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在浙江省丽水市哪个县
2021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成立。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该县自公元9世纪开始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2005年6月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主要特征
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作为一种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水稻、杂草构成了系统的生产者,鱼类、昆虫、各类水生动物如泥鳅、黄鳝等构成了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循环,不需使用化肥农药,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
另外,稻鱼共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有分析表明,稻鱼共生系统内磷酸盐含量是单一种植系统的1.2倍,而氨的含量则是单一种植系统的1.3~6.1倍。另外,系统中的鱼类还可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环境。
辩论化肥农药该不该在生产中使用,可以支持正反两方观点,充分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使用化肥农药利大于弊。原因如下:
1. 增产增收:化肥农药能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有句俗话叫“肥是农家宝”。
2. 调节作物营养和培肥土壤:化肥农药能调节作物营养和培肥土壤,可以改良性状,改善产品品质,对作物稳产高产有重要作用。
反方观点:使用化肥农药弊大于利。原因如下:
1. 对水域的污染:化肥农药进入水中,会引起水质下降,甚至发黑、发臭。
2. 对土壤的污染:施入土壤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造成有机质减少,影响农作物耕作,对土壤有很大的污染。
3. 对农产品的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与化肥会通过农作物的根系吸入到农产品中,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综上所述,使用化肥农药是否利大于弊,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正方观点认为化肥农药的使用可以增产增收,调节作物营养和培肥土壤,是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物质保证;反方观点则认为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域和土壤的污染,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因此,在使用化肥农药时,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和用法,遵循科学的轮作套作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