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做好大棚降温

大棚的保温性能较差,特别是夏秋季的午间温度容易过高,要切实做好降温工作:1. 覆盖遮阳物。棚顶覆盖遮阳物,常用的有遮阳网与草帘。在棚顶覆盖2层遮阳网,内层紧贴塑料薄膜,外层约离棚顶15cm~20cm,并挂出大棚两侧1.5m~2m左右,形成外走廊,以防止两侧阳光直射。草帘直接盖在塑料薄膜上,以棚内不见阳光为度。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利用绿色遮阳,也有降低棚内温度的效果。2. 棚顶喷水。在高温期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1次,至下午3时左右。3. 加强通风。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傍晚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4. 适饲湿叶。 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周金钱)

怎样做好大棚降温

在寒冷的冬季,究竟怎样给蔬菜大棚保温是最有效的?

一、应对低温 连阴天气来临时,提高大棚的保温性能非常关键。 生产中若遇连阴天气蔬菜生长受到影响后,如瓜类蔬菜表现为化瓜、花打顶,茄果类蔬菜表现为黄叶,果实不膨大等,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要想使连阴天气里的棚菜正常生长,首先要解决好大棚的保温问题。 保温措施力求及时周到

连阴天气之所以会出现冻害,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菜农收听天气预报不及时,采取措施过晚造成的。因此,增温措施一定要在连阴天来临之前及时周到地做好,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其措施一是注意调节揭膜、放膜时间。只要不下雨、下雪,但凡有一些散热光,也要揭膜,但时间可比晴天晚半个小时,下午放膜时间要比晴天早半个小时,以利于棚室保温。二是为了达到好的保温效果,可在小棚上面加盖一层无纺布或遮阳网等保温材料。三是增设“棚中棚”。在出现极端低温天气时,可选择增设“棚中棚”加以保温。四.在大棚北面和西面加盖“围裙”,即用草苫或稻草竖立着覆盖,以减少西北风吹袭和散热量,利于该处蔬菜生长。五是在蔬菜生长低温阶段,叶面喷施防冻液或磷酸二氢钾营养液,可起到防寒受冻、保花保果的作用。 阴雪天防棚内夜温偏高

连阴天保温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需要合理调控。遇上雪天,夜温很容易反弹,植株白天积累的光合营养少,而夜间消耗的多,很容易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因此,连阴雨雪天气调控好夜温至关重要。

在雪天,一般大棚放下草帘后棚内温度有一回升的过程,一般来说,回升2 -3℃ ,若闭棚前温度高于 20℃ ,则上半夜温度偏高,就容易出现呼吸作用过量消耗营养,造成作物生长不良。因此,除合理关风闭棚外,闭棚后还要检查棚内夜温的情况,若发现夜温偏高,则应将棚内的“棚中棚”、棚外的“围裙”等保温措施撤除,若上述措施仍不能将温度降下,可将小棚上无纺布遮阳网掀起,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二、降湿应采取综合措施 多数菜农都在连阴天采取加大放风力度和控制浇水等最基本的措施来降低棚内湿度,其实,降湿的措施还有很多,须综合预防才行。 一是及时消除棚膜流滴。连阴天里,棚膜流滴严重,可以用杰效利或者豆面稀释后喷洒于棚膜上,对防止流滴有一定效果。二是覆盖地膜。三是提高棚内温度。棚内温度升高,空气饱和度即增大,相对湿度相应地就减少。但是在冬春,外界温度低,棚内温度高。如果早放风排湿,棚内积攒的热量一旦排出去,棚温下降使空气饱和度变小,反而使相对湿度升高,棚内轻则“起雾”,重则结露滴水。四是喷药时改喷雾为喷粉和烟雾剂防治,避免人为增加棚内湿度。连阴天时,棚内易暴发病害,但又不得不用药,因此最好选用百菌清烟剂、速克灵烟剂等广谱杀菌剂进行预防。五是注意合理浇水。冬春棚温低、光照弱,一旦浇水过大很容易导致棚内湿度持久不降,所以连阴天时,浇水要看墒情,盲目浇水将降低大棚土壤和空气温度。所以要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数量,并实行隔行浇水,以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 

生产中很多菜农用地膜将棚内地面几乎全部覆盖,虽然极大地降低了空气湿度,减少了病害发生的机会,但这样做一是阻碍了空气与土壤的气体交换。全棚覆盖地膜后,氧气进入土壤和二氧化碳散出土壤受阻,导致土壤内二氧化碳积累、氧气缺乏,蔬菜根系呼吸强度下降,空气中也得不到土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补充,蔬菜生长受到影响。二是全棚覆盖地膜使土壤有害气体增加,导致伤根。地膜全棚覆盖在影响土壤气体交换的基础上,由于土壤氧气含量的降低,土壤微生物进行厌氧呼吸或对硝态氮肥进行反硝化作用,产生还原性气体,如一氧化氮、氧化氮等,严重影响蔬菜根系的正常生长。可在操作行内撒施稻壳、稻麦或玉米秸等作物秸秆。一方面直接阻止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另一方面作物秸秆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这些作物秸秆在腐烂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棚内温度和蔬菜的光合作用。 三、及时补光 连阴天气里,弱光是制约大棚蔬菜产量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是连阴天棚菜补光要分秒必争。冬季和早春温度低,且夜长昼短,再遇上连阴天,无纺布或遮阳网或草帘迟迟不揭,蔬菜的见光时间就更短了,若持续的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连阴天里大棚蔬菜补光工作要分秒必争。连阴天只要不下雨雪,就要揭去覆盖物,让蔬菜多见光,并要尽量早揭晚盖,切忌全天不揭。当然,揭去覆盖物后,若棚内温度降得过低,可再将其盖上。

二是选用优质大棚膜,勤擦棚膜。大棚薄膜的质量直接影响透过的光照强度和光质,所以必需选用优质的棚膜。连阴天本来光照就弱,若棚膜上灰尘过多,使其透光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常清洗掉棚膜上的尘埃与污物,特别是下雪天还应随时清除积雪,保持膜面洁净,使棚膜尽量保持较高的透光率。

三是在连阴天到来前,要及时整枝、打杈,打掉老叶、病叶、死叶,对改善棚内蔬菜光照条件,提高蔬菜产量也有明显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整枝打杈工作切忌在阴雨天气里实行,以免留下伤口后利于细菌性病害的侵染。

北方地区秋冬季节,雾霾、阴天时间较多,是蔬菜减产和降低品质的重要因素。

连阴天低温寡照,不仅降低了设施蔬菜的光合作用,出现了落花、花打顶等生理性病害,还导致植株徒长,叶片变黄,抗逆能力下降,引起多种病害发生,降低了产量和品质,严重者将会使生长停滞造成绝收对温室蔬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一、适时揭帘增加光照

云层的散射光对于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增加墙体、土壤的蓄热量,促进叶片光合作用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一般只要不是下雪、下雨和大雾天气,都要揭帘子。但是温度低时,一定要晚揭帘、早盖帘;温度高时,早揭帘、晚盖帘,防止长时间的闷帘造成低温、高湿和弱光环境,容易诱发各种病害的发生。

若遇阴雨天和下雪天,当温室内温度未低于要求温度时,也应坚持揭开草帘,使植株受光,但温度若低于要求温度时,要覆盖草帘,停雪后及时清扫积雪,增加光照。此外,天气突然转晴后,最好不要全部揭开草帘,以防止度过阴雨天气的瘦弱植株突然见光,棚内温度骤增,使植株水分蒸发加大,造成植株临时性萎蔫,应放下部分草帘遮光降温,等植株恢复生长后,再全部揭开,反复2~3次后,就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二、低温尽量控肥控水

冬季温度对设施蔬菜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底肥充足、底墒较好的情况下,尽量少浇水少追肥,以利于保持地温和气温,降低空气湿度,不沤根、不伤根,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低温寡照天气,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少浇或不浇,浇水间隔时间适当拉长,应以浅水浇灌或滴灌为宜。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棚中覆盖地膜,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不能通风时,可采取自然吸湿,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三、及时采摘和疏花疏果

冬季如遇阴、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地温低,光照弱,植株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较少,不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瓜类、茄果类蔬菜一定要及时采摘大果、摘除过多的花和小果,减少植株对养分的过度消耗,以促进根系和植株的正常生长。

四、加膜做好防冻工作

温室前部最易发生冻害,应重点要做好防冻工作。在前沿再加一层1m高的地膜或薄膜,不仅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前沿滴水,减少病害的发生。

五、加盖防雨防雪薄膜

温室上面覆盖的草帘子一定要厚(一般要求3~4cm以上),同时要保持干燥才能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一旦被雨雪、露水浸湿,不仅保温性差,也缩短使用寿命。因此要在草帘外层覆一层防雨防雪薄膜,不仅可以保温,也便于积雪的清除。

六 购买增温产品进行物理化增温

时代进步 科技在发展 当然农业也在进步和发展 农业技术设备都有质的飞跃提高。也更加安全可靠人们生活提高 当然设备也得有所提高 否则你将被淘汰 作物卖不了好价钱 您应该转变态度和方法 当所谓的土办法提高不了作物产量 以及给作物带来危险 影响产量 不但增加不了大棚温度并且对大棚有害 您应该购买增温物理化产品 为大棚增加温度以及光照 市面上增温产品有很多 您根据您种植作物 以及大棚情况实际进行操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