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树种植方法
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亦能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对高血压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育苗
1、苗圃地选择:选用土质疏松湿润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地。
2、整地作床:育苗前对圃地进行深翻细耕,清除杂草,施足基肥,每亩施用饼肥150~200千克。同时,每亩施熟石灰10-1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杀死地下害虫。然后将地细整,作成一米宽的苗畦。
3、种子处理:播种前30~40天将种子浸入冷水中8小时后,沉落水底的种子为上等;继续浸水到24小时后,开始下沉的种子为中等;其余浮在水面和悬浮水中的种子为下等。滤去上浮种子,取出下沉种子与沙以1∶3的比例混合,铺于阴凉通风的地面进行催芽处理。贮藏30天后,种仁充分膨胀萌动,幼芽稍露白尖,即筛去沙粒播入圃地。
4、播种技术:一般在2~3月中旬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法,条距20~25厘米,每亩播种7~10千克。播种深度为5厘米左右,覆土1~2厘米,覆土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或稻草(或麦草)以防土壤水分蒸发和雨水冲击圃地。
二、植苗造林
1、造林地选择:杜仲造林地最好选择避风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坡中、下部及山间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碱性土壤。石灰岩裸露的石山夹缝只要土层深厚也可以栽植。
2、整地:杜仲造林地要尽量做到全面深翻整地。造林地作成宽2米以上的梯田,然后在梯田内挖穴,穴为宽80厘米(深60厘米)的方穴,穴内施放基肥。
3、造林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2米,2×2米或2×3米,每亩111~222株生产实践证明以2×2米的株行距最佳。
4、栽植技术:苗木栽植前根系要沾泥浆,苗木要端立在穴中央,一手扶苗,一手铲土,然后把苗轻轻往上一提,使苗木根系舒展。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印,切忌过深,分层回填表土,层层踏实,上覆一层松土。
三、幼林抚育
1、摘除下部侧芽:杜仲栽植后要尽早摘去干茎下部侧芽,只留顶端1~2个健壮饱满侧芽。在树木发芽后的第三个月内,应将过多侧枝剪掉,只保持6~8个侧枝为最好。
2、松土除草:每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第一次松土除草时间应在4月上旬以前进行,第二次宜在6月上旬进行。还可结合深翻土地,进行林粮间作,以耕代抚。
3、追肥:每亩施肥量是氮肥8~12千克、磷肥8~12千克、钾肥4~6千克,或每株施用农家肥25千克,环状开沟15~18厘米、施肥后覆土。
4、修枝除蘖:杜仲的根蘖,萌生能力强,所以要经常对地面上的萌蘖枝和侧旁枝及时进行修剪,以促进主干生长。
一、杜仲种植的方式
杜仲种植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种植技术、种子繁育、压条繁殖、抽穗繁育、嫁接法繁育等,这几类方式都能够的,可是应用这几类种植方式的前提条件,是先要确保杜仲的生长发育自然环境。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性较强。当然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3-17℃,降雨量500-1500mm。以光照充足,土层浓厚富饶、含有腐殖的砂类壤土、粘质壤土种植为宜。
二、杜仲的种植自然环境要求
杜仲作为关键的中草药,对其生长发育自然环境很是苛刻,今日我就为大伙儿来解读一下杜仲的种植自然环境要求。
1、温度:能冷能热。杜仲对温度的融入力度较为宽,在年平均温度9℃~20℃,极端化最高温度不高过44℃,极端化最低温度不少于-33℃,主茎均能一切正常生长发
2、水分:太多偏少都不好。杜仲的一切正常生长发育与杜仲林内水分情况有密切相关。水分太多或过少,都是会给杜仲树的生长发育导致危害。
3、光照:喜阳怕阴。杜仲为强喜光绿化植物,对光照规定较为明显,耐呈阴性差。生长发育自然环境的光照高低和光照时间的长度,对杜仲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危害。
4、风:果树修剪怕风。杜仲树木在生长发育时节和休眠状态,都具备极强的抗冲击工作能力。
5、土壤层:喜土层松、H值适度的土壤层。杜仲对土壤层的适应能力很强,但不一样土壤层上杜仲的生长发育实际效果区别非常大。
6、地貌与海拔高度:平原区丘陵地形最适合。杜仲尽管对地貌有普遍的适应能力,但是平原区是最好是的。
三、杜仲种植的选址规定
杜仲苗木基地地应挑选地势平坦(倾斜度不超过10°)、光照充裕,土层浓厚、松散富饶、光照充裕、提灌便捷、排水管道优良,pH5.5~8.0、不结块的砂类壤土或壤土最好是。
山坡地域要挑选土层浓厚的地区,土层薄厚不可小于50公分。山区地带应取在小山坡的下端,倾斜度不适合超过20度。开店选址应当交通出行便捷,有利于运营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