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灌溉系统的英文

irrigation system;

灌溉系统的英文

英 [rge?n ?s?st?m] 美 [rge?n ?s?st?m]

灌溉系统

双语例句:

1

The rivers merge just north of a vital irrigation system?

就在一个重要的灌溉系统的北边,这些河流交汇在一起。

《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2

The model shows the whole project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这个模型展示该灌溉系统的全貌。

百度翻译例句库

3

The canals and ditches formed a complete irrigation system.?

大小沟渠,成龙配套。

百度翻译例句库

4

Application and Study on GPS Technology for Irrigation System?

GPS技术在大型喷灌机变量控制中的应用

dict.cnki.net

5

Principle of neg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irrigation system and feasibility experimental study?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

dict.cnki.net

主要包括补给项和排泄项。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量,灌溉回归量;排泄项主要包括开采量和蒸发量。

(1)降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补给是本区主要的补给源,其入渗量与降水量、潜水水位埋深和包气带岩性有关。计算公式如下[49]:

图8.16 研究区平面剖分示意图

Q降=αkPF(8.3)

式中:Q降为降水入渗补给总量,m3/a;α为降水入渗系数,根据计算区表层土性质和多年水位埋深综合选取;k为有效入渗面积调整系数;P为计算区多年平均降雨量,m/a;F为计算区面积,m2。

多年平均降雨量采用1987~2004年的统计数,取常量0.55m/a;地下水水位选取多年平均水位综合值,岩性按分区表层土总体综合性质给出,并查表选取降水入渗系数;面积系数是考虑去除无效入渗面积的比例(表8.5,图8.17)。

表8.5 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表

图8.17 参数分区图

(2)灌溉回归入渗量[49]

Q灌=Q井+Q渠(8.4)

其中,Q井=βQ农≈0.5Q渠则 Q灌=3βQ井

式中:Q灌为灌溉入渗补给总量,m3·a-1;Q井为井灌回归补给总量,m3·a-1;Q渠为渠水灌溉补给总量,m3·a-1;Q农为农业用水开采总量,m3·a-1;β为井灌回归系数,根据计算区表层土性质和多年水位埋深综合选取。

研究区1987~2004年,地下水年均农业井开采量为6239.93m3/a,按水文地段分区,把《宁河县地下水年鉴》统计的农业井开采量列入表8.6,地下水水位选取多年平均水位综合值,岩性按分区表层土的总体综合性质给出,并查表选取井灌回归系数(表8.6)。

表8.6 井溉回归补给量计算表

(3)蒸发排泄量[49]

Q蒸=ckεF (8.5)

式中:Q蒸为蒸发排泄总量,m3/a;c为蒸发系数,根据计算区表层土性质和多年水位埋深综合选取;k为有效蒸发面积调整系数;ε为计算区多年平均蒸发量,m/a;F为计算区面积,m2。

多年平均蒸发量采用1987~2004年的统计数,取常量1.615m/a;地下水水位选取多年平均水位综合值,岩性按分区表层土总体综合性质给出,并查表选取潜水蒸发系数;面积系数仅考虑可耕种面积的比例(表8.7)。

表8.7 潜水蒸发排泄量计算表

(4)地下水开采量

本区地下水主要开采第Ⅱ、Ⅲ、Ⅳ含水层组,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根据第3章统计的研究区各含水层组历年实际开采量确定,开采强度见表8.8。

表8.8 1987~2004年各含水层组开采强度统计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