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国家乡村旅游示范区
1.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武胜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元市单玲县泸州市江阳区醉美江湾农业园区什邡市简台村
2.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中央政府会拨款把村子建得漂漂亮亮的。
贫困农民家庭将获得住房重建的财政援助,最高6万元。
3.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名单
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
4.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村
民俗村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渔湾民俗村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大渔湾民俗村创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目前有明清民居建筑50余座。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溶于古建筑之中,每一种建筑风格都体现了古文化的不同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一个民俗村,树高林密,道路笔直,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繁荣景象。
5.乡村旅游示范镇
57平方公里
安康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58位,旬阳省级高新区和石泉、汉阴、平利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全县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429万平方米,企业2563家,整合农业、工业和贸易覆盖1530个现代农业园区。
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58个,启动1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2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1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
认真贯彻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财富和人民不会辜负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不会辜负人民的期望,继续为蓝天碧水净土而奋斗。环境空气质量和城市水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类标准限值,出陕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二类标准。完成城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治理水土流失2104平方公里,补充耕地3.2万亩,绿化126.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建设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理中心,建设145个县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6.国家旅游示范村
郊区型。这是中国最受欢迎、最成熟、最有前景的乡村旅游类型。
依托景区。中国美国著名的景点被村庄包围,周围的山需要保护。乡村类型。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特色乡村的乡村旅游在老、小、边、穷山区发展迅速。
7.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排名
一、加大力度推进融合发展,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凝聚力。
1.促进学科深度融合。支持发展行政区域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工业联合体,积极发展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工业联合体,鼓励发展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扩大农民合作社,培养农民合作协会,探索发展公司化合作社,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户的联合合作社,实现集团化发展。
2.推动商业形态深度融合。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规模化、特色化和
3.打造产业融合的载体。支持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产销一体、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农村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原料基地标准化、加工转化集约化、区域主导产业化、利益紧密化的农业强镇,实现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一体化格局。打造一批农业强、产业旺、民心旺的新城镇,确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农村产业发展高地。
4.促进加工设备的升级。实施农业农村部等15个部门的《关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引导加工企业改变技术、生产工艺、营销渠道,促进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始到深度、加工产品由粗到精。推广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加工技术和设备,引导相关社会组织推广中国中国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
5.加强深加工基地建设。按照谷穗吃谷尾和农业负责人负责尾部,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一体化政策、集聚要素、集中服务和企业,建设一批原料基地、企业驱动、科技引领和配套服务。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工程,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使产品适合整理后进行深加工。鼓励全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乡镇和加工强县。认定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性好的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
6.促进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推广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农村绿色生产模式,加快种植、养殖、回收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和利用网络体系。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设施设备集成,推进清洁加工,促进加工副产品循环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多重增值、节能减排。介绍一批农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
第三,集聚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
7.加快特色资源开发。制定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编织、特色制造、特色工艺品等地方产业,增加特色品牌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供给,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发展本土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文化之根。
8.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多元化特色粮、油、薯、果、菜、茶、木耳、中药材、良种繁育、皮棉花卉苗木等特色养殖,加快绿色循环种植基地建设,配套发展加工物流,推动特色产品高质量发展。扩大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项目实施范围,建设一批绿色循环工程
11.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引领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重心下沉,向县村布局,向重点产区和优势区域集聚。完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新认定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2.培育产业化财团。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带头,与农民合作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形成要素优化配置、专业化分工、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原料基础优、加工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品牌效应大的示范联合体。引导联合体共同制定章程,明确权责,完善治理机制,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主体优势,提高农户参与度,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扩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范围,支持政策创新,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13.完善农合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购买红利,土地流转优先就业社保和农民按股分红。实施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自主选址开展试点,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
五、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加乡村产业发展亮点。
14.打造优秀的休闲旅游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挖掘特色景观、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优质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拓展农业功能、开发特色产品、发掘村落历史、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村落与村民住宿、农事体验和康复基地等。培育一批具有一村一景和一村一韵创造突出的特色。引进新一批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县。
15.丰富休闲旅游业态。加强规划、设计和创新理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手段,提升农家乐和农业经验,发展高端民宿、疗养基地、摄影基地等高端业态,探索农业主题公园、教育农业园、创意农业、深度体验、新疗养等新业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提升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
16.提高休闲旅游管理水平。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技术法规和服务标准,以标准打造品牌,以品牌吸引资本,以资本汇聚资源。组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培养一批素质强、管理好的产业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聚集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服务规范和经营安全。开展不同特点和形式的主题活动,继续开展春天赏花,夏季凉爽,秋天的收获和冬天农民的乐趣。
六、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
18.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我们将支持那些返回农村的人。田秀才,当地专家和农村创客兴办特色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农贸直供、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村产业新模式。培育各类新型综合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和中央厨房食品冷链配送,实施智能生产、商务平台、物流终端、产业联盟、资源共享等新模式。举办农村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宣传推介第三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第一批全国优秀农村企业家和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9.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资源,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在平台上聚集资源,为创新创业服务,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创新创业集聚,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云平台,发展众创、众筹、众包、众扶等模式。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100个国家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确认100个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培训、实践、见习、实习、孵化基地。务实办好全国新型农民新技术创新博览会,展示新成果,交流新经验,实现新发展。
七、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和文化底蕴,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建设一村一品有条件的示范村镇和休闲旅游精品景点。支持贫困地区打造特色产品品牌。产业化强的农业镇和绿色循环的优质高效特色产业项目要尽可能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倾斜。产地农产品初加工项目要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储藏、烘干、保鲜等设施。
21.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基地。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带动贫困户走进大市场。组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县合作开发农业资源,拓展产品市场,以业促扶贫。
22、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参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博览会、展览会等活动,举办扶贫专场,促进产销衔接,推动品牌推广。组织国内大型加工、购销、投融资企业和科研单位赴贫困地区开展县企村企对接活动,促进直销直供、原料基地建设、招商引资等项目对接。
乡村旅游口号
1、最忆女娲故里景,最美香村田园情。
2、纵情锦绣山水,相约生态平利。
3、自然、自在、自我平利乡村游。
4、中国心,女娲情,山水景,平利行。
5、中国茶乡,醉美平利。
6、原汁原味原生态,乐山乐水乐平利。
7、悠悠茶乡行,浓浓女娲情。
8、养生山水,圣母福地中国,平利欢迎您。
9、寻梦女娲山,纵情天书峡。
10、寻梦美丽乡村,情醉山水平利。
11、寻根女娲故里 养生绿色茶乡。
12、寻根女娲,品味平利。
13、寻东方圣母,游秀美茶乡。
14、心与梦的平利,诗与画的游记。
15、心驰女娲故里,神往绿色平利。
16、相约天书峡,醉美女娲山平利。
17、相约魅力茶乡,共享美丽乡村。
18、相约美丽乡村,品味田园风情。
19、西部山水画廊,乡村旅游天堂。
20、西北名茶大县,绿色休闲家园。
21、听到的是平利,看到的是美丽。
22、田园、牧歌、女娲陕西平利欢迎你。
23、天有多大问女娲,景有多美问平利。
24、探女娲神韵,揽茶乡风情。
25、世界好近,乡村好美中国,平利。
26、诗画中的乡村,山水中的平利。
27、圣母,传古今,茗茶,香天下。
28、生态山水秀,女娲故里游!
29、生态平利,魅力乡村,欢乐茶乡。
30、生态画廊,休闲家园中国,平利。
31、山水女娲故里,西北最美乡村。
32、山水灵动画卷,魅力人文平利。
33、山灵水韵,茶乡平利。
34、山和水的世界,你和我的`平利。
35、山川为茗,娲皇遗香。
36、人文生态画廊,休闲度假天堂。
37、人文山水秀,醉美乡村游。
38、人文平利,山水画廊。
39、人类始祖拜女娲 陕中休闲来平利。
40、人类的女娲,世界的平利。
41、让心灵在美丽乡村度假--陕西平利。
42、千年山水绿,一品绞股蓝。
43、平心静气,天时地利茶乡平利欢迎您。
44、平利秀色赛江南,女娲茶韵溢神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