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在机械化农业作业过程中,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信用;同时,农业机械的运作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最终的获取效率。介绍了当前先进的农业技术方法和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情况,探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及手段,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优化作业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运作相结合,以最小的生产成本来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优化其作业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4]。现就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
1、先进的农业技术方法
1.1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培育
在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同时要注意种植基地的选择、病虫害的积极防治以及肥料的正确使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基地应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远离交通繁荣区和采矿区,土壤和水质等条件都要满足生产标准规定的要求,可采用农业机械拖拉机进行土地平整,使土地结构更利于蔬菜的种植。积极防治病虫害,注意化学农药的规范使用,着力进行生物防治,避免使用高毒性的化学农药,同时采用农药交替使用的措施,防止单一化学农药的使用致使病虫害产生抗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增施有机肥,运用平衡施肥技术手段,促进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蔬菜营养结构。
1.2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产品的最适生长温度及对水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这就需要利用一些与水产品培植相关的机械设备,及时保持水质的良好环境,做好换水和消毒工作。定期对苗种进行检测,掌握苗种的健康的情况以及生长的合理密度,对症下药,科学合理的进行施药,利用疫苗从根本上来提高水产品机体免疫力,最终起到防病的目的。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可增强养殖品的免疫力,抑制病菌和有害藻类的发生。
2、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农业机械是指应用于畜牧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并可以进行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处理等的机械。农业机械主要包括农田建设机械、畜牧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其中农田建设机械主要用于土地的平整、沟渠和水井的开挖等方面;畜牧机械在当前家禽养殖工厂化阶段,特别是养鸡业中自动控制鸡舍温度起到重要作用;农产品加工机械主要用于对刚收获过来的农产品做初步加工或对以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的进一步加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通过演示,组织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咨询解答,向人们宣传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过程中,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也起着重大作用。
3、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
3.1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在当今水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有重要作用。使用农田排灌机械,不仅可以对农田进行灌水,同时也可以清除农田中过多的水分。其中滴灌和喷灌是最常用的2种灌溉方式,利用压力为动力源,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当用水量,既满足了农产品的生长需求,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灌溉的同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施肥工作,既可省时又省工,又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
3.2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刚收获的农产品需要对其进行加工,这就需要用到农产品加工机械。比如刚收获的玉米要经过玉米脱粒机和玉米剥皮机的加工,才可以获得比较优质的玉米粒。利用谷物干燥设备加速谷物的干燥,对谷物无污染,防止谷物发霉而影响产量。采摘的茶叶在茶叶初制和精致机械设备的加工下,可增强茶叶的品质,减轻农民的负担。
3.3农田保护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使用不科学合理,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田单位产量大幅度减少。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来增加土壤肥力,保证高产高收,受到当今社会的高度重视。秸秆还田不仅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可以实现增肥增产;但如果方法使用不恰当,则会造成反作用,致使土壤病菌增加,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等现象。秸秆还田机可以直接将直立的农作物秸秆粉碎,抛散在地表,继而耕翻入土,粉碎的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作为土壤底肥,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更为简单方便,一举多得,是一项新型的农机化技术。
4、总结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一方面要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使他们认识到使用农业机械的好处,增强他们的农机化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引导他们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5、不断营造良好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在推广资金投入上按照法律规定,保证能够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用于新项目的科技推广专项经费能有大的增加。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不等不靠,积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争取支持,自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贯彻有为才有位的指导思想,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理念,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靠自身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工作,扩大宣传影响,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人员和技术优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服务。
结 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状况。在当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都在朝着高效率、高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农业技术,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村农民收入。农业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运用,技术的广泛运用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快了农业机械技术成果的转换运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对于节约农业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以及实现粮食高产高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都有着重要影响。应当正确认识理解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重要意义,实现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运作的紧密联系,从而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培慰.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J].农业机械学报,1980(4):106-110.
[2]张蓝水.肩负起新世纪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使命——将“十五”计划纲要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C].加快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1.
[3]姚监复.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机电日报,2000-09-05.
[4]施敏.浅析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07(1):12.
1.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
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诗句有以下四句 轮台路上马蹄滑。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轮台路上马蹄滑。
这句诗的意思为马蹄踏上打滑寸步难行。 这句诗出自唐代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原文为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这首诗译文为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
次八句写天山雪的特色,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后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
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2、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这句诗的意思是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这句诗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的译文为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句诗的意思是车马声辚辚萧萧,路上的行人背上都背着弓箭。 这首诗出自杜甫《兵车行》。
原文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译文为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
2.含有古代交通工具的古诗,要全首啊,弄15首以上《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
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4.水车答案:1.(4分)将其它农具和水车进行比较,衬托水车的不平凡、精巧美妙;(2分)将车和水车进行比较,突出水车的特点,表达农民对水车的钟爱、赞美.(2分)(大意对即可)2.(4分)(1)运用了拟人(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把水车写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家庭成员,表达了对水车的亲近、喜爱、赞赏之情.(1分)(大意对即可)(2)千百年来,水车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灌溉,(1分)养育了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分)(大意对即可)3.(3分)因为已转动了1700多年的水车俨然是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1分)作者为母亲劳作的艰辛、(1分)为农村生活的清苦而伤感、忧伤.(1分)(大意对即可)4.(3分)动作(或细节)描写,(1分)形象地描绘了母子俩踩着水车的情形,表现了劳作的艰辛,(1分)及母子融洽、亲密的关系.(1分)(大意对即可)5.(4分)勤劳、无私奉献(2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及水车的喜爱、赞美、怀念的深厚感情.(2分)(大意对即可)6.(4分)结构: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文章主旨.(2分)表达效果:强调往昔的生活片段浮现在 “我”的脑海里,并让我沉浸其中;(1分)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1分)(大意对即可)题目:1. 文章主要是写水车,为什么在开头还写到了其它农具和车?(4分)2. 品读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1)它随着一个家一起呼吸,一起劳作,一起生活.(2)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不知疲惫地灌溉了一个民族.3. “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心里就会随着水车的转动而酸楚起来”一句中, “我”的心为何“酸楚”起来?(3分)4. “我跟着母亲在水车上散步,一高一矮的母子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水车的轱辘,竭尽全力把池塘里的水抽进农田”一句属于什么描写?它有何作用?(3分)5.联系全文,说说水车与母亲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6.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原文:导语:小时候见到水车,很稀奇,看着它转转悠悠,总让我想起了大大的风车,那应该是很久远的记忆了吧,关于这篇《水车》,我们一起追寻远去的记忆,《水车》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 水车/郭远辉 ①它不像一张犁,要用的时候,挂在背上,赶着牛就走;它不像一担箩筐或是一担土箕,平凡得可以到处乱放;它甚至不像绝大多数的农具,总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它,是水车,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说它是车,是农耕诗人给它戴上的一顶桂冠.它身上没有安装一个轮子,它不但不能载货驮物,反而每一次从农家到水塘去车水,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扛着去.可以说,它是我所见的所有农具中,做工最繁杂、力学原理和生产美学得到最充分融合的一件农具.它总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 ②1980年,生产队将所有集体的生产工具分到各家各户,由于全队只有五辆水车,每户人家都想要,队长只能以抓阄的形式来确定.母亲把机会让给别人,让大家先抓,留下最后一个阄给母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打开阄时,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水车”两个字,她自然高兴,但当她看到最想得到水车的李伯因为没有抓到阄而神情无比沮丧时,母亲竟然将全队人视为神器的水车让给了李伯. ③第二年开春时,母亲请来村里的老木匠罗秋生,为我家做一架水车.母亲把藏在老屋二楼上的一批准备盖新房的上好杉木料搬了下来.母亲说,水车是田喝水的碗,没有水,田就会渴,经常口渴的田园,禾苗怎么能长得好呢?罗木匠是一个做农具的能手,村里几乎所有的农具都是他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做的.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它随着一个家一起呼吸,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他用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水车做了出来.崭新的水车静静地躺在晒谷场上,木香怡人.母亲望着它,脸上漾着笑意. ④从此,这架水车被父亲和母亲扛着从一丘田走向另一丘田,从一方塘转向另一方塘.在干旱的季节,在田地需要灌溉的时候,它总会挺身而出,把低处的水抬到高处,把远处的水拉到近处.很多次,在月朗星疏的夜晚,我跟着母亲在水车上散步,一高一矮的母子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水车的轱辘,竭尽全力把池塘里的水抽进农田.我们踩得越快,水流就越大,踩着踩着,仿佛自己跑了起来.在茫茫的旷野里,水也跟着我们的脚跑了起来,从池塘出发,从水车幽深的身体流出,流向水沟,流向田畴,流向庄稼的血管. ⑤舒婷的诗里写到: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心里就会随着水车的转动而酸楚起来.现在看来,水车俨然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可是又有谁注意到,水车从汉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到三国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转动了1700多年.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不知疲惫地灌溉了一个民族. 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抽水机的广泛使用,使水车悄然身退.母亲本想再修修这架老水车,但秋生师傅年事已高,早就收斧挂锯,马放南山了.五里八乡,再也没有人需要水车,也没有人会造水车了.母亲洗净水车身上的污泥和水草,郑重地将它收。
5.古代灌溉工具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龙骨车,古书上都叫翻车,据《后汉书》记载,这一灌溉机械是东汉末年发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根据动力的不同,龙骨水车有下列几种。
人力龙骨水车 人力龙骨水车是以人力做动力,多用脚踏,也有用手摇的。元代《王祯农书》和清代麟庆的《河工器具图说》中关于龙骨车的叙述比较详细。它的构造除压栏和列槛桩外,车身用木板作槽,长二丈,宽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约一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和槽的宽窄一样,比槽板两端各短一尺,用来安置大小轮轴。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由一节一节的龙骨板叶用木销子连结起来,很像龙的骨架一样,所以名叫龙骨车。在上端的大轴的两端,各带四根拐木,作脚踏用,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间,人扶着木架,用脚踩动拐木,就带动下边的龙骨板叶沿木槽往上移动,把水刮上岸来,流入田间。龙骨板叶绕过上端大轴,又在行道板上边往下移动,绕过下端的轴,重新刮水。这样循环不已,水从低处源源不断地被车上岸来。这就是龙骨车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人力龙骨水车因为用人力,它的汲水量不够大,但是凡临水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可以两个人同踏或摇,也可以只一个人踏或摇,很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应用很广的农业灌溉机械。
畜力龙骨水车 大约在南宋初年,龙骨水车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用畜力做动力的龙骨水车,这是龙骨水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的水车部分的构造和前面讲的相同,只是动力机械方面有了新的改进。在水车上端的横轴上装有一个竖齿轮,旁边立一根大立轴,立轴的中部装上一个大的卧齿轮,让卧齿轮和竖齿轮的齿相衔接。立轴上装一根大横杆,让牛拉着横杆转动,经过两个齿轮的传动,带动水车转动,把水刮上来。因为畜力比较大,能把水车上比较大的高度,汲水量也比较大。
水转龙骨水车 在元代《王祯农书》上还有水转龙骨水车的记载,可知这一机械的发明应该在《农书》成书之前,大约在元初,也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了。它的装置,水车部分完全和以前的各种水车相同。它的动力机械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先树立一个大木架,大木架中央竖立一根转轴,轴上装有上、下两个大卧轮。下卧轮是水轮,在水轮上装有若干板叶,以便借水的冲击使水轮转动。上卧轮是一个大齿轮,和水车上端轴上的竖齿轮相衔接。把水车装在河岸边挖的一条深沟里,流水冲击水轮转动,卧齿轮带动水车轴上的竖齿轮转动,也就带动水车转动,把水从河中深沟里车上岸来,流入田间,灌溉庄稼。
如果水源比较高,可以作大的立式水轮,直接安装在水车的转轴上,带动水车转动,这样可以省去两个大齿轮。
在利用流水作动力的灌溉机械上应用了一对大的木齿轮,把水轮的转动传递到水车的轴上,来带动水车把水刮上来,进行灌溉,这是元代机械制造方面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人们利用自然力造福于人类的一项重大成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