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病害防治?

油麦菜栽培技术

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病害防治?

种植季节,8-9月(四季可播种,北方冬季宜在室内种植)

育苗。1、常育苗移栽。发芽适温15至20℃,高于25℃或低于8℃不发芽,夏季高温时播种需要催芽。将种子撒播于浇透水的土面,覆土约0.5~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约l周发芽。(催芽方法:将种子浸泡于水中4.5~5.5小时,稍晾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阴凉处催芽,约有3/4种子露白时播种。)

2、苗期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夏季暴晒时要遮阴。真叶3~4片时定植于施足基肥的盆土中,株距约10~15厘米,浇透水,约1周后可正常管理。

日常管理

1、病虫害少,生长快速,需肥量较大,一般每7~10天左右喷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腐熟有机肥,以促进叶片生长,采收前l周宜停止施肥。2、喜凉爽,稍耐寒而不耐热,叶片生长适温为11~18℃,温度过高则影响生长或提前开花。

3、喜湿润,生长旺盛期要求给予充足水分,通常每天浇水1次,必要时早、晚浇水,以免影响叶片的品质。

4、采收后,待伤口晾干可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以促进新叶萌发,一段时间后可再次采收。

常见重大病害有霜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也可以选择49%可湿性粉剂烯酰·锰锌、72%可湿性粉剂霜脲·锰锌、每升722克的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每升250克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应轮换的使用。

褐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施防治。

菌核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一周喷一次,连喷2-3次。严重时可3-5天喷施一次。

灰霉病,于发病初期喷洒40%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55%嘧霉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锈病,可采用以下杀菌剂进行防治: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性粒剂8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供您参考!欢迎交流评价!

1、精细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高产稳产田的特点是具有疏松软绵、上虚下实的海绵状土体构造,因此应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松一次,耕翻深度30-35cm。将原来的两个70cm垄合并成一个140cm大垄。做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

 2、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亩产具有600-800公斤潜力的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品种。种子纯度在98%以上,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直播栽培应选择比当地生育期早10-15天或有效积温少于100-150℃的品种。杜绝未经审定的或生育期过长的品种。

 3、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通过筛选和粒选,除去霉坏、破碎、混杂及遭受病虫危害的籽粒。

 (2)试芽:要做好发芽试验,一般要求发芽率达到90%以上,如低于90%,要酌情增加播种量。

 (3)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能力。选择晴天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并要经常翻动种子,晒匀、晒到。

 (4)药剂拌种:可根据当地上一年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相关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防地下害虫可在播种前一天,用50%硫磷乳油50克,加水1公斤,混拌均匀后喷洒在20公斤种子上,闷种3-4小时摊开,阴干后播种。还可采用20%呋,福玉米种衣剂包衣,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防玉米丝黑穗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5%拌种,还可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8%-0.64%拌种。

 4、适时播种

 (1)播期:5-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月25日至5月1日前播种;第二积温带5月1日前后至5月5日前播种。

 (2)种植方式:小行距40cm,大行距100cm。通透栽培可适当增加密度,亩保苗3800-4500株。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紧凑型品种宜密植,平展型品种宜稀植,半紧凑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3)播种方法:除非播种深度的土壤水分能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否则一定要实行坐水种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采用人工播种或机械精量播种。播种要求下粒准确均匀,播深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地块隔天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覆土深度4-6cm。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8cm。种子与种肥分别播下,严防种、肥混合。

 (4)播种量: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子发芽率、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计算公式为:亩播种量(kg)=×1.5~2。

 5、科学施肥

 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亩施含有机质8%以上优质农肥2m3,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6公斤、锌肥1公斤做底肥。玉米7-9叶期或拔节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20-25公斤。追肥时不要将尿素撒在近根表面,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玉米根系吸引活跃的部分是伸向远处的,同时尿素在光热条件下挥发,特别是无水条件下,挥发更重。所以要侧深追肥。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cm,深度8-10cm。视玉米生长情况,后期还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一炮轰”不值得提倡。

 6、化学除草

 可选用苗前封闭除草,苗后除草等方式,确保安全,有利作物生长。例如:封闭灭草可选用金旱斯200ml,兑水50k,均匀喷雾。

 7、田间管理

 (1)查田补栽或移栽:出苗后,及时检查是否缺苗。若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进行坐水补栽或移栽。

 (2)及时定苗:在玉米长到3-4叶时,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3)铲前深松、及时铲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在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

 (4)灌水:有条件的地区,在玉米拔节、抽雄吐丝期如果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水。

 (5)病虫害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发现后,可选用60%多菌灵粉剂,亩用量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还可用50%敌菌灵300-500倍液等喷雾,间隔7-10天一次,连续喷药2-3次。虫害主要是黏虫和玉米螟,可适时用菊酯类农药、白僵菌粉剂进行防治。玉米螟也可采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亩放蜂15000头)。

 (6)其他管理:拔节期前后,及早掰除分蘖,去蘖时避免损伤主茎。8月上中旬,拿大草1-2次。玉米蜡熟末期进行扒皮晾晒。

 8适时收获:在玉米完熟期,采用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