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农村以后哪些项目具有发展潜力?
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是关键,如何发掘农业发展潜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以下谨以江陵镇为例,浅谈对当前农业发展潜力开发的一些认识。
江陵镇位于高坪区北部,嘉陵江畔,距南充市区26公里,东接搽耳镇,南连龙门镇,西靠顺庆区,北通蓬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地貌为丘陵,多页岩丘陵,土壤尤以遂宁组土、红石谷子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全镇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20亩,下17个村,1个居委会,156个村(居)小组,农户7045户,总人口26562人,场镇人口1500余人。全镇各村均通公路,交通便利。
江陵镇是以粮、油、生猪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红苕。主要经济作物以柑桔、油菜、花生、生姜、西瓜、商品蔬菜为主,其中尤以柑桔产业最为出色,江陵作为一个农业大镇,有着深厚的农业基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转变理念,拓宽思路,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加速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做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已有产业做优、后续产业做实”的产业发展理念促进江陵农业的大发展,经济的大进步,将大有可为:
一、从观念转变上谋发展
江陵镇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较传统的“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上,除少数产业外,还普遍的存在着,规模小,品种杂,生产手段落后等不足。如果转变农业生产观念,打破传统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走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江陵镇的农业产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首先,加强土地流转,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农业生产,突破以前农业生产中“各自为战,有什么种什么,一样作物种一点的”“小而全”生产模式。随着新时期农村形势的发展,现行土地承包制已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把土地等生产要素分散在一家一户,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对土地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没有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效率就很难提高,突破“一家一户”局限,实现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经营,迎合市场需求,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因地制宜,发展商品化农业。改变“吃什么种什么的生产”观念。走农业商品化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壮大已有的强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掘土地使用价值。
第三,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发展农业相关的乡镇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规划,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文明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向农业产后领域延伸,应用高新技术,在村镇发展现代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等,使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从产业结构上促发展。
首先,扩大支柱产业规模,促进特色产业升级。江陵镇是市、区确定的基地乡镇之一,柑桔生产面积达7200亩,年产柑桔1.5万吨,所产的血橙、脐橙、椪柑、杂柑曾获首届南充市高坪区青林橙果节金奖。可以充分发挥江陵镇柑桔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全力打造集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江陵十里柑桔长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柑桔品牌,壮大江陵镇的支柱产业。以吊马坝村、十圣宫村柑桔高产示范片为示范,在公路沿线的焦家沟村、双拱桥村、牌坊村、谢家坝村、吊马坝、十圣宫村、琴台寺村、唐家堰村扩大柑桔种植面积,优化改良柑桔品种,提高产业产量,扩大产业规模。
其次,加大技术投入,建立示范片。优化已有产业。江陵镇除了支柱产业柑桔外,还有油菜、花生、生姜、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可以通过政府投入资金技术,实施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油菜、花生、生姜、西瓜等示范点,着力推广适合我镇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带动农民生产,通过整合资源,改变目前我镇农民在作物种植上多、乱、杂的不良局面,形成集约化生产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第三,优化品种结构,拓宽增收渠道。鼓励有条件的村发展新产业,延长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各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如2008年,江陵坝村推进土地流转,利用河滩地种植西瓜1200亩、药材600亩;白陀寺村发展核桃基地200亩;十圣宫村种植叶烟300亩;唐家堰村种植生姜2000亩;双拱桥村利用荒山发展大枣50亩,种植生姜500亩,引进业主种植蔬菜200亩;谢家坝村种植蔬菜300亩。亮垭子村新建了波尔多种羊场和太湖良种仔猪繁殖场,发展种羊120只,母猪20余头;十圣宫村发展能繁母猪150余头。这些都是成功的实践经验。
第四,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观光农业。
江陵镇处于嘉陵江畔,大江侧过,水秀山青,江陵坝更是有“嘉陵江畔第一大坝”之称。同时江陵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村道公路贯穿全镇,通过打造江陵十里柑桔长廊,公路沿线,橙花开时,千山飘香,橙果熟时,万山红遍,山水、柑桔相映别成独特景致。通过举办橙花节、橙果节等活动,发展以橙花、橙果为看点的观光农业,既可以让农民可以就地取材发展旅游项目,也可以吸引业主投资进行规模性观光产业建设,吸收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经济增长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能起到宣传江陵镇柑桔产业的作用。
三、从政府扶持上求进步
第一,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重发展质量,确保规范化运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
二、依托主导和优势产业,积极筹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专业市场,促进以柑桔为主的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
三、大力发展能人经济,鼓励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带头自主创业、带头承包经营农村土地和荒山荒坡,促进土地流转,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四、以农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整合培训资源,围绕外出就业、农民回归创业、地方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开展培训,积极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达到学一门技术,兴一方产业,带一方致富的目的。在抓好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和就近转移就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民返乡创业,培育典型,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第二、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探索基层农技推广新方法,改变过去纯粹就技术抓推广的老习惯,树立为优势产业发展全程服务的新思路,按照农民需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对商品化农业生产进行探索。
第三,政府着力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三项措施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增长契机。
一、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提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和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入户、技术承包活动,通过“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损失赔付、事故投诉等服务,处理农民急需解决的突发性问题,及时为“三农”工作提供种、养、加及销售信息。
三、加大政府投入,为基础条件好,产业发展有特色,发展潜力大的村重点给予和争取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发展创新。
综上所述,该区在新农村建设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只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思维观念,解放生产力。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性的进步。
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广柑、黄果、橙、广橘。学名Citrus sinensis(L.)Osbeck。
起源与分布
甜橙原产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西汉时已有“黄柑、橙、楱”的记载(公元前117年)。据历史记载在橘以后,1471年甜橙由中国传入葡萄牙里斯本。此后,在欧洲的栽培日益兴旺。1493年哥伦布将甜橙传到海地。1565年传入美国。以后在美洲大陆逐步扩大种植。1654年甜橙传入非洲;1788年传入澳大利亚。甜橙栽培广泛,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90个国家和地区。主产国除中国外,还有美国、巴西、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埃及、摩洛哥、印度、南非、希腊等国。甜橙分布在中国的13个省(自治区)、主产于四川、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省(自治区),浙江、贵州、云南、陕西、安徽等省也有栽培。在世界柑橘生产中,甜橙占的比例最大,年产量约占柑橘类总产量的2/3。1988年全世界柑橘产量6739.8万吨,其中甜橙为6473.8万吨。
特征与特性
树冠中等大,圆头形或半圆形。分枝较密,幼枝有棱角,叶腋间常有小刺。叶椭圆形,叶翼较小,叶柄较短。花中等大、白色,单生或总状花序,萼片、花瓣均5片,雄蕊20~25,子房近球形。果圆形至长圆形,果皮淡黄、橙黄或淡血红色,较韧滑。有的果皮有明显的“柳纹”或果顶部有环形印圈。油泡平生微突,果肉橙**至血红色,柔软多汁、有香味。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果心小而充实。囊瓣10~13,较难分开。种子多、少或无,因品种而异,卵形或长圆形,多胚,白色。染色体2n=18,也有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甜橙丰产稳产性强,在中国每公顷约产30~40吨。甜橙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宜温暖、不耐寒、较耐阴,要求土质肥沃,透水透气性好。温度是影响甜橙栽培分布的主要因素。甜橙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的地区。-5℃是中国种植甜橙的安全北界,但作为优质的商品生产,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不能低于-1℃。甜橙枝梢和种子萌芽的最低温度为13℃,枝梢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3~31℃,37~38℃时停止生长。不同品种的耐寒力不同,适于中国华南地区栽培的品种,多不适宜低温的华中地区。不同品种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年有效积温不同。以10℃以上计算的年积温,脐橙、锦橙等以5000~6000℃为宜,而暗柳橙、新会甜橙等以6500~8300℃为最适宜。甜橙的耐阴性比宽皮橘类强,但要高产优质仍需要较好的光照。花期和小果期阴雨过多,光照不足,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在日照较长的情况下,甜橙对氮的利用率较高,长势强健,果实品质好。但夏秋季阳光过猛也会引起日灼。甜橙周年需水量较大,而且由于对水分的不同适应性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夏干亚热带和夏湿亚热带各有其适应的品种。夏干区的主要品种有脐橙、血橙、脐血橙、伏令夏橙(Valencia)和Ca-denera甜橙。夏湿区的主要品种有中国和日本的品种,以及哈姆林甜橙,Parson Broun甜橙和Pineapple甜橙等。两种地区都适应的有伏令夏橙、红玉血橙和脐血橙。
空气相对湿度,是脐橙引种成败的关键。世界上脐橙现有3种生态类型:低湿或中湿(相对湿度50~60%)品系,如华盛顿脐橙、汤姆生脐橙、奉节72-1脐橙(四川)等;高湿(相对湿度80%)品系,如Greathead、Dream、眉山少核华脐(四川)等;中间类型品系,如罗伯逊脐橙、Taxas、Caeter等。罗伯逊脐橙在四川表现较好,每公顷产量可达22.5吨。甜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各种类型的土壤栽培都可成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在pH5.0~8.5范围内均可种植并能丰产,而以pH6.0~6.5,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为好。
主要品种
在柑橘类中,甜橙品种最丰富,全世界优良品种达400个以上。从气候适应性分,有适应于夏干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型)品种,有只适应于夏湿亚热带地区(太平洋气候型)的品种,也有两种气候都适应的。按成熟期可分为早、中、晚熟。一般分普通甜橙、脐橙和血橙。
普通甜橙
①新会橙(滑身仔)。原产中国广东新会。新会、广州及广西南部栽培较多,中国其他柑橘产区有引种。树势中等、较开张。叶长椭圆形,两端渐尖。果较小,长圆或近圆形,果顶常有印圈,单果重96~130克。果皮橙黄至橙红色,薄而光滑,油胞细小平生。果肉浅**,汁较少、味香甜、品质优。每果种子10~15粒。含糖11~15%,酸0.25~0.5%,可溶性固形物13~16%。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成熟。产量中上,稍耐藏。本品种对积温要求较高,在广东、广西和福建表现良好,在偏北地区品质下降。②暗柳橙。原产广东新会,主产广州市郊。广西、福建、四川有引种。树性与新会橙相似。果实圆球形至长圆形(见图),果面柳纹不明显,果顶常有印圈,单果重120~150克。果肉清甜多汁,品质优。每果有种子10多粒。含糖11~13%,酸0.5~0.9%,可溶性固形物11.5~13%。丰产稳产,适应性强,为广东主要发展名种之一。1982年,广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从暗柳橙实生后代中选出新品种丰产暗柳橙,生长快,早果,丰产稳产、果大、高糖高酸。在同等条件管理下,比一般甜橙品种增产15~30%,已在广东推广。③香水橙(叶橙、酸橙)。原产中国珠江三角洲。主产广州、新会,广东其他地区及一些省均有栽种。树势强健,较开张,枝梢茂密,有刺。叶椭圆形,基部较宽,翼叶明显,叶色较浅。果大,近椭圆形,单果重124~170克。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油泡突出。果顶无印圈。果肉橙**,柔嫩多汁,甜酸适度而香。每果种子10多粒。含糖9~11%,酸0.7~1.1%,可溶性固形物10.5~13%。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果实有后熟作用,可留到春节前后采果,挂果贮存或经采后贮存品质更佳。本品种有香水橙、红橙和大水橙3个品系。香水橙较高产质优,红橙较低产,大水橙经济价值不大。④雪柑。广东汕头原产(也是主产区),福建、台湾栽培较多,四川、广西、浙江有栽培。树势强,枝梢细长,偶有小刺。叶椭圆形,翼叶不明显。果圆或长圆形,单果重135~187克。油泡较小,平生或微突。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有清香。每果有种子5~10粒。含糖10~11%,酸0.6~0.9%,可溶性固形物10~13.5%。11月中下旬至12月成熟。雪柑适应性强,有大叶、小叶系,大果、小果系,早、晚熟系。以小果雪柑品质最好,较丰产。⑤化州橙。原产广东化州。广东湛江和广西南部栽培较多。树势旺。叶卵状长椭圆形,叶翼大。果圆形或略扁,单果重150~200克,汁多,较易剥皮。每果有种子约20粒。含糖10.4~12.2%,酸0.6~1.2%,可溶性固形物11.5~14.6%。11月中旬至12月成熟。果实除鲜食外,适宜加工果汁,可制成优质的橙汁罐头。⑥改良橙。又名漳州橙、红肉橙、红蜜橙、红江橙(广东湛江)。原产福建省龙溪地区。据称为印子柑的嫁接变异。树强健、圆头形、树梢较直立。果球形,中等大小,单果重120~150克。皮色橙黄,果肉柔软,有黄肉、红肉或黄红瓤瓣相间3种类型。其中以红肉果品质佳,味甜爽口,具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5%,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7克,酸约0.67克。每果有种子8~12粒。采收期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改良橙果形美观,品质优良,丰产,耐贮,是广东湛江市主要发展品种。⑦锦橙。原产和主产四川,其他一些省有引种。树势旺、枝梢开张,具小刺,叶姿直立。果长卵圆形,单果重约170克,皮稍粗,较易剥,汁泡柔嫩多汁,甜酸适度,微香,质优。每果有种子约10粒。含糖8~10%,酸0.7~0.9%,可溶性固形物12~15%。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成熟。本品种宜在冬春温暖湿润的四川、湖北等地发展,在广东、广西和福建栽培,产量低,易裂果,风味变差,易感溃疡病、流胶病等。较好的同类品种还有先锋橙。⑧哈姆林甜橙。原产美国佛罗里达州,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引入后分别在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试种。树势旺,枝叶茂密,小枝粗壮,叶长椭圆形。果圆球或椭圆形,单果重130~150克。果顶圆,蒂部微凹。皮深橙色,肉嫩多汁,甜而香。每果有种子0~3粒。含酸0.8~1.1%,可溶性固形物9%。易感溃疡病。在美国高温地区于10月成熟,低温地区于11月至翌年2月成熟。在中国产区11月中旬成熟。⑨伏令夏橙。主产美国、巴西、西班牙等国。中国四川栽培较多,广东、广西有栽培。树形高大,枝梢较直立,叶长卵形,叶翼明显。果圆或长圆形,单果重140~170克。果肉柔软多汁,品质佳。每果有种子4~6粒。含糖9~11%,酸1.0~1.3%,可溶性固形物11~12%。在中国产区4月至5月成熟。本品种适应性强,栽培地域广泛,但在冬季果实膨大期,如遇土壤水分干湿变化大,易裂果。保证水分均匀供应,是防止裂果的关键措施。夏橙品系较多,有刘金光夏橙、粤选1号夏橙、五月红和桂夏橙等。
脐橙
①华盛顿脐橙(Washington Navel)。原产巴西,主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引种试栽获得成功,现四川、浙江栽培较多。枝梢较披垂。萌芽、开花一般较甜橙早。花粉极少,单性结实。果长圆形或广倒卵形,单果重180~250克。果顶有脐,闭合或张开。皮厚薄不匀。果肉脆嫩,多汁、味浓甜、质优而富香气。无核或1~2粒。含糖8~9%,酸0.9~1.0%,可溶性固形物11~12%。11月至12月初成熟。不耐贮,易感溃疡病。②汤姆生脐橙。由华盛顿脐橙芽变选种而来。四川、湖北等省均有栽培。树势矮,枝细密,无刺或少刺。果实较华盛顿脐橙高,果形指数0.98,平均重150克。果顶脐较小,多闭合。果皮薄,橙红,油泡大、凸出。无核。汁囊脆,果汁少。果汁可溶性固形物10.5%,柠檬酸1.2%。风味较华盛顿脐橙差。成熟期比华盛顿脐橙迟10天左右。11月中旬成熟。落花落果比较少,产量较高。③罗伯逊脐橙(Robertson Navel)。由华盛顿脐橙芽变选出。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均有栽培。树势较矮,开张,枝无刺或少刺。主枝主干常有肿瘤状突起。果形极似华盛顿脐橙而稍大,果皮橙红鲜艳,油泡细密。果顶脐闭合或开。无核,汁胞脆甜,多汁有香气,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10%,酸0.61%。比华盛顿脐橙早熟10~20天。果实成长较快,落果较少,产量较高,易结果球而影响果形。较耐热,适宜密植。在四川表现良好,但在浙江没有前途。近年四川和湖南在引种试种中不断选出自然突变的脐橙,如四川奉节选出的奉园72-1脐橙,丰产稳产,品质优良,7~13年生单株产30~50千克,已确定在四川范围推广。眉山脐橙是中国1974年从思蒙郑南桥13株罗脐中发现的优良芽变单株,经9年分析结果表明,丰产、优质、抗逆性强,优良性状遗传稳定,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85年已定植100万株,933公顷,产量350多吨。湖南湘西的漆口脐橙,品质优良,很有发展前途。目前世界上已选出适应低湿、中湿、和高湿的不同生态类型的脐橙品系。
血橙
又名路比血橙、红花橙。①红玉血橙。主产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中国四川栽培较多,浙江、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有少量种植。树势中等,树形半开张,枝梢细硬有短刺。叶较小,线形。果扁圆或球形,单果重130~140克。皮薄而滑,鲜橙色或紫红色。果顶多有印圈。果肉血红色,柔软多汁,有香气,品质良好。每果有种子约10粒。含糖8%,酸1.0%,可溶性固形物10~11%。1月至2月成熟。除红玉血橙外,还有塔罗克(Tarocco)、桑吉内诺(San-guine Ⅱ)。中国湖南靖县血橙等品种(系)。②脐血橙(Washington Sanguine)。西班牙原产。中国1965年从摩洛哥引入;在川、浙、粤、桂、湘表现良好,较耐寒,较抗溃疡病。树势强健、开张,枝梢密丛生,有短刺。叶片椭圆形,浓绿,宽大肥厚,翼叶中大。果实长椭圆形,平均重150克,果形指数1.05。果顶稍有乳突,花柱常宿存。果皮薄、橙黄、光滑、油泡平。果肉充分成熟时有红斑,脆而多汁,甜酸适度,有清香。无核。品质佳。果汁可溶性固形物12.0%,柠檬酸1.0%。耐贮藏。1月至2月成熟。采前不易落果。用红柠檬和枳壳作砧木易感裂皮病。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多用嫁接繁殖。在南亚热带地区,砧木主要用酸橘、红橘和红391339檬,中亚热带地区主要用红橘和朱橘,北亚热带地区主要用枳、枳橙和宜昌橙,沿海盐碱地区主要用构头橙。酸橘和红橘砧抗裂皮病,丰产优质,结果较迟。红柠檬和枳砧早果丰产,但易感裂皮病。构头橙砧抗盐碱力强,高产优质,但与红柠檬砧一样易患脚腐病。欧、美一些国家用酸橙砧易感衰退病。在巴西,哈姆林甜橙的高产砧是兰卜莱檬(红391339檬)。嫁接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用单芽切接法,工效和成活率都较高。定植主要在春冬季新梢充实后进行。
建园
山地和丘陵地要注意搞好水土保持和深翻改土,水田要搞好排水系统。根据栽培环境条件、品种和砧木特性实行合理密植,一般每公顷1200~1350株。
果园管理
幼龄树要注意矮干整形和树冠培养,干高25~30厘米,主枝3~4条。结合拉线整形,抹芽控梢,尽快形成早果丰产的圆头形树冠。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幼树在低温地区以培育春、夏、早秋梢三次梢;高温地区则可培育春梢、二次夏梢和一次秋梢共4次梢。定植2年后,于12月上中旬可适当用环割促花芽分化,翌春便可开花结果。结果树1年施4次肥。萌芽肥,春芽萌发前15~20天施。稳果肥,谢花时施,多果树、老树多施,少果树、壮树少施或不施,以防夏梢生长。壮果肥,施肥时间要按各地的梢期而定,平地和水田果园在新梢萌发前15~20天施,山地果园要提早在抽梢前30天施。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前三次肥以氮肥为主,后一次肥要结合灌水。成年果园,每吨果实应施纯氮5~7千克,钾为氮的70~80%,磷为氮的20~30%。施肥的方法,可在树的两侧根际处开两条对称穴,以后逐次轮换位置,诱导表面根系生长。山地果园每年还应深施一次肥料,培养根群深生。用根外追肥和喷施植物激素保果。谢花后喷一次2,4-滴(5~10ppm),生理落果期喷15~20ppm二次(相隔15天),壮果期喷20~30ppm—次,各加0.5%尿素。伏令夏橙在11月至翌年4月喷2,4-D,60ppm,2~3次。可有效地防止采前落果。脐橙在谢花后7天,用BA200~400ppm+GA250ppm混合涂幼果一次,能使坐果率显著提高,低产脐橙的产量提高2~4倍,品质不变。对结果树要进行合理的修剪。幼年结果树的修剪要遵照抹除夏梢、培养秋梢、抑制冬梢、改造徒长枝的原则。进入盛产期修剪要做到一年两次,夏剪以短截衰退枝,疏剪交叉枝为主,促发良好秋梢;冬剪要清除病虫枝、枯枝和疏剪交叉枝和短截衰退枝等。病虫害主要防止黄龙病、溃疡病、红蜘蛛、锈蜘蛛和潜叶蛾等。
经济价值
甜橙品种繁多,果实色香味各有优点,营养价值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果肉可制成橙汁、果酱和罐头。种子可提取多种维生素。果皮可提炼香精油、果胶或加工成橙皮甙。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发展甜橙生产,致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已取得较大成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