经销商告诉菜农朋友,定植后为了促花,要追一次二铵,二铵是什么肥料?18个氮、46个磷,18个氮对于茄果类蔬菜来说,已经属于高氮,我们前面讲,底肥都要控氮,更何况是定植以后,更不能用高氮的肥料,用了肯定就是徒长,不管是普通二铵还是晶体二铵;果菜类是需要磷,但是需要中磷(14~16)就够了,什么作物最喜磷?葱蒜类的作物喜磷。

前期需要做的仍然是浇好水,定植水改土、缓苗水促花、花前养根(瓜类)或促花(西红柿、茄子、辣椒)。改土、促花、养根这三个管理工作哪一个都要比施用氮、磷、钾肥料重要的多。如何浇好前三水?有兴趣的菜农朋友可翻阅: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做好土、肥、水管理,你也能成为种菜高手

果菜类第一次追肥的时间:西红柿第一次追肥在第一穗果的膨果期(果实直径达到3㎝左右的时候),无论哪个茬口;黄瓜第一次追肥的时间是在根瓜采收完之后;茄子第一次追肥是在门茄进入瞪眼期;辣椒第一次追肥是在果实坐住4~5个,再去追肥。总之有一个原则,必须要等到果实坠住秧再去追肥。

4、适时打叶

我们首先要明白打叶的目的是什么?果菜类打叶是一项农业措施,有两个作用:

通风透光:所有的果菜都属于强光照作物,只要开花坐果的,光照时间越长,果实品质越好、产量越高。因为叶片多互相遮挡,就会影响光合作用,同时还要消耗养分,所以应适时疏除叶片,增加制造养分的能力。调控生长:在打叶的过程当中,不光是下部的老叶;叶片过多,营养生长就会过旺,因此,适时疏除小行中间的一些叶片,能够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所以,打叶不单单是老叶,还有一部分小行中间叶。

茄果类蔬菜栽培,要想多开花结果,生殖生长要以促为主

要想让果菜类蔬菜生长平衡,在高温的季节,肯定是营养生长旺,生殖生长弱,因此,我们在控营养生长的同时,还要促进生殖生长。我们国内,大部分果菜种植,都要通过打控旺的药剂来调控生长 ,但是在国外,用激素控旺是不会用的,果实坐果仍然比较好,主要是通过微肥来调控生殖生长的。

1、冲施促早开花、开花整齐

促花的肥料有两类肥料,一类是微肥,一类是磷肥。但是普通磷肥不建议用,因为普通磷肥我们地里基本都不缺,而且也起不到促花的效果。通过冲施促花,起作用的不是磷酸一铵、也不是磷酸二铵里的磷,而是水溶性磷酐。因此,如果非要用磷促花,一定要选含有水溶性磷酐的肥料。

冲施促花越早越好,建议在缓苗水和花前水时,冲施含水溶性磷酐肥料进行促花,能够保证早开花和开花整齐。

2、喷施促花芽分化

喷施促花的目的是刺激花芽分化,根据茄果类蔬菜植株的长势:

长势偏旺的植株:含海藻酸、甘露醇、氨基酸等的有机水溶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肥+粉唑醇,通过补充中微量元素平衡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 ,粉唑醇调控生长。长势偏弱的植株:喷施含海藻酸、甘露醇、氨基酸等的有机水溶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肥。

喷施从定植后10~12天开始喷施第一次,然后间隔7~10天再喷施一次就可以了。

在高温季节,控制营养生长是为了防徒长,促生殖生长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开好花、坐好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保证茄果类蔬菜的生长平衡,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