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怎么包装比较好
水果蔬菜贮藏的方式新鲜水果和和蔬菜的贮藏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自然降温(简易贮藏)和人工降温(机械冷藏)两种。
1、自然降温贮藏
自然降温贮藏是一种简易的、传充的贮藏方式。人们常用的自然降温贮藏主要有堆藏(垛藏)、沟藏(埋藏)、冻藏、假植贮藏和通风窖藏(窑窖、井窖,它们都是利用外界自然低温(气温或土温)来调节贮藏环境温湿度。使用时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而且不能将贮藏温度控制到理想水平。但是,因其设施结构简单,有些是临时性的设施(如堆藏、垛藏、沟藏),所需建筑材料少,费用低廉,在缓解产品供需上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这种简易贮藏方式在我国许多水果和蔬菜产区使用非常普遍,在水果和蔬菜的
总贮藏量上占有较大的比重。虽然降温贮藏产品的贮藏寿命不太长,然而对于某些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却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如沟藏适合于贮藏萝卜;冻藏适用于菠菜;假植贮藏适用于芹菜、离笋、菜花;大白菜、苹果、梨等可以窖藏;白菜、洋葱可以堆藏或垛藏。它们多在北方有外界低温的冬季和早春使用,适用产品的贮藏温度O℃左右。我国其它地区也可以,如南通地区柑橘的地窖贮藏。
2、人工降温贮藏
人工降温贮藏是利用机械制冷和调节贮藏环境温度的贮藏方式,使用时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可以比较精确地控制贮藏温度,适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如果管理得当可以达到满意的贮藏效果。尽管低温能够最有效地减缓代谢速度,但是冷藏也不能无限制地延长贮藏寿命。迄今为止,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将机械冷藏看作是贮藏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必要手段。由于机械冷藏的应用,使许多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早、中熟苹果,桃,荔枝,番茄等在常温下难以贮藏的产品得以较长期贮藏或远途运输。
在冷藏的基础上,又研究出冷藏气调贮藏,对于一些水果和蔬菜采用气调冷藏比冷藏的效果更好,如冷藏苹果只可贮6个月,但气调冷藏却可以贮10个月,仍然保持很好的硬度。这种人为地控制或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浓度相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贮藏方式称为气调贮藏,通常用英文字母CA贮藏表示。这是发达国家大量贮藏和保证长期供应苹果和西洋梨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并非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适合于气调贮藏,有的产品气调贮藏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副作用。一般情况下,呼吸跃变型果实气调贮藏的效果较好,而非跃变型果实气调贮藏对保持产品品质作用不大。此外,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对气体的敏感程度不同,要求的氧和二氧化碳配比也不一样。由于气调贮藏的成本较高,操作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应该选择那些适合长期贮藏或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气调贮藏。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是自发气调贮藏,即利用产品的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累积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气调效果,此法虽比不上真正的气调贮藏,但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风险也较小。苹果和蒜薹的硅窗袋或塑料袋小包装贮藏都属于自发气调贮藏,贮藏效果良好。 [编辑本段]三、水果的贮藏方法必须要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收。晴天的上午露水干后采摘果最好;采收时不同品种和不同熟期的果要分开采、分开放、分开装、分开储存;病虫果、烂果、碰伤果、不够标准果采后应尽快剔除。为提高水果的耐储性,可在采前半月对树冠喷洒0.2%氯化钙溶液,也可喷150倍高脂膜或1000倍托布津过磷酸钠液,可防水果感染霉菌。
在冷藏条件下适合贮藏的湿度为80%-95%。温度控制在 -5℃~+5℃左右,主要适于水果类保鲜。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水果用低温储藏在 -3 ~ +5℃。比如苹果、梨子、冬枣。晚熟品种、质量好的更容易储藏。
南方广东的大部分水果用低温储藏在3~ 15℃。不是每一种水果都适合放进冰箱低温保鲜。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像一些原产于热带的香蕉、芒果、木瓜等,放入冰箱反而会造成果皮上起斑点或变成黑褐色,水果品质和风味也受到破坏。
1.南方储藏法:储藏于干燥、凉爽并消毒的库内,最好储藏于0 ~ +5℃的库房中。水果一般用纸箱、布袋或麻袋盛放储藏。出冷库前,应移到稍高温度处过渡并逐渐移到库外。为防因冷凝有水珠,不可出库就重新包装,而应摊凉,待冷凝的水珠消失后在换新包装转运。
2.北方储藏法:量大时用麻袋盛装码垛时应离墙50-60厘米,垛与垛之间也要留能进人的走道,以利通风、过人。梅雨季节,应给每袋水果外在套一条麻袋,以增加隔潮效果。外界气温低又干燥时,可打开库房通气孔,以排除库内空气并换入干燥空气。水果储藏时,若在库房中放置几小堆石灰粉,可显著降低库房内的湿度。
3.家庭简易储藏法,量少可用坛、钵、缸、塑料袋等盛装之后密封放阴凉处储藏。量稍多时,用稻壳灰储藏好,且无公害。方法是:选一干净、干燥、凉爽的水泥地面房,现打扫四周并撒上石灰粉,接着在地面铺1厘米厚的稻壳灰,然后铺一层水果,如此一层稻壳灰一层水果堆高至30-40厘米。此法防潮、杀菌,可储2-3个月。 [编辑本段]四、几种国外的水果保鲜技术水果是鲜活食品,采收后易腐烂,为延长保鲜期,各国科研人员发明了多种保鲜新技术,现介绍10种。
1、保鲜纸箱:这是由日本食品流通系统协会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式纸箱。研究人员用一种“里斯托瓦尔石”(硅酸岩的一种)作为纸浆的添加剂。因这种石粉对各种气体,独具良好的吸附作用,且价格便宜又不需低温高成本设备,特别具有较长时间的保鲜作用,而且所保鲜的水果分量不会减轻,所以商家都爱用它,对进行远距离贮运更是独具一筹。
2、微波保鲜:这是由荷兰一家公司对水果进行低温消毒的保鲜办法。它是采用微波在很短的时间(120s)将其加热到72℃,然后将这种经处理后的食品在0~4℃环境条件下上市,可贮存42~45天,不会变质,十分适宜淡季供应“时令水果”,倍受人们青睐。
3、可食用的水果保鲜剂:这是由英国一家食品协会所研制成的可食用的水果保鲜剂。它是采用蔗糖、淀粉、脂肪酸和聚脂物配制成的一种“半透明乳液”,既可喷雾,又可涂刷,还可浸渍覆盖于西瓜、西红柿、甜椒、茄子、黄瓜、苹果、香蕉等表面,其保鲜期可长达200天以上。这是由于这种保鲜剂在蔬果表面形成一层“密封薄膜”,完全阻止了氧气进入蔬果内部,从而达到延长水果熟化过程,增强保鲜效果的目的。
4、新型薄膜保鲜:这是日本研制开发出的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吸湿保鲜塑料包装膜,它是由2片具有较强透水性的半透明尼龙膜所组成,并在膜之间装有天然糊料和渗透压高的砂糖糖浆,能缓慢地吸收从果实、肉表面渗出的水分,达到保鲜作用。
5、加压保鲜:是由日本京都大学粮科所研制成功的,利用压力制作食品的方法。水果加压杀菌后可延长保鲜时间,提高新鲜味道,但在加压状态下酸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掌握在最好吃的状态下,保存水果为最理想。
6、陶瓷保鲜袋:这是由日本一家公司研制的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效果的水果保鲜袋,主要在袋的内侧涂上一层极薄的陶瓷物质,于是通过陶瓷所释放出来的红外线就能与水果中所含的水分发生强烈的“共振”运动,从而促使水果得到保鲜作用。
7、微生物保鲜法:乙烯具有促进水果老化和成熟的作用,所以要使水果能达到保鲜目的,就必须要去掉乙烯。科学家经过筛选研究,分离出一种“NH-10菌株”,这种菌株能够制成除去乙烯的“乙烯去除剂NH-T”物质,可防止葡萄贮存中发生的变褐、松散、掉粒,对番茄、辣椒起到防止失水、变色和松软的作用,有明显的保鲜作用。
8、减压保鲜法:它是一种新兴的水果贮存法,有很好的保鲜效果,且具有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不高等优质。目前英、美、德、法等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了具有标准规格的低压集装箱,已广泛应用于长途运输水果中去。
9、烃类混合物保鲜法:这是英国一家塞姆培生物工艺公司研制出的一种能使梨、葡萄等水果贮藏寿命延长1倍的“天然可食保鲜剂”。它采用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在使用时,将其溶于水中成溶液状态,然后将需保鲜的水果浸泡在溶液中,使水果表面很均匀地涂上了层液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氧的吸收量,使水果所产生的CO2几乎全部排出。因此,保鲜剂的作用,酷似给水果施了“麻醉药”,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10、电子技术保鲜法:它是利用高压负静电场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和臭氧来达到目的的。负氧离子可以使水果进行代谢的酶钝化,从而降低水果的呼吸强度,减弱果实催熟剂乙烯的生存。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又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和杀菌剂,既可杀灭消除水果上的微生物及其分泌毒素,又能抑制并延缓水果有机物的水解,从而延长水果贮藏期。
温控贮藏保鲜
(1) 简易贮藏保鲜 简单贮藏方式有埋藏、堆藏、窑藏和通风库贮藏等。这种方法是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创造水果蔬菜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并利用土壤的保温作用,来实现水果蔬菜的保鲜。需要定期通风换气。该技术可用于苹果、梨、葡萄等水果蔬菜贮藏保鲜。
定期通风换气中,可采用通臭氧的方法,可大大减少细菌病毒
(2)冷藏保鲜 冷藏是现代化水果蔬菜贮藏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采用高于水果蔬菜组织冻结点的较低实现水果蔬菜的保鲜。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周年进行贮藏,以保证果品的周年供应。低温冷藏可降低水果蔬菜的呼吸代谢、病原菌的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达到阻止组织衰老、处长果实贮藏期的目的。但在冷藏中,不适宜的低温反而会影响贮藏寿命,丧失商品及食用价值。防止冷害和冻害的关键是按不同水果蔬菜的习性,严格控制温度,冷藏期间有些水果蔬菜如鸭梨需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以减轻或不发生冷害。此外,水果蔬菜贮藏前的预冷处理、贮期升温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等措施均能起到减轻冷害的作用。
近年来,冷藏技术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建筑、装卸设备、自动化冷库方面。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在自动化冷库中应用,目前在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
(3)控制冰点贮藏保鲜 在冰点湿度下对食品进行保鲜的新方法称为控制冰点贮藏法。运用此方法保存的水果蔬菜新鲜如初,未发现细菌败坏或变质现象,有害微生物繁殖甚微。该项技术在日本已开始应用。
气调贮藏保鲜
自1918年英国科学家发明苹果气调贮藏法以来,气调贮藏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推广,并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果品保鲜的重要手段。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贮藏量的50%以上是气调贮藏;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气调贮藏量为总贮藏量的30%以上;英国的气调贮藏能力为22.3万吨。
(1) CA气调贮藏保鲜 CA贮藏是气调贮藏保鲜,利用机械设备,人为地控制气调冷库贮藏环境中的气体,实现水果蔬菜保鲜。气调库要求精确调控不同水果蔬菜所需的气体组分浓度及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可与冷藏库贮藏温度相同,或稍高于冷藏的温度,以防止低温伤害。气调与低温相结合,保鲜效果(色泽、硬度等)比普通冷藏好,保鲜期明显延长。我国气调贮藏库保鲜正处于发展阶段。自1978年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气调库以来,广州、大连、烟台等地相继由国外引进气调机和成套的装配式气调库,用来保鲜苹果、猕猴桃、洋梨和枣等。
(2)MA气调贮藏保鲜 塑料薄膜袋气调保鲜,也称MA自发气调保鲜,广泛应用于新鲜果蔬菜等保鲜,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气调包装系指根据食品性质和保鲜的需要,将不同配比的气体充入食品包装容器内,使食品处于适合的气体中贮藏,以延长其保质期。
常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氧气,有时也会使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十氮。二氧化碳的作用的抑制需氧菌和霉菌的繁殖,延长细菌的停滞期和延缓其指数增长期。氧气的作用是维持新鲜水果蔬菜的吸氧代谢作用。水果蔬菜采摘后过快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使水果蔬菜发生老化和腐烂。合理控制环境中氧的浓度,可使果实产生微弱的有氧呼吸而不产生无氧呼吸。因此,水果蔬菜MA气调保鲜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配比是一个关键因素。处于包装内的水果蔬菜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气调包装材料可排出二氧化碳并补充所消耗的氧气,即实现包装的渗透速度与果实呼吸速度相等,防止无氧呼吸的产生。另外,水果蔬菜在低温时的呼吸强度较低,为减少果实的耗氧量,MA气调包装保鲜一般都在0--5℃温度条件下贮藏。
目前,国际市场水果蔬菜的MA气调包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气调包装,即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水果蔬菜,借助呼吸作用来降低氧气含量并通过薄膜交换气体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另外一种是主动气调,即根据不同水果蔬菜的呼吸速度充入混合气体,并使用不同透气率的薄膜,但由于技术较复杂且对包装材料的品种及性能要求较高,在我国还未获得广泛应用。国外在包装材料方面则领先很多,开发出如防止水果蔬菜水分蒸发的防湿玻璃纸、高阻气性的聚丙烯、防止水果蔬菜产生机械损伤的收缩材料等。
(3)塑料薄膜账气调贮藏保鲜 这种方法是将水果蔬菜放在用塑料薄膜帐造成的密封环境中实现气调保鲜。气调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氧法,通过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使帐内逐步形成所需低氧、高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由于塑料薄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从而实现简易调气;还可利用具有选择性透气的硅橡胶薄膜,在帐上开一定面积的窗口来自动调气,为防止二氧化碳过多积累,可在帐内用硝石灰来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法为人工降氧法,即利用降氧机、二氧化碳脱除机来调气。此方法主要在美国、法国和前苏联有应用。目前,我国上海、天津、辽宁、山东、陕西和北京等地早已开始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