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是哪个国家的
卢旺达共和国(Republika y'u Rwanda) ,简称卢旺达。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家。东邻坦桑尼亚,南连布隆迪,西和西北与刚果(金)交界,北与乌干达接壤,国土面积26338平方公里。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
主要民族有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官方语言为卢旺达语、英语、法语和斯瓦西里语。
卢旺达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落后的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战争的影响,粮食自给不足,年缺粮30%左右。1994年的内战和大屠杀使卢经济崩溃,财政枯竭。新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发行新币、使卢朗贬值70%,并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改革税收制度、私有化等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经济逐年增长,国家重建初见成效,经济已超过战前(1990年)水平。
2016年10月28日,卢旺达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家。东邻坦桑尼亚,南连布隆迪,西和西北与扎伊尔交界,北与乌干达接壤,国土面积26338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149位,与布隆迪、马其顿、海地和阿尔巴尼亚面积接近。卢旺达地处非洲中东部,西接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邻乌干达,东面和坦桑尼亚接壤,南部与布隆迪交界,国家处在赤道以南几个纬度范围内,属内陆国家。首都基加利位于该国中心附近。 [
地形地貌
卢旺达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整个国家都处在高海拔地区:最低点鲁济济河也高于海平面950米。中西部以山区为主,这些山脉是艾伯丁裂谷山脉的一部分,而艾伯丁裂谷又是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沿卢旺达西部边境从北向南延伸。境内最高的山位于西北部的维龙加山脉火山链,其中卡里辛比火山高4507米,是卢旺达的地理最高点。该国西部这段位于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生态区内的山区海拔高度在1500至2500米之间。卢旺达中部以连绵起伏的丘陵为主,东部边境地区则由热带草原、平原和沼泽组成。
气候特征
卢旺达属温带和热带高原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其气温比典型的赤道国家要低。位于该国中部的基加利日常温度一般在12至27°C之间,全年波动幅度较小。全国范围内也有一些地方温差较大,多山的西部和北部比东部低洼地区的气温要低。卢旺达每年有两个雨季,每一个从2月持续到6月,第二个从9月到10月;同时也有两个旱季,其中6到9月这个持续时间较长,经常完全没有降水,另一个则是从12月持续到次年2月,相对来说情况不及前一个那么严重。降雨量因地域而不同,每年西部和西北部降水较东部和东南部为多。不过,雨季模式已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变动。战略前瞻组织的一份报告中称,每年阴雨天数有时会变少,但短时间内的降雨量更大。还有些情况下单一天内就会频繁出现倾盆大雨,降雨量超过以往一个月的总和。此外还存在雨季姗姗来迟或是提早结束的情况。
水系分布
刚果盆地和尼罗河流域之间的分水岭从北向南穿过卢旺达,国内约80%的区域从尼罗河引流,另外约20%则从鲁济济河和坦干依喀湖取水。该国最长的河是源于西南部的尼亚巴隆哥河(Nyabarongo River),分别朝北、东和东南方向转向后流入鲁武武河并形成卡盖拉河,卡盖拉河将沿坦桑尼亚东部边境流向正北方。尼亚巴隆哥河与卡盖拉河最终都将流入维多利亚湖。卢旺达湖泊众多,其中以基伏湖最大。该湖位于艾伯丁裂谷底部,沿卢旺达西部边境延伸,最深处有48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20个湖之一。其它几个面积较大的湖泊包括布雷拉湖(Lake Burera)、儒洪多湖(Lake Ruhondo)、木哈子湖(Lake Muhazi)、鲁韦鲁湖(Lake Rweru)和艾希玛湖(Lake Ihema),其中艾希玛湖是阿卡盖拉国家公园东部平原一系列湖泊中最大的一个。
时区
卢旺达属于东2时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不实行夏令时。
卢旺达
经济
货币名称:卢旺达法郎(Rwanda franc)
汇率(1997年):1美元=301.53卢旺达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7年):10.1%
资源
已开采的矿藏仅有锡、钨、铌、钽、绿柱石、黄金等。锡储藏量约10万吨。泥炭蕴藏量估计为3 000万吨。基伍湖天然气蕴藏量约600亿立方米。尼亚卡班戈钨矿是非洲最大的钨矿。森林面积约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29%,是卢旺达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工矿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8.1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其中制造业产值为3.4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9%。工业从业人口约14万。内战前有各类工业企业220余家,除咖啡、茶叶等农畜产品加工厂外,还有卷烟、饮料、火柴、造纸、肥皂、电池、水泥厂等。绝大部分工业品依赖进口。1990年全国发电量7 829万度,年需进口9 568万度电,水力发电占年耗电量的54.65%。卡吕吕马锡冶炼厂是非洲大型锡厂之一。1994年内战摧毁了卢旺达80%的电力生产能力,使工业遭受巨大损失。截至1998年10月,工业已恢复到战前生产的78%。
农牧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6.8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5%。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85万公顷,已耕地面积120万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水稻、薯类、豆类、芭蕉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茶叶、棉花、除虫菊、金鸡纳等,大部分供出口。约50%以上的农民拥有小于1公顷的土地,其余农民,尤其是战后归来的难民耕种国有土地,向国家纳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土流失和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小,使卢旺达的农业情况不断恶化。1994年内战造成50万人死亡,200万人沦为难民,逃亡他乡,致使农田荒芜,农牧业生产遭到破坏。1998年,因暴雨侵袭,粮食生产损失严重,出现粮荒。截至1998年10月,农业已恢复到战前的86%。
战前畜牧业较发达,天然牧场占全国总面积1/3。1991年主要牲畜存栏数:牛63万头,猪13.9万头,绵羊39.3万只,山羊115万只。年捕鱼量5 000吨。
交通运输
卢旺达境内无铁路,交通运输全靠公路和航空。
进出口货物通道
一是从基加利经乌干达至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全程1721公里;二是从基加利到布隆迪的布琼布拉,然后由水路经坦桑尼亚的基戈马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全程1762公里;三是从基加利到鲁苏莫经坦桑尼亚的伊萨卡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长1 638公里。战争期间,基加利国际机场一度关闭,部分地区交通中断。
公路
总长206 340公里,其中干线6401公里,支线199 939公里。1991年公路货运量为216 676吨。1992年有机动车27 441辆,其中货车1633辆,小汽车8088辆,公共汽车184辆。1994年内战期间,上述车辆多数遭毁或被开往邻国。目前的商业运输主要由私人控制。
空运
战前,国家航空公司拥有一架波音707货机和数架小型客机,有飞往坦桑尼亚、布隆迪和扎伊尔的定期航班。首都有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比利时、法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航空公司在卢旺达有航班。内战期间卢旺达空运一度中断。战后,基加利国际机场很快重新开放。比利时航空公司恢复通往卢旺达的航班,从基加利可以十分方便地抵达坎帕拉、内罗毕和布琼布拉。卢旺达国家航空公司有一架20座的小型客机,主要从基加利飞往坎帕拉及布琼布拉和达累斯萨拉姆。1998年,卢旺达国家航空公司更名卢旺达联合航空公司,并实行部分私有化。1月,成立了一个拥有一架78座的波音喷气式飞机的私营航空公司——卢旺达航空公司。
财政金融
处于极度困难之中。前政府败走时卷空国家的所有财产和资金,现在卢旺达国家银行无任何储备,政府机构中职员的工资亦成问题。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外债总额为11.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6%。1980~1990年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96.2%,1991~1997年达2 948.4%。仅次于索马里,在非洲居第二位。1998年外汇储备为1.453亿美元。
对外贸易
战前外贸长期逆差。采取进出口贸易许可证自由发放制度。1997年卢旺达的出口总额为1.2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93亿美元。逆差为3.73亿美元,约为出口总额的3.1倍。
战前卢旺达主要出口咖啡、茶叶等农副产品和锡矿石,其中咖啡和茶叶占有重要地位。卢旺达的主要进口商品为燃料、车辆、机械、电器、建筑材料和纺织品。主要出口对象国有德国、荷兰、比利时。主要进口对象国有比利时、肯尼亚、南非、法国等。
外国援助
1995年接受援助国官方提供的发展援助7.109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3.781亿美元,多边援助3.732亿美元。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有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联合国难民署、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等。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1985~1997年卢旺达共接受各种外援24.304亿美元
乌干达
经 济 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乌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连年战乱,经济一度濒临崩溃。1986年抵运执政初后,实行务实、稳妥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农业,整顿国营企业,扶植私人经济,推行自由贸易等措施。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7%,位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被世界银行列为结构调整计划样板。1999/2000财年,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私有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机构和援助国继续向乌拨款,并承诺大幅减免乌债务,使乌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但受国际油价上扬、咖啡等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低迷、出兵刚果(金)造成军费开支过大等因素影响,乌经济增长率仍低于预期增长速度。
1999/2000财政年度主要经济数字如下(乌官方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约61.1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
通货膨胀率:3.1%(2000年8月)
外债:30.7亿美元
外汇储备:7.2亿美元
货币名称:乌干达先令
汇率:1美元= 1850乌干达先令(2000年11月)。
回答者:yjk2099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1-20 09:47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