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野放型、驯化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

野放型、驯化型、过渡型、栽培型古树茶 野生型指从未经人工栽培驯化过的野生茶,在普洱茶原产区的高山密林中现在仍有很多野生型茶树。野生茶由于没有经过人工驯化,茶叶内保存保存有较多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但由于在一些介绍普洱茶的书籍和文章中把栽培型飘渺老树茶误称野生茶,结果舞蹈很多人盲目的采摘野茶。 驯化型是指茶树本身是野生茶,但由于毒性不大,生长于村旁,当地人采摘制茶饮用,长期的采摘后茶树的毒性会被分散弱化,其植物生态和制成品保留了一些野生茶特征,属于处在驯化过程中的茶树。这类茶主要分布在景东、云县、凤庆一带。 过渡型指野生茶向栽培茶过渡的茶树,其植物生态方面仍保留了一些野生茶特征,但茶树及成品已经更接近栽培型茶树,属于野生茶或驯化型的一代的栽培过渡茶树。以澜沧县邦崴过渡型大树为代表。栽培型指经过人工多代驯化以后品系相对稳定,制成品已无毒性,适宜人们饮用茶树。

什么是野放型、驯化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

野生茶的特点有:野生茶大多较原始、野生茶为墨绿色、叶片革质肥厚、茶性较强、耐泡度高。

 1、野生茶大多较原始

 野生茶是茶饮的源头,指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已有成百上千年之久远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野生茶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

 2、野生茶为深绿色

 野生茶以小乔木居多,因有人工管理、矮化,便于采摘。嫩叶多银毫,叶缘较野生型锐齿,亦有无锯齿者。叶身较野生型乔木为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

 3、叶片革质肥厚

 野生茶叶质肥厚、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与茶园茶之间。野放茶的特性,主要在于其香气、汤质以及口感兼具野生茶与茶园茶优点。

 4、茶性较强

 野生茶,茶性较强烈并且茶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刚烈,香气较茶园茶为沉稳。

 5、耐泡度高

 野生茶的口感往往比茶园的茶要霸道、独特,耐泡度高,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4663.html