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过量使用化肥会带来哪些问题

化肥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盐类组成,所以长期和大量施用这些由盐类组成的肥料,当肥料进入土壤后,就会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渗透压,作物根细胞不但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就导致作物受害。典型的例子就是作物“烧苗”

过量使用化肥会带来哪些问题

农药大量施用后,造成农药残留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也造成污染。近几年大蒜价格低就是因为农药残留超标,国外收购商取消收购,导致的。我们自己食用的也可能检验不合格,只是国内民众的觉悟没有那么高,再就是自己化验的成本太高。普通民众承担不起。

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 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

② 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代换Ca2+、Mg2+等,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 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亚硝酸盐的生物毒性比硝酸盐大5~10倍,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则是强致癌物质(见N-亚硝基化合物与癌)。使用化肥的地区的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的含量会增加,甚至超过饮用水标准。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和牧草等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加。食品和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曾引起小儿和牲畜中毒事故。

化学肥料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1~100ppm,含铅5~10ppm,这些杂质也可造成环境污染。

④ 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还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或无机氮形态进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应对施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

有机农药 有机农药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硫农药、有机金属农药,以及含硝基、酰胺、腈基、均三氮苯等基团的有机农药。在上述几大类有机农药中,论应用历史以有机氯农药为最长;论品种则以有机磷农药为最多。

中国使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六六六和 DDT。西方国家尚有环戊二烯类化合物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这些化合物性质稳定,在土壤中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几年甚至十几年。它们可随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飘移至世界各地,然后又随雨雪降到地面。因此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也能检出有机氯农药。某些有机金属农药,例如有机汞杀菌剂,性质稳定,且降解产物的残留毒性相当严重,大多数国家已禁止使用。

无机农药 无机农药应用的品种已经很少。在一些地区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是含汞杀菌剂和含砷农药。含汞杀菌剂如升汞(氯化汞)、甘汞(氯化亚汞)等,它们会伤害农作物,因而一般仅用来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汞制剂一般性质稳定,毒性较大,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中国、美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含砷农药为亚砷酸(砒霜)、亚砷酸钠等亚砷酸类化合物,以及砷酸铅、砷酸钙等砷酸类化合物。亚砷酸类化合物对植物毒性大,曾被用作毒饵以防治地下害虫。砷酸类化合物曾广泛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但也因防治面窄、药效低等原因,而被有机杀虫剂所取代。

农药残留和污染 各类农药并非都有残留毒性问题(见农药残留),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也不一样。农药的不同加工形式对农药在作物表面上的铺展和覆盖能力,对喷出的药液(或药粉)能否稳定地粘着在作物表面上,以及对农药能否穿透植物表面角质层又不致很快散失等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农药对作物污染的程度产生差异。此外,农药的不同剂型在土壤中流失、渗漏和吸附的物理性质并不相同,因而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能力也有差异。

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污染、有机磷农药污染和有机氮农药污染。人从环境中摄入农药主要是通过饮食。植物性食品中含有农药的原因,一是药剂的直接沾污,二是作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药剂。动物性食品中含有农药是动物通过食物链或直接从水体中摄入的。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浓度一般是很低的,但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可使生物体内的农药浓度提高至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见农药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农药的降解 农药在自然环境中是可以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很容易降解。难于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在微生物、紫外线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也可缓慢降解。农药在生物体内也同样会发生代谢和降解。一般说来农药的降解或代谢产物的毒性比亲体小些。但有几种情况应该注意:一是有些降解或代谢产物的毒性比亲体强,如杀虫脒的降解产物4-氯邻甲苯胺对小白鼠的致癌性比杀虫脒亲体强得多。二是降解产物虽然毒性较小,但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如有些农药的降解产物的溶解度升高了,危害性也就增强。三是有些农药亲体无毒,其代谢产物有毒,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中代森类杀菌剂形成的降解产物乙撑硫脲,对受试动物有致畸、致突变效应,亲体化合物则不会起这种作用。四是有些农药使用后的残留毒性是由药中所含杂质引起的,如除莠剂2,4,5-T对动物具促畸作用是因为产品中含有杂质四氯二?英。因此农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以什么方式发生降解,是必须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毒性 关于农药的慢性毒性问题,除了有机汞类、2,4,5-T、杀虫脒等已有定论外,大部分农药包括目前大量使用的农药还没有确切的结论。评价农药的慢性毒性时,除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对生物的影响。

菜园果园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如下,科学施用化肥,有利提高蔬菜的产量及品质。有针对性地增施微量元素化肥,能防治蔬菜缺素症和生育不良现象。例如菜园土壤含硼量低于1毫克/公斤土(有效硼)时,会出现萝卜空心,芹菜茎折和茎秆开裂,白菜和菠菜生长不良;若土壤缺钙时,西红柿出现脐腐病,白菜出现干烧心;土壤缺铜时,豆类根瘤菌活动会大力减弱,表现产量低,空荚率高。 如果化肥施用不当,也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很容易使有些蔬菜茎秆过度软嫩,从而招致病害的侵袭和危害,使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施用化肥的种类如果不当,对蔬菜的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如马铃薯、山药、山芋、藕等淀粉含量较高的蔬菜,施用含氯离子较多的化肥(氯化钾、氯化铵)会使淀粉含量低,食品差,不耐贮藏。 长期重施化肥,而忽视农家肥和多种营养的配合施用,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增多,人吃后易引起体内血红蛋白异常,破坏和降低血液循环时的带氧功能。蔬菜施用化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以肥效长、养分多、富含多种养分的农家肥为主,无机化肥为辅,按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将化肥与农家肥混施,或随水追施化肥。 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可以起到缓急相济,互相补充的作用,效果好。②氮肥与磷肥及微量元素配合。土壤中磷不足,。一味增施氮肥,增产效果降低会降低产品质量,还会逐渐造成氮肥浪费,所以要根据前茬作物的生长情况及产量、土壤中的缺素状况,采取缺啥补啥,切勿盲目乱施和大量乱施:③改进氮肥施用方法。 应注意氮肥深施,施后盖土,使之与空气隔开,减少挥发,个别铵态氮可被土壤吸附,减少流失。深施比地面撒施,可提高肥效10%-30%,化肥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可达50%-60%。采取基肥深施、种肥底施、追肥沟施或穴施,才能充分发挥施肥效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