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这种路边的草可以杀菌杀虫所以帮助种花!

给花浇点青蒿水,虫子全赶跑!

这种路边的草可以杀菌杀虫所以帮助种花!

年前,有花友做实验,在花园里种了几棵黄花蒿,明显减少了虫害,所以也叫天然驱虫水!1.从野外采一把黄花蒿,带回家,用水煮,或者用热水烫,试着把黄花蒿的汁液透析出来。一般1:10的比例就够了!2.把青蒿汁倒进喷壶里,喷在叶子上!青蒿汁中含有一种对蚊子特别讨厌的物质。经常给花喷药可以防止花招虫,还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感染,防止土壤发霉。

给花点一把艾草,再也不招蚊子!

夏天在花园里,最怕的就是蚊子。就算穿了裤子,在花园里呆一会儿,也会被蚊子咬好几个包!感觉点驱蚊灯不管用。不如种点艾草!1.在院子里种一棵艾草。可以拔几个放在太阳下晒干。去花园的时候找个防火盆,直接在花园里点着。艾草点燃出来的烟,可以直接把蚊子熏走,这样就不怕被咬了!2.如果在室内种花,可以稍微点一个小的,或者把晒干的艾草放在香囊里挂在身上,也可以驱蚊。作者|无辜的闲着不吃亏

给花浇点大蒜水,驱虫又杀菌!

这个季节正好是鲜蒜上市的季节。去菜市场买点大蒜带回家准备自制杀菌水!1.将大蒜去皮,在容器中捣碎,加水,放入锅中煮熟。冷却后过滤掉蒜渣,留下蒜水!2.把大蒜水放在喷壶里,直接喷在叶子上。靠近盆土的茎和根部分也要喷。因为大蒜含有一种大蒜的杀菌物质,杀菌效果好,夏天可以防止根腐病!

苦楝皮树

在村子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楝树皮。虽然微毒,但不妨碍用来养花杀虫。天然无污染,效果真的很强!1.从山上折下几根苦楝树枝,用刀刮去树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2-3小时。冷却后,树皮提取物可以用来浇花。2.苦楝树树皮的浸出液中含有苦楝树的汁液,可以用来浇花,可以有效杀虫杀菌。即使是室内种花的爱花人士也可以放心使用,没有任何副作用。

给花浇点洋葱树,杀菌消毒效果好!

说到天然杀菌水,洋葱也可以算。去菜市场买一个新鲜的洋葱。回家后直接剁成小块,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让洋葱中的杀菌物质直接渗入水中,成为洋葱溶液。水中的洋葱含有浸泡洋葱后留下的大蒜素等杀菌物质,可直接沿根部倒入花盆,对盆土和根部进行杀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夏季花卉真菌感染,预防黑腐病和根腐病。

给花来点蚊香灰水,再也不招虫!

夏天家里招蚊子,晚上点蚊香后剩下的蚊香灰也是养花的好东西!1.如果家里的绝招杀了虫子,可以直接捏一把蚊香灰,加水后做成蚊香灰溶液。切记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烧根。2.直接用喷壶里的驱蚊灰水,朝叶子上有虫的地方喷就好了。即使没有虫子,也可以提前喷洒杀菌消毒,起到预防作用。3.为了防止根部黑腐,可以在锅的表面撒一层蚊香灰。蚊香灰可以吸收盆土中的水分,使盆土略干,这样茎就不会因为盆土中水分的积累而黑腐。4.夏天驱虫,也可以在花盆旁边点上蚊香,关好窗户等东西,营造一个密闭的环境,或者找个大塑料袋把蚊香盖上花,也能杀虫。

抹点达克宁,杀菌消毒效果强!

年夏季花的黑腐90%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家里治疗脚气真菌感染的达吉宁也成了杀菌的好东西!当叶片上出现一些黑斑或褐斑时,要及时剪掉斑点,防止病菌扩散。然后用棉签蘸达吉宁软膏,擦拭黑斑周围的叶子。杀菌后完全可以防止黑腐!如果玫瑰患了白粉病,也可以用棉签蘸达吉宁软膏,直接涂在叶子上有白色粉末的地方,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敷几次就可以彻底治疗白粉病,轻松简单!图|催眠的宣:010年到1010年,小时候撞见的。我家里一直有紫色药水。我在伤口上擦了一点杀菌,很快就好了。但是紫色药水的颜色太显眼了,所以我身上有伤口。我看得很清楚!如果家里有紫药水,就不需要买其他的杀菌剂了。只需在紫糖浆中加入1000倍的水,混合成溶液即可。如果无法估算用量,可以发现紫药水的颜色明显变浅。将紫药水溶液直接倒入花盆,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防止根部烂黑。如果根已经烂了,直接把烂根剪掉,在伤口上涂点紫色药水,等伤口干了再放锅里。有了紫色药水的杀菌作用,再放进锅里的根就不会再烂了!

给花抹点紫药水,杀菌消毒特好用!

家里用来煲汤的肉桂或肉桂粉也可以作为杀菌的替代品。如果家里有肉桂粉,就在盆面撒一层。一方面可以杀菌消毒,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土壤水分不多,小黑飞就不能在土里产卵,这样土壤就变干净了,也就不会招虫子了。如果家里有实心的肉桂,就用刀把肉桂切成小块,撒一把在盆面上!不过要注意,肉桂粉不能和土混在一起,只能撒在盆面上,而且不要撒太多,撒多了会烫伤根部。

给花洒一把肉桂粉,杀菌消毒不招虫!

众所周知,夹竹桃是剧毒的,所以出去玩的时候尽量远离它,不要随便采摘,也不要随便进入!然而,如果你想在夏天种花,你可以摘几片夹竹桃叶,切碎后埋在花盆里。夹竹桃的毒性可以驱赶昆虫,杀死土壤中的虫卵,特别有效!在这里提醒一下,由于夹竹桃的全草都有剧毒,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戴手套,不要让家里的小孩和宠物误食夹竹桃的任何部位!

苦楝树叶子洗澡的功效

中国的鳢科鱼类共有7个种,它们分别是乌鳢、斑鳢、月鳢、宽额鳢、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其中只有乌鳢是一个广布种,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产量也最大,斑鳢、月鳢和宽额鳢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省和海南省;而纹鳢、线鳢和长身鳢则相当少见,分布区十分狭窄,仅见于云南省的怒江、澜沧江水系,经济价值小。人们习惯于将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北方和华东地区)、才鱼(湖北、湖南)、生鱼、木鱼(广东、香港地区)、乌棒(西南地区),此外还有斑鱼、孝鱼、蛇头鱼、文鱼等地方名。

乌鳢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湖泊、水库、河川、溪沟、塘堰还是水田、渠道,甚至连一般鱼类难以生存的沼泽、积水潭、洼凼等都能生长、繁衍。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据测定,每100克鲜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在东南亚及中国两广、港澳台地区一向被视作佳肴兼补品,故而身价不凡。此外,与其他鱼类不同,乌鳢离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败变质,所以更便于长途运输与加工。 生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生鱼的地方名有:黑鱼、财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默头鱼等。生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生鱼骨刺少,可食率63%。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生鱼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广东驰名的“生鱼葛菜汤”甚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生鱼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生鱼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生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生鱼的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生产过程,与野生自然环境下相差很大,所以这就大大增加了鱼种感染各种各样疾病的可能。一旦发病,很容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取治疗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结果也未必理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生鱼养殖过程的病害防治,应注重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鱼的发病,是鱼体、病原体、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下,鱼体抵抗力在这种环境中不足以抗衡病原体毒力而形成鱼体患病的。了解到这一点,对于生鱼的病害防治,可从改良环境、增强生鱼抵抗力、减弱病原体三方面来着手。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自身抗病能力。

主要是合理放养,适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如选用“群丰牌”膨化鳢科料),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二)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水质干净清新及各理化因子的稳定性,定期杀虫消毒,定期更换新水,泼洒净水剂或光合细菌,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性。

(三)药物防治

用药物来抑制和杀灭鱼体和水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其毒力。

常见的生鱼病害有: 车轮虫病 1. 1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

1. 2 症状

病鱼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1. 3 防治

⑴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用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洗10~15分钟。

⑵0.7PPM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遍洒。

⑶毒虫一号0.1PPM全池泼洒。

⑷每亩用苦楝树20~30公斤煮水泼洒,连用2天。 出血病 2. 1 流行情况

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流行适宜的水温为27~30℃。由于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2. 2 症状

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腮丝发白,即呈“白腮”现象,肠内无食,肠壁充血。

2. 3 防治方法

⑴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增加红虫等喜食饲料的投喂。

⑵博灭0.5~1PPM+硫酸铜0.3PPM全塘泼洒,并拌喂不溶性氟哌酸原粉5克/公斤料,连喂3~5天。

⑶呋喃西林原粉2~3PPM全塘泼洒。

⑷百杀迪0.2~0.3PPM全塘泼洒,并拌喂利福平原粉4克/公斤料,连喂3天。 白皮病(烂身病) 3. 1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特别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

3. 2 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直至死亡。

3. 3 防治方法

⑴定期充换新水或泼洒生石灰、养殖宝、亚硝酸盐降解剂、海中宝等药物调节水质,以保持水质爽洁。

⑵二氧化氯或强氯精0.3PPM全池泼洒,连用2天,第二天起用红霉素原粉3~5克/公斤料内服,每天2次,连用5天。

⑶五倍子4~5PPM+红霉素3PPM溶水全塘泼洒,隔日再用一次。

⑷大黄粉3PPM煮水+硫酸铜全塘泼水,并拌喂溃疡平或鱼夫宝,3~5天为一疗程。 水霉病 4. 1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乌鳢受精卵的孵化阶段和鱼种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气温低(15~20℃),特别在阴雨天,突然感染引起,可造成受精卵大批死亡。

4. 2 症状

菌丝进入卵膜内或进入受伤鱼的肌肉内,丛生大量外菌丝,外菌丝呈放射状。

4. 3 防治方法

⑴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和池塘,保持水体清新,水温低的季节做好防虫、防冻伤鱼的工作。

⑵鱼卵可用10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2天。至于病鱼可用0.1PPM孔雀石绿全塘泼水。 肝胆坏死病 5. 1 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于每年的6~11月份高温季节,为严重危害生鱼养殖的疾病之一,由于水体亚硝酸盐太高,或长期过量投喂,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5. 2 症状

病鱼体软无力,游动缓慢,常常靠在岸边,解剖内脏可见肝脏变黄或变白,表面分布有白色或绿色或黑色的脓点,肝脏肥大,部分病鱼胆汁变清。部分严重的病鱼肠道有充血的现象。

5. 3 防治方法

⑴用药之前先调水,可用海中宝和亚硝酸盐降解剂降低水中的毒性和亚硝酸盐。

⑵百杀迪0.2~0.3PPM全塘泼洒,连用2天,并拌喂氟哌酸原粉4~6克/公斤料,一天两次,连喂3~5天为一疗程。

⑶强毒净0.8~1PPM+硫酸铜0.5PPM全塘泼洒,隔一天再用一次,并拌喂抗生素原粉,连用3~5天。

⑷桂花博士0.5~0.8PPM+呋喃唑酮1PPM泼水。 小瓜虫病 6. 1 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于春、秋季。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化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15~20℃侵袭力最强。

6. 2 症状

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可见布满了白色小点状的囊泡,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6. 3 防治

全塘泼洒硝酸亚汞,水温15~20℃,使池水成0.1PPM。

苦楝树叶子洗澡不可取。苦楝皮具有杀虫,疗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疥癣,湿疹等疾病,因本品有毒,所以一定要慎重使用。建议要是出现疥癣,湿疮等症状的话可以使用,要是很正常就不要乱用中药。

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杀虫。用于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根皮和干皮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亦入药,现今未用。

原记载为:花,热痱,焙末掺之。铺席下,杀蚤、虱。

楝实(取干燥成熟果实):疏肝理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胃痛、腹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楝叶(干燥叶):止痛,杀虫,用于疝气,蛔虫,跌扑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