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蓝耳病毒3天控制住案例及防控蓝耳病毒的有效方案
2018年到现在非洲猪瘟一直非常厉害,2020年蓝耳病还有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高发,养猪业一直流传着外防非瘟内防蓝耳,蓝耳病毒会导致母猪的流产增加仔猪的难养程度。
信阳一养殖户,母猪出现多次流产而且仔猪一断奶就出问题。养殖户刚开始有断奶仔猪100多头,因为疾病一直治不好仔猪陆续出现死亡。找到我们四通畜牧集团的技术老师张满仓的时候存活仔猪还剩下40多头,并且剩下小猪还在陆续发病每天要死亡1~2头。
养殖户用了很多药做治疗,像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防控圆环蓝耳病毒的中药都用过,也有人建议他做蓝耳疫苗,做完以后症状反而更加严重还是陆续死亡。
经过了解发现小猪生病后期伴随着呼吸道症状但是不咳只是喘,而且耳朵尖上和全身都发紫发红,解剖后肺部有明显的病变且心包有炎症,我们四通畜牧集团技术老师张满仓确诊为蓝耳病毒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对于症状严重的,我们四通畜牧集团的张满仓老师先让他注射瘟毒联抗,每十斤体重打1ml连打两到三次,瘟毒联抗直对病菌抗病毒效果非常显著,打完后猪群逐渐平稳。
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用蓝圆双杀2公斤+泰万菌素1公斤+恩诺沙星2公斤拌一吨料,泰万菌素净化蓝耳病毒,蓝圆双杀净化和治疗蓝耳、圆环病毒,恩诺沙星广谱杀菌对各种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杀灭能力。
此外在水里面加上优维素和紫锥菊,补充维生素而且进一步抗菌抗炎抗病毒,这样一套用完四天后猪群没有再出现死亡,整体的精神状态也恢复的很好。
养殖户还有50多头母猪,给母猪蓝耳病毒的净化四通畜牧集团的张满仓老师推荐使用几千家猪场验证的更成熟的方案:优维素+蓝圆双杀+泰万菌素,每月连用2周连用3个月,能明显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效解决猪群死胎和流产的问题。
使用蓝圆双杀之前要做抗体检测,抗体水平比较低或者是存在野毒感染用蓝圆双杀一周抗体水平会明显增高且野毒感染明显下降。
今年的高致病性蓝耳很厉害特别是在非洲猪瘟高发的情况下有很多养殖户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继发其他疾病就会考虑是非洲猪瘟,判断不准的话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要提前把圆环蓝耳病毒的防控重视起来。
四通畜牧集团拥有20多年动保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经验,对动物的各种疑难杂症有成熟的保健经验和精准的治疗方案,助力动物生命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
1.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有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2.防疫措施
猪蓝耳病发生场(户)的综合防疫措施:
(1)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 养猪场(户)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 从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看,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疫病。另外,根据各场实际,积极做好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建议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下列方法减少损失。母猪分娩前20天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以减少流产。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对发病母猪,应推迟一个泌乳期配种。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4)加强养猪场(户)的饲养管理 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猪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小饲养密度,保持良好通风,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含量5%~10%(其中维生素E可提高100%,生物素可提高50%),提高矿物质(铁、钙、碘、硒、锰)5%~10%,注意氨基酸平衡。
(5)防止猪群流动 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停止从外地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3.猪蓝耳病未发生地区的综合防疫措施
(1)疫苗免疫 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2)种源控制 严禁到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3)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严格消毒制度,每2周全场大消毒一次,每周1~2次带猪消毒。猪场尽量做到全进全出,改善猪舍环境。
(4)加强猪瘟、口蹄疫等的免疫工作 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程序及时免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